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视英语的人文素养教育
2014-09-29孙纯红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中外语组教研组长
□文/孙纯红,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中外语组教研组长
张贺兴,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二英语备课组长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人文素养是指通过人格、修养和气质体现出的知识、伦理或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人文品质,是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点应该落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思想道德的提升,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审美情趣的开发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并且非常凸显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大课题,英语课程应该借助其自身的人文性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已经明确了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责任,但是在实际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较好体现人文素养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英语教学考核指标不全面
目前几乎所有高中在评判英语教学的质量时,往往仅关注学生的总体成绩,将此作为对教育教学成败的唯一考核标准。虽然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被史无前例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学校依然没有改变已有的应试教育宗旨,对老师和学生唯一的要求依然是提高学习成绩,而没有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学校英语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从而高中人文素养教育再次被忽视。
(二)教师大多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融入
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简单归口到德育教师身上,他们虽然也清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及其理念,但是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造成他们严重忽视甚至主动放弃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从教师层面来说,由于目前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紧、考试多、要求高,教师往往疏于利用课程内容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很多老师甚至认为给学生讲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还不如多分析语法、做多习题。因而在这种思维力量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一直未得到真正重视。
(三)学生深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放弃人文精神的学习
目前的高中学生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人文精神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他们往往会主动放弃学习。有些比较关注人文素养教育的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结合英语课文内容给学生讲一些人文知识,但是稍微讲一些人文知识或布置一些小组作业都被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曾经有学生就问过笔者:“老师,我承认你上课讲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没听过,都很有用,我们这样上课也很开心,但是你讲的那些不是考试内容啊,还不如多划重点,讲讲题吧。”[2]正是在学生这种排斥心理下,人文精神几乎无法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
二、“影视英语”选修课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笔者在高中开设《原声影视英语配音与赏析》选修课程三年多,充分利用影视英语的特点,挖掘、总结出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三方面功能。
(一)深挖主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传统英语教育模式只注重语言知识教育而轻人文素质教育。当今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要求各个领域的人才既有人文理性精神,又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世界观和理性对待自然与环境的价值观。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成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与赏析》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原版英文电影。笔者在英文电影的选择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影片的思想性。电影是道德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影片反映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二是影片的健康性。避免选择那些描绘私生活、色情、暴力的影片,这种影片不适合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观看,因为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是很好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对学生的感染力强;二是电影内容健康,强调父子亲情;三是电影中的英语特色性强,学生容易学习并记忆。该电影故事内容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ener,从一位濒临破产、爱人离家的落魄业务员,通过自己努力善尽单亲责任,以及在事业上的奋发向上,最后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当对该部影片进行赏析时,学生学习的重点围绕着梦想(dream)和幸福(happiness)这两个主题词展开。在影片中,对Chris而言,儿子是他的最大动力,而梦想让他不至于崩溃。其实,幸福是什么?幸福只是你在实现自己目标后的一种心理反应。影片中Chris在和儿子打篮球的时候说:“你有梦,你就要去保护它……你想要什么,你就去努力得到它。”(“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You want something.Go get it.”)而在回答儿子对“happyness”这个错误的英文拼写时,他说:“在‘幸福’这个单词里有一个‘我’,幸福是没有‘为什么’的,只有‘我’才能体会到幸福。”(It is an“I”in“happiness.”There is no“Y”in“happiness.”It is an I.)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他们总结出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有能力的人则把梦想变成现实。”
在这些电影的赏析过程中,学生通过在看电影时与电影中的角色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以及观影后相互之间的讨论,对于电影主题的挖掘,从而对于人生道理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学贯中西,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1]通过观摩电影,学生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人们说话的真实状况。英文电影可以通过真实的场景,不仅让学生们深刻地理解英语中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学会地道、简洁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系统的作用方式。非语言交际可以粗略地划分成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从声音的高低快慢到房间的摆设方式、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以及话语中的沉默,都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这些因素往往是英语教师在以应试为目标的英语课堂上无法示范的内容,因为英语教师和学生们属于同样的文化背景,存在文化上的依附性,而英文电影则可以借助影片中人、景物、声、光、色的集合,让学生了解非语言活动在交际中的意义和作用,弥补英语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内容应包括语言、语用及社会文化知识,交际者理应具有以下技能:1.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内容;2.掌握一般交际规则及语用原则;3.熟悉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包括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4.了解并能识别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特征、对方文化特有的言语行为及语言习惯。[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涉及诸多方面,很多内容是无法教会的。电影通过画面和对话向我们传递一种文化。因此,电影赏析是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好的途径之一。
(三)寓教于做,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演能力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与赏析》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从先睹为快、边看边听、边听边读、角色配音,到“脱口秀”翻译练习和开放、拓展的问题讨论。笔者通过运用自编教材为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围绕提高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而精心设计、编排。学生在直观、生动、原汁原味的电影语言感官刺激下,极易形成语言交际兴奋点,教师顺势引导,将课堂转化为学生表现的舞台。比如,在学生对《战马》(War Horse)进行配音时,其中一个士兵的带有德国口音,因此,角色分配的时候就让口语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模仿配音。再如,在《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配音中,曾经学过声乐的同学就节选了歌舞剧的片段进行唱歌配音。总之,每位同学都能在配音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该课程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活动性和文化性,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一般包含五个环节:学生推荐影片、课堂秀、新篇教学、现场展示和课堂小结。课堂教学在轻松快乐、充满鼓励和赞扬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在快乐中习得知识、提高技能、提升情趣、发展能力。
(四)感同身受,教学相长
A同学:在这门选修课上,我最喜欢的是“电影推荐(film recommendation)”板块。当时,我在推荐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时,站在讲台上观察同学们的表情,一个个都是清亮的眼神。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我推荐的电影,这种感觉真是很好。一方面,老师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电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观赏多种电影,自然学会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总之,受益匪浅。
B老师:在本学期执教“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是巨大的,也许他的音色不够圆润,或许他的语音不够纯正完美,但是带着一份好奇和执着,他们来到了这里,面对一种新的文化,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沟通,勇敢叩开跨越文化之门。通过赏析一些体现不同文化特色,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的优秀影视作品,较好地消化和吸收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跨文化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缺憾。真的很感谢我们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正是他们的个体经验给了我们颇多的灵感。
结语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课程的开发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对英语影视的兴趣,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和配音及表演能力,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化、民俗生活的认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这门选修课程不仅具有语言教学功能,还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功能,超越了普通的英语课,真正实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所赋予的任务和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从中获得了一种满足、一份收获和一点感悟。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觉悟而慢慢发展形成的。因此,“原声影视英语配音和赏析”选修课程能够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而成为语言、文化、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1][3]陈林,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1-28.
[2]王冬艳.怎样在新课标中体现人文素养[J].时代教育,2008(7):200.
[4]魏俊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