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法律题材电影的价值观流变

2014-09-29刘红焰深圳市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电影评介 2014年6期
关键词:法庭法治法律

□文/刘红焰,深圳市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电影《全民目击》海报

2013年,非行导演的电影《全民目击》收获良好口碑,票房高达1.8亿,引起了一轮关注法律题材电影的热潮。“任何一种法律或法律现象,都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在法律这种现象上的反映。”[1]一般来说,法律题材电影是指以司法案件为贯穿全片的脉络,通过情节展开反映人性、社会现象,并能够表现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状况的电影。1927年的电影《肉券》(裘芑香、李松父导演)可称作中国法律题材电影的发端,这是根据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改编的黑白无声电影,影片展示了女律师鲍绮霞在法庭上的睿智与高超的诉讼技巧,“她可谓是早期女律师的典范。”[2]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已经上映20多部法律电影,其中的价值观流变有序。主旋律法律题材影片始终负载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体现了主导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对人民的询唤作用;乡土社会司法题材影片表达了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伦理与秩序法则冲突带来的种种困惑;一部分法律题材影片反映了中西方法律文化冲突、在国际视野和人道情怀方面实现了突破;特别是晚近的《全民目击》在叙事方式、节奏控制、商业营销等方面有所创新,为法律题材影片带来了进一步提升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与中国人现实生活更为紧密的联系。

一、主旋律法律电影的道德询唤

经历了文革十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法律题材电影也逐渐勃兴,产生了《法庭内外》(1980)、《检察官》(1980)、《见习律师》(1982)等电影。《少年犯》(1985)是内地法律电影发展史上第一部普法电影,这是第一部起用少年犯、少年劳教人员出演影片主要角色的影片。17名正在服刑或劳动教养的少年担任各种角色,3名主角也全由少年犯出演。影片以一位杂志社女记者深入少年犯管教所调查少年犯罪为主线,向观众展示了性格各异的犯罪少年在高墙里面的改造生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会根源,体现了我国少年犯劳改政策的宗旨。这部影片在社会法律和道德建构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唤起了全社会反思对青少年教育应该负担的责任。

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郑重提出;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法律题材电影的高产。《法官妈妈》(2001)、《真水无香》(2006)、《大道如天》(2006)、《女检察官》(2007)、《远山》(2007)等一批主旋律法律题材影片表现了法律职业群体献身法治、勤勉敬业的崇高信念和道德操守。这些影片强化了意识形态功能,讴歌主人公身上的共产党员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以树立模范典型来实现对法律从业者及人民群众的询唤作用。以影片《法官妈妈》、《真水无香》、《女检察官》为例,这些影片展现了法律职业女性水一般的柔韧和钢一般的坚强,让人们感受到法律的阳光无处不在,看到了法律之剑刚柔相济而又无坚不摧的力量,既表现出新时期人民法官的高尚情操和敬业精神,也表现了她们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独特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类型的影片与《焦裕禄》、《杨善洲》等道德模范片的追求是一致的,重在建构主人公的精神品格上,叙事重点没有放在法律本身,没能设置巧妙的法律故事情节,没能充分彰显现代法治精神。当然,这些作品中法律职业形象的宣传对社会的法律实践仍然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有利于促进法律观念形态演变为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

二、法治现代化与传统习俗的冲突

乡土民俗与现代法制的冲突是富有当代中国特色的话题。《秋菊打官司》、《被告山杠爷》和《马背上的法庭》等几部农村背景的法律电影的出现,表明了中国建设法制社会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需要法律职业群体为此进行艰巨的奋斗,甚至付出一定的代价。

