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绘本阅读:春天的声音

2014-09-29王美菊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鼹鼠雨点春雨

王美菊

一、教材分析

(一)从语言学科的角度看

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在一个雨夜,鼹鼠爸爸听到了“叮咚叮咚、哐当哐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滴答滴答……”各种各样的声音。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呢?鼹鼠爸爸很好奇,于是就去寻找,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这些声音都是春雨发出来的,那是春天的声音。

(二)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看

作品通过描写雨点敲打门铃、拍打窗户,春风吹拂雨点,雨点落在小溪里、草地上、地面上等发出的声音,让幼儿充分感受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声音的美妙,萌发他们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中,了解故事情节,知道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春雨发出来的,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自由想象并大胆表达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3.萌发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好奇。

三、活动准备

1.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录音(小动物叫声、雷电声、走路声、汽车声……)。

2.《春天的声音》PPT和大图书一本。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声音录音,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是谁发出来的。(幼儿边听边猜)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环节通过玩游戏“听一听,猜一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出示PPT,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师:这么多好听的声音,都被你们猜到了,真棒!可是鼹鼠爸爸有烦恼了,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逐页展示故事内容,幼儿边看、边猜、边说故事的前半部分,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1)师:这是在什么时间?鼹鼠爸爸在干什么?

(2)师: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是谁在敲门呀?

(3)让幼儿依次猜测“哐当哐当”“呼啦呼啦”“哗啦哗啦”“沙沙沙”这些声音分别是谁发出来的。

(4)师:叮咚叮咚,又是谁啊?(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评析:第二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使图像更加清晰,形象更加逼真,以引起幼儿猜测的欲望,开拓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想象,引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

(三)出示大图书,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1.师:鼹鼠爸爸听到了哪些声音?谁能来学一学这个声音?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随机翻页,鼓励幼儿用手、脚、身体动作等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

(评析: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利用手发出的声音、脚发出的声音或身体动作等,创编声势,表现春雨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情趣,使本比较单一的语言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四)师幼完整讲述绘本内容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一讲这个故事,等讲到各种各样声音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用刚才好玩的动作来表示。

(评析:这个环节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在顺利迁移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既使幼儿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又很好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五)拓展延伸

1.师:雨点还会落到哪儿呢?会发出什么样好听的声音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猜你喜欢

鼹鼠雨点春雨
鼹鼠的家
周袓毅雨点釉艺术
雨点会说话
雨点落下来
小鼹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