广东高校融资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4-09-29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崛起和教育产业化的实施促使高校迈向管理创新的步伐,一方面,各种新的管理理念正日益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在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创新之间寻找契合点;另一方面,新形势下,高校资源的整合及优化配置也急需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寻找新的路径和方法。新世纪之初,理论界就开始不断探讨高校管理创新的问题,如陈俊生和汤荣光(2001)专门论述了高校管理创新的背景、实质以及趋势;马永斌、吴剑平和屠中华等(2002)认为,信息化时代对高校管理创新的要求是革命性的,他们专门研究了信息化对高校管理创新的有益影响以及高校管理创新的内涵,并提出一些管理创新的建议;林健和杨纬隆(2003)探讨了知识背景下,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管理模式及实施;邹海(2004)则剖析了影响高校管理创新的系统因素;还有学者运用复杂科学理论,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高校的管理创新,如侯光明、李鸿雁和汪本聪(2002),程勉中(2005)、张建辉和王涛(2006)等。高校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融资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管理创新的发展,面对高校融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出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依据对广东高校融资现状的分析和研究,虽然从总体上讲,由于财政支持力度较大目前广东高校融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但其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针对高校融资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研究的范围和着重点也是无所不及,但却极少涉及管理创新的实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探索研究高校融资管理创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为集知识、技术、人才于一身的高校,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其本身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融资问题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有其复杂性。应用诞生于80年代并被理论界相当重视的复杂科学理论对高校融资管理进行研究,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复杂科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复杂科学是主要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因其“是更有力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框架和更切近真实世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被认为是“21世纪的科学”,自一提出便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钱学森是国内这一研究的开拓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的概念,从而为我国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在成思危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复杂科学研究在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复杂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也是生物进化、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系统科学方法,包括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以及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复杂系统对传统的管理科学提出了挑战,它不再将企业仅仅看成是由人、财、物、设备、技术等要素组成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而将企业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所有者、经营者、专业人员、工人等智能组元,他们之间存在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其相互影响会产生一种自组织作用,形成企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又对其形成种种的激励和制约。
目前,复杂科学在经济和管理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如群体决策、管理创新、企业组织、经济发展、海峡两岸、农业现代化、金融危机等,取得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观点。教育领域也在吸收、应用复杂科学理论以取得管理决策的支持,如周志平(2005)在剖析了复杂科学对传统科学研究思维范式后,阐述了复杂科学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侯光明、李鸿雁和汪本聪(2002)提出,高校是特殊的复杂巨系统,基于复杂性研究的启示,高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应是决策管理系统与行政和学术管理系统的集成。基于复杂科学理论的管理,将是复杂系统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三、高校融资管理的复杂性特征
西蒙教授曾言,管理就是决策。因此,融资管理也即融资决策,它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从何种渠道以何种方式融资,融资数量,如何合理安排融资结构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关联性和延伸性。图1是一般融资决策的高度概括。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融资管理都是围绕着图中所描述的层次结构和关键点进行的。(1)融资必须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必须要有战略指导,而战略规划的制定又基于融资主体对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2)融资是为投资服务的,融资数量的多少,必须要有相应的投资计划作为支撑;(3)融资管理的核心在于风险与报酬之间的权衡;(4)融资结构决定着融资风险,不同的资本(金)构成,所带来的杠杆效应各不相同,最终会影响融资的所得即报酬。
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看,融资决策实际上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这一系统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复杂动态的环境变迁中,其融资管理也绝不是静态的。高校的融资管理也有其复杂性和自适应的特征,表现在:
图1 融资决策内容
(一)功能与模式的复杂性。
1.在高等院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融资除了解决资金不足这一基本问题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融资,使高校的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得以有效协调和匹配,以充分发挥高校特有的科技、知识等资源的效用,促进高校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目前,众多高校在主体办学模式外,都存在着几种新型办学模式,如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自主办学的EMBA和管理研修班等。多模式办学所需的资本资源的投入及所取得的成果、收益如何匹配高校长远发展的融资规划,让利益相关者都满意,往往比较复杂。
3.新时期高校的投资主体已由国家单一财政拨款,转变为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共同分担。同时,伴随着教育市场的不断完善,教育与市场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立高校、地方高校、私立高校,以及国际联合办学等多元投资模式必然带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复杂性。高校投融资运行中存在着多种矛盾和复杂的关系。
(二)组织联系的复杂性。高校融资管理不仅仅是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融资多少,如何分配使用,在高校内部,不仅需要最高领导的批示,也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需统筹预算及规划,并在明确高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融资战略,从整体把握,自上向下,逐步分解。此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和政策导向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融资决策。可以说,高校融资决策涉及的部门组织是多样的,且这些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着,构成了高校管理的复杂网络系统,融资决策就是要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扮好角色,兼顾到各方的诉求和利益,保证高校内部系统的平衡。
(三)与社会联系的复杂性。高校的融资是开放性的。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费用、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的要求,高校融资将越来越社会化,尤其是新形势下高校融资必须谋求自我创新之路,这使得高校与社会联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高校要解决好融资问题,还必须认清面临的融资环境,这是基础性工作。因此,高校系统无时不在与其环境发生着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融资最终的目的便是平衡风险和实现价值。
(四)自适应性。从整体上看,高校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便是自适应性的最好表现。计划经济时期,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下,高校的办学模式、投融资模式都在变化,这是对环境的适应,也是高校直接面对社会需求所做出的供给反应。从个体层面看,为了取得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高校融资决策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内部系统的运行状况而反馈的信息不断优化、调整其资产(本)结构,这也是自适应的表现。
(五)相关主体的复杂性。在高校融资决策过程中,所牵涉的主体不只是高校自身,还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学生家庭。这些主体都“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正是这些主体的相互作用,才使得融资的目标得以实现,融资系统得以发展和进化。也正是这些相关主体的存在,使得高校的融资主体具有复杂性。
四、复杂科学对广东高校融资管理的启示
(一)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不仅是广东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社会发展对广东高校融资的必然要求。适当、科学的多元化融资,直接的效用是解决广东高校过分依赖财政拨款的问题,分散财务风险,间接的效用则是盘活广东高校的资源,促进广东高校与社会更广泛的联系,以实现学校融资的能动性、可持续性。
(二)融资管理需从学校最高发展战略出发。广东高校的融资管理需从学校最高发展战略出发,制定融资规划,并依据战略规划自上而下逐级分解,其关键在于风险与报酬的权衡,最终目标是促进广东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平衡资产、资本、资金结构,实现广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先进、科学、切实可行的融资管理系统。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产业化趋势使得广东高校的融资日益复杂性、多样化和弹性化。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广东高校的融资问题,广东高校的融资管理系统可由融资战略决策系统、融资执行管理系统及融资风险管理系统组成。其运行结构简示如图2所示。
1.动态的融资战略决策管理。融资管理要在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规划,并在战略指导下进行;必须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同步,确保融资的目标及路径选择能实现学校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这一系统中,需做好环境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并结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和高校自身的条件,做好投资预算,拟定合理的融资规模,选好融资渠道及方式,安排好融资结构。
2.构建良好的融资执行管理系统。这需要做好融资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建设工作。即在高校融资的整个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如决策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等机制来保障,并保证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3.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融资必然伴随着风险,而预测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又恰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管理融资风险,提升融资价值。
图2 广东高校融资管理系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