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原因找方法
2014-09-29王美丽
王美丽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坚定平和,能积极地融入集体活动,融洽地和同伴交往,能淡定、理智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出现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遇到问题逃避或恐惧,性格内向孤僻,应对挫折能力差等表现。作为教师只有详细了解原因,才能帮助恐惧、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找出最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拥有健康自信、阳光乐观的性格。
一、寻原因
1.父母自身性格的影响。幼儿初期性格的形成和父母密切相关,父母内向孤僻、敏感多虑的表现,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幼儿,使其多虑、遇事恐惧、缺乏安全感。
2.家庭教育环境导致。家庭氛围不和谐、不融洽,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导致孩子小心翼翼、恐惧,缺乏安全感。
3.受成人恐吓造成。具有恐惧心理和缺乏安全感的幼儿一般与成人的言语有很大关系。如:孩子玩兴正浓,不肯睡觉。成人为了让孩子赶快入睡,吓唬孩子:“快睡觉!再不睡,怪兽就要来抓你了。”“千万不要把油画棒放到嘴里,如果你的嘴巴碰一下油画棒,你就会死掉!”等等。成人这样指导性的语言使幼儿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二、找方法
1.创和谐、轻松的环境。幼儿在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自信、平稳的性格。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家园同步的安全、和谐、轻松的氛围,会使幼儿放松紧张的心情,拥有阳光、自信的生活态度。
2.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面对幼儿的恐慌,作为成人不必过于担心,否则对幼儿的恐惧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很可能使他们的恐惧感被强化,日后不易消失。作为教师要做耐心、细心的倾听者,认真倾听孩子对恐惧的表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心情。还应听幼儿对恐惧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他到底怕什么,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使幼儿得到及时缓解。
3.帮助幼儿树立信心。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的幼儿有时遇事会表现出胆小、怕事、缺乏安全感。成人在这个时候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支持,不责怪幼儿,和幼儿一起去面对问题,把自己曾经的经历和其一起分享,鼓励幼儿积极去面对困难,帮助幼儿战胜恐惧,增强安全感。
讨论情景(2014年第7期):在平日里,我会对孩子们说:“老师家里有一个很厉害的望远镜,小朋友在家里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听妈妈的话,老师都能看到。”我还有意识地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更多信息,经过我的情景再现,孩子们对我的“望远镜”开始敬而生畏,不自觉地也会克制自己在家中的行为。于是,“老师的望远镜在看着你呢”这句话也频繁地挂在了妈妈的嘴边,成为了妈妈的“利器”。在妈妈庆幸“望远镜”神奇功能的同时,我却开始了反思:这样的教育方式合适吗?等孩子长大了一些,对“望远镜”有了正确的认知后,我那在孩子们心中的“伟大”形象又会变成怎样?他们会说,“老师就会骗我们”吗?
欢迎读者就此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可以是具体的解决措施,也可以是针对这个情景的理性分析,以1000字以内为宜。欢迎幼教同仁对本栏目提出建议,更欢迎提供有价值的情景。
稿件可发至xdyjzyj@126.com,主题栏请注明“投石问路”,截稿日期:201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