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突显了农村社会人情伦理超越于法律之上的力量。乡里李公安对村长王善堂和秋菊进行调解,围绕的核心是面子的交换。他让村长看他的面子,给秋菊两口子说些“面子话”,又让秋菊家看自己的面子,给村长留些面子。在这一过程中李公安实际上放弃了自己所代表的“法理”,按照村庄的“礼”来开展工作。秋菊从乡里到市里所打的官司并未真正解决秋菊所关心的生殖能力的问题,最后给秋菊说法的却是她肚中的孩子。秋菊生了孩子之后,帮忙抬秋菊去医院的一个村民羡慕地对庆来说:“庆来,你运气还好,福大,头一胎就生了个男孩。”而让同样倔强的王善堂服气的也不是秋菊的倔强,而是她生了儿子这一事实。《被告山杠爷》以侦探片的形式讲述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突出的典型人物——山杠爷,表现了传统意识、行为与现代法治化进程之间的巨大矛盾。这部农村题材影片引发了人们对法与情,人治与法治社会的思考。《马背上的法庭》反映了在中国贫瘠、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送法下乡”的故事,藉此传达出对法治现代化以及法官专业化等问题的深度思索。影片中代表国家审判权力的国徽被驮在马背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乡村,国徽所到之处即是法院开庭。法官老冯和大学生阿洛代表着中国法治进程中两类法律人的身影。影片塑造了老冯和阿洛两个典型人物,旨在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经验与锐气之间,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法律人所面临的冲突和挣扎随处可见。”[3]老冯深谙乡土社会的处事规则,而他的一场酒后真言也让人体会到其作为法律人的职业情怀;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阿洛有一身的法律知识和锐气,他来到乡村面临着转用能够被当地老百姓接受的方式解决纠纷的考验。

《秋菊打官司》、《被告山杠爷》和《马背上的法庭》等影片聚焦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反映了乡土中国的人情伦理与法治秩序之间的强烈冲突。中国乡村治理模式从人治向法治模式的转变存在着很多困难,“老百姓虽然基木具备了进行法治的观念与行为,但是旧的习俗、传统、公约还在制约着法治化进程。”[4]对于乡土社会的民众来说,法律规则往往也许并不重要,而日常生活展现出来的实际利益可能更有价值,对于建设现代法律体系来说不能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力量。

三、文化差异的展现和国际视野的开拓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海报

电影《刮痧》(2001)从法律视角切入到中西方文化的隔阂与冲突之中。与乡村法律题材电影不同,《刮痧》表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城市圣路易斯的中国人面对西方法治理念时的困惑。许大同旅美8年,生活幸福,一天儿子丹尼斯因为肚子疼,许父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但孩子背上的痧痕被认定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伤害。以儿童福利局为代表的国家法律介入到许大同一家的生活中,将丹尼斯以“免受虐待”之名与许大同夫妇隔离开来,并向法院起诉许大同虐待儿童。影片揭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遭遇西方法律制度后的抵牾。

电影《东京审判》(2006)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部反映军事审判的法律电影。作为一部纪实性的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东京审判》艺术地再现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二战日本甲级战犯的庭审现场。这是一场与纽纶堡大审判遥相呼应的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国际审判,也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踏上国际法庭行使自己司法权力的世纪审判。影片塑造了法官梅汝敖、检察官向哲浚、检察官顾问倪征燠等一批中国法律界爱国志士,他们在这场审判中不亢不卑、有礼有节,不负祖国与人民的期望,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战犯得到应有的惩罚,并为祖国赢得了国际声誉。整部电影有三处精彩的戏,第一处是法庭审判的过程,英达扮演的律师在法庭上雄辩的场面;第二处是中国法官梅汝敖在西方法官面前不屈不挠为中国争得审判席的正确座位的过程;第三处是在最后的法庭秘密评议过程中,梅汝敖说服其他国家法官判处日本战犯死刑的激烈辩论过程。《东京审判》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展现了中国人终于能够在国际舞台上释放屈辱情结。自19世纪鸦片战争始,中国在西方列强蹂躏下郁积的屈辱和抗争情结,成为延续一个多世纪的民众历史文化心理。银幕上抗击外侮、同仇敌忾的反侵略故事,成为民族主义深层的集体想象和国族意识,特别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一个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主题。但是,这种民族主义视角存在单向度价值取向的不足,中国影视作品一直较少有上升到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全人类视野和全人类悲剧的作品。《东京审判》及之后的《南京!南京!》(2009)、《金陵十三钗》(2011)等影片,逐步提升了抗日题材的人道情怀和价值取向。

