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应贯穿学前教育始终

2014-09-29方明惠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规则习惯幼儿

方明惠

一年按365天算,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入小学,大约有2190天的幼年时光。这期间,我们该给予孩子什么?该怎么给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幼儿受益终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要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核心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核心,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回到人的发展上。

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财富,它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习习惯是其关键的构成要素。它是孩子在长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经常性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是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是形成一种稳定的记忆之后产生的“自动化”行为,它是促进孩子快乐学习与生活,成就孩子获得健康、尊严与幸福的核心动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曾经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是短视而有害的,会使得孩子还没有上学就已经厌学,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恨在、痛在甚至伤在起跑线上。而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不断地积累、泛化和整合过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型,将有效促进幼儿人格特质等基本素质的提高,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生长点,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高生命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重从小养成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古人亦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人的天性了。很多人都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放在小学阶段,其实,习惯养成应该从小开始,而且越小越好。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在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利或弊的熏陶和作用,一旦养成不良习惯要想纠偏难度很大。正如墨子的“染丝说”,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意思说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一样,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黄的就是黄的,因此说一开始的染丝很重要。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第一次言行开始

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言行,发现好习惯要立即给予肯定,发现不良习惯立即给予矫正,让孩子知道哪种做法是受到人们欢迎的,哪些做法是不受人们欢迎的,让其神经系统逐渐形成固定的记忆,自然状态下能形成应有的反射,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要做到“五个及时”,即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及时跟进。如在“学的习惯”之阅读习惯养成中,孩子第一次阅读图书时,就要注意提醒孩子身体要坐直,眼睛要离书本一尺,要从封面到封底,一页一页看,不懂就问。如果孩子胡乱翻阅、东一页西一页,一下子就把书快速翻完,不求甚解,而家长或老师不以为然,没有及时给予引导,以至于孩子以为本就应该这么阅读,不良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等到孩子大了甚至入了小学,发现孩子看书粗枝大叶时再来纠正却为时已晚。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一日生活中养成

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其学习习惯的概念是泛化的,也是整体的,不能将学习与生活分开。幼儿学习习惯实际上是融合在生活习惯之中,二者相互交叉,互为转换。如幼儿吃饭、喝水、坐立、睡觉等都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其间所表现的习惯也就是学习习惯,更与今后的正规性学习密切相关。如孩子拿勺子的习惯与日后实验操作有关联;幼儿日常听取他人说话的习惯会与日后课堂倾听有关联;一味地乱涂乱画可能与日后做事毛躁有关联等。所以,我们要在一日生活中,关注幼儿的一些看似不大、不起眼但却十分重要的言行。要注意生活性,聚焦一日活动,同时注意“具体一点、细小一点、常态一点、实在一点、有趣一点”,让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生活细节中渗透,在常规管理中强化,在环境建设中熏染,在游戏活动中体验。

五、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持之以恒中养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凡事不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将事倍功半,如果锲而不舍必将事半功倍。幼儿在习惯养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所以要注意跟进,要举一反三,一以贯之,如在“做的习惯”之守规则习惯的养成中,如果想要让孩子真正养成按规则游戏、认真倾听不随意插话、保持正确坐姿等习惯,不能此一时彼一时,因时因地放松、改变要求,要坚持,前后要求统一,规则要求统一,不断强化,以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六、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互动相长中养成

首先,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引导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让规则内化为幼儿自己的需要和努力的方向,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逐步养成好习惯。如培养孩子常喝白开水、吃饭礼仪等,就可以让幼儿一起商讨具体的要求,共同讨论每天要喝多少白开水,每天可以喝多少饮料,确定吃饭时要坐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饭不剩饭等规则,时时提醒孩子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另外,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孩子大多数习惯都是在模仿和同化中慢慢养成。教师和家长等成人如果光是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而对自己却没有约束,说一套做一套,只注意言教而忽视身教,长此以往,就会适得其反。只有在和孩子的互动成长中,才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慢慢习得,学习好习惯。

同时,要调整完善成人的教育习惯。教师和父母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通过竭诚为孩子提供恰当适宜的服务,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习惯,以逐步达到成人对幼儿的教育与幼儿成长的和谐。如在“思的习惯”之观察习惯的养成中,我们往往一方面想要孩子养成不怕困难、敢于探究等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在具体处理上,往往又会出现对一些自己已知的或认为有意义的探究行为便予以支持,而对一些主观认为不现实、可笑或离谱的遐想和探究就予以否定或制止,阻止孩子的动脑思考和动手探索,无形中挫伤了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能力,孩子慢慢就会失去对生活中事物的有益揣测和探索兴趣。

万事起于忽微,只有无数的量变才会引起瞬间的质变。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只有通过2190天日积月累的储存,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渔”这个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最高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规则习惯幼儿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