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幼儿进行“心”的交流

2014-09-29孙锐丽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里话小豆豆幼儿教师

孙锐丽

《窗边的小豆豆》里,小豆豆第一天来巴学园报到时,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和她进行了四个小时的谈话,在四个小时里,小豆豆终于说出了,也终于说完了自己的心里话,而在如今这个急躁的时代,谁能听一个幼儿语无伦次地讲述四个小时的心里话?谁能让幼儿肆无忌惮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谁能与幼儿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诚然,在家里、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需要放慢追赶时代的节拍,停下匆匆前行的脚步,用心聆听童音,用心和幼儿交流。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很多原因,幼儿没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没有想要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欲望。在家里,家长们总是很忙,无暇顾及有许多话要倾诉的幼儿。在幼儿园里,幼儿多,老师工作任务重,闲暇少,幼儿向老师倾诉机会也很少。又鉴于幼儿本身的语言发展特点,幼儿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因此,又进一步加剧了家长和教师没有耐性认真倾听幼儿用断断续续的语句,表达出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就这样,由于各种原因幼儿的话语被大家淡漠了。

中国古老的沉默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如今我们正在慢慢地被淹没在沉默里。但是每个人都有说出自己、命名世界的权利,一个人没有代替另一个人表达自己、揭示世界的权利。幼儿也有自己认识世界、探究世界、表达自己的权利,大人们所能做的就是花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听听幼儿想说些什么。

仅仅是家长放慢前行的脚步,教师在教学时多听少说,是不能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作为幼儿教师,与幼儿沟通要有一定的技巧,不是所有的幼儿都会向你敞开心扉,都会与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要做到内心有:爱、平等、谦虚、信任。

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爱的氛围。第一,要做到及时关注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状况,有时教师的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都会让幼儿身体和心理的不适烟消云散,异常激动与高兴,甚至和你滔滔不绝地谈起来;第二,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因为幼儿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幼儿与坏幼儿之分,只是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差别,做到一视同仁,幼儿才会对你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第三,教师对幼儿要有耐心,不要因幼儿的语言特征而不愿聆听幼儿的语无伦次;第四,对幼儿要有信心,多鼓励幼儿的语言表达,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多让幼儿表达自己。总之,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让幼儿时刻感觉到你的爱,只有在爱的滋养下幼儿才能更健康地成长,更轻松地表达自己。

平等是对幼儿倾听的前提。幼儿教师要蹲下身体和幼儿交流,不仅仅是身体的倾下,身高的平等,眼睛的平视,最重要的是心理的平等。要蹲下来和幼儿说话,以幼儿的高度看世界。蹲下来和幼儿说话,不仅是一种姿势的变化,而且拉近了和幼儿的心理距离,能更有效、更融洽地交流,幼儿也更容易接受。脸对脸,目光对目光,幼儿在平视中会有强烈的意识,你才能捕捉幼儿真实的内心思想,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跟幼儿交流。同时,当老师蹲下来教育幼儿时,幼儿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冷静、亲善和爱护,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并会及时地把自己的真心话告诉老师。用“心”蹲下来,摘下大人的面具,和幼儿处在平等的地位与幼儿共同玩耍,共同学习,关注幼儿的关注,惊奇幼儿的惊奇,欣喜幼儿的欣喜,这样幼儿才会和你更愉快地交流。

谦虚是对幼儿倾听的重要条件,缺乏谦虚的态度,与幼儿的交流就会破裂。要很好地倾听幼儿的心声,必须要谦虚,不要认为幼儿的想法是幼稚无趣的,其实每一个幼儿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家”、“哲学家”,虚心和幼儿成为朋友,才能更好地进入幼儿的世界与幼儿沟通交流。同时,我们要虚心地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拥有一颗童真的心,才会是幼儿的好朋友。虚心做幼儿的朋友,只有成为了幼儿的朋友,他们才会更加自由自在地与你交流。

信任是倾听幼儿的重要保障,只有对幼儿充满信任,幼儿才会对你说出心里话。正如卢梭说:“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与幼儿的交流要对幼儿深信不疑,相信幼儿能成为自己的主人。离开了信任,倾听就会变为权威式的操纵。信任也是放手给幼儿生活探索、学习体验的自由,让他们去自由地探究世界,获得知识。同时,信任幼儿就是相信他们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知道他们所说的事情,至少在他们的脑子里是发生过或者闪现过的。唤起幼儿的信任,幼儿才能对你敞开心扉。

总而言之,家长们要放慢自己匆匆前行的脚步,教师们也要“少说多听”,平等、谦虚、信任地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猜你喜欢

心里话小豆豆幼儿教师
敬酒的心里话
用爱浇灌孩子——再读《窗边的小豆豆》
小豆豆去散步
说句心里话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说句心里话
窗边的小豆豆
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