四、庭审形式和现实观照的双重突破

先来看《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这是一部具有深刻人文情怀的美国影片,反映了美国种族歧视的问题。派克扮演的白人律师尽其所能帮助一位被诬陷的黑人脱罪。然而尽管律师在法庭上的雄辩几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推翻了所有指控这位黑人的证据,但是法庭仍然宣判黑人强奸罪成立,判处死刑,那个无辜的黑人不等律师给他上诉,自尽而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对法律电影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十二怒汉》(1957)、《纽伦堡审判》(1961)、《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造雨人》(1997)、《失控的陪审团》(2003)等美国的“法庭片”,法庭成为控辩双方的角斗场、社会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心、彰显丰富人性的绝佳舞台。美国电影工业敏锐地捕捉和生产了一批经典庭审片,对现代法治或颂扬或批判,不断强化和修正着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并将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虽然被人诟病存在庭审形式上的硬伤,但是《全民目击》仍然可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庭片。影片故事元素和商业运作上都有许多亮点。作为一部中低成本作品,《全民目击》投巨资邀请了一线当红的演员孙红雷、郭富城、余男担纲主演;影片所涉及的“全民消费社会热点”、“富二代犯罪”、“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社会仇富心理”等都是当下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情节与时下富二代犯罪案件有许多共同点。影片在悬疑设置方面堪称上佳,三场庭审大戏节奏明快,步步惊心,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反转“罗生门”。第一场上来控方咄咄逼人,辩方律师在被动防守中被逼死角,结果在证人环节釜底抽薪,成功将司机孙伟从目击证人转为元凶。然而这仅仅拉开了真凶“罗生门”的序幕。在第二场庭审中,检控官顺着司机顶包的蛛丝马迹,反转将林泰推上了被告席,并在第三场庭辩中将富豪林泰扳倒。影片最后谜底揭开,三场庭审都是富豪林泰为了拯救爱女而精心设置的骗局,同时欺骗了检察官、律师及观众三方。这部影片反映了丰富的人性内涵和鲜活的社会价值观,我们可以发现,林泰的女儿林萌萌有一种弗洛伊德式的“恋父情结”,希望自己能独占父亲的爱,她之所以在地下车库驾车撞死杨丹,不仅是为父亲除去了祸害,也是为自己除去了一个分享爱的敌人。林泰为了掩盖女儿萌萌驾车撞死杨丹的真相,苦心孤诣地刻意作假拍摄视频试图挽救爱女,显示出了一种父爱的崇高或伟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①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准则,影片将情节突转建构在了当前中国社会的卫亲情结之上,让剧中人物在道德上赢得了同情。这种设置,回应了当前社会权力、金钱、名望冲击亲情、爱情等宝贵人类情感所引发的不安。有学者指出,该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反映了公众的公正意识、仇富心态和卫亲情结,“《全民目击》的文本内部当然还可能存在其它意义,但公正意识、仇富心态和卫亲情结三重意义是既定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共存,共同缠绕出影片文本系统的复杂度。”[5]

结语

法律题材电影对社会现实有一种积极互动作用,其中优秀的作品既以强烈的艺术性吸引观众,也在对世态民生做出一种阐释,影响普通人的价值观念。当前中国正处于大步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提升中国法律题材电影的创作水平,需要加强在现实法律实践中寻找核心主题的自觉,捕捉和把握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在法律领域里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建构规定情境和典型形象,反映真实复杂的人性,描绘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每一道风景。

[1]程波.论美国大众法律文化特性在法律电影中的表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5):75.

[2]徐昕.影像中的司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1.

[3]车浩.中国法律电影的十年反思[N].人民法院报,2008-01-05.

[4]邵建德.电影意义的生成与流变—从《被告山杠爷》到《马背上的法庭》[J].电影文学,2007(18):29.

[5]王一川.公众复杂心态的影像缠绕[J].当代电影,2013(11):49.

猜你喜欢

法庭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