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省加工贸易的极化发展与治理模式
2014-09-28肖丹丹
摘 要:通过计算山东省加工贸易地区极化指数和变动率,测度加工贸易发展的极化态势,并进行区域协调性分析,发现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两极分化加剧、扩散效应不足、多极化发展、缺乏产业承接的中间层面等现象,降低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区域协调性。适当的区域治理与政策干预成为必要。根据各地市的要素特征及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将它们定位为扩散创新区、强化增长区、承接发展区、升级转型区四个层次,给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加工贸易;极化效应;区域治理;协调发展
1 极化效应、区域治理与协调发展
极化效应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地区凭借其在区位条件、要素禀赋、基础设施、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成长为增长极。而协调发展则是指区域之间交往密切、分工合理、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即区域之间既保持整体高效增长, 又把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趋于收敛。理论上讲,增长极的产生并不违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一个增长极的出现会引致新的增长极的产生, 这些多层次的增长极交叉联系,共享信息、资源,从而以点带面,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线增长极所在地区的生产成本、交易费用势必提高, 规模经济逐步减弱。为了追求更高的边际收益,人才、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向二线增长极或者周边地区流动,而二线增长极的某些产业也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和扩散。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能促进经济整体向前推进。因此,不管是梯度理论还是T字型发展理论、π型布局理论,都承认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步骤。经济增长似乎总要经历从平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当然,极化效应也可能对经济协调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增长极的产生可能剥夺其他区域的发展机会,增加落后地区的发展难度。增长极的高收益率会对资源、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生产要素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落后区域不断输出资源和要素,两者差异日益增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极化陷阱"。"先进带动落后"的发展模式不一定按照理想的路径实现,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其二,扩散效应的产生是非均衡增长政策成败的关键。扩散效应是在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其中经历的等待过程可能很长。在完全市场经济的假设条件下,只有增长极地区的收益足够低、成本足够高,以至于必须向落后地区流动时,进行扩散的市场选择才会发生。这种漫长的等待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实践表明,有效的区域治理是在非均衡发展条件下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观测和监控区域经济的极化状态和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必要的引导,可以有效的强化非均衡增长的积极作用,减小极化效应的负面作用,将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向优势区域聚集,加速优势地区的极化,形成增长极。而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进行逆市场的调控,强化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制定偏向落后区域的优惠政策,实现共同发展。
根据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的非匀质特征,山东省对不同地区的加工贸易实行了梯度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加工贸易,之后通过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全省经济的整体推进。那么,山东省加工贸易非均衡发展战略成果如何,面对那些困难,可以采取何种治理手段来确保区域协调发展?
2 山东省加工贸易极化水平测度:模型与数据
极化指数是衡量区域经济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选取2005年到2012年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统计数据,引入地区加工贸易极化指数和变动率,来测度山东省加工贸易在地理空间上的极化状态和发展趋势。
地区加工贸易极化指数
W=(X+)*n/(X+I)
a= W(2012)/ W(2005)
其中Wi为i地区加工贸易极化指数,Xi为i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总额,Ii为i地区加工贸易进口总额,n为地区总数。ai为2005-2012年i地区加工贸易极化变动率。地区加工贸易极化指数衡量的是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区域总体平均水平的比值,反应了加工贸易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发展状态。如果加工贸易极化指数大于1,则表示该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从总量上好于区域总体平均水平。地区加工贸易极化指数越大,表明该地区加工贸易极化程度越高。采集山东省商务厅各年度、分地区加工贸易的进度数据,计算得出山东省各地市2005年-2012年的加工贸易极化指数和变动率。以2012年加工贸易极化指数为横轴,2005-2012年加工贸易极化变动率为纵轴,两轴相交于(1,0),绘制下图:
下图中,不同象限的分布体现了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不同层次和特点。
第一象限:烟台和潍坊。Wi>1,ai>0。表明两市加工贸易发展极化效应明显,已经具备增长极特征,特别是烟台已经成为山东加工贸易发展的典型增长极。2005-2012年,两市加工贸易极化水平继续上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第二象限:东营、日照、聊城、菏泽、济宁、枣庄。Wi<1,ai>0。这些地市加工贸易发展在全省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但是增长潜力巨大,在全省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象限:德州、济南、泰安、莱芜、临沂、淄博、滨州。Wi<1,ai<0。这些地市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极化水平还在不断下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第四象限:青岛、威海。Wi>1,ai<0。两市加工贸易极化指数很高,已经成为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典型增长极。但是从极化变动率来看,在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中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持续发展后劲减弱。
3 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区域协调性分析
(1)整体极化水平的区域协调分析
根据山东省各地市加工贸易极化指数,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 ,绘制上图。从极化指数来看,山东省各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呈现由东到西的梯度层次。以烟台、青岛为代表的加工贸易一线增长极已经形成,加工贸易极化指数分别为4.86和5.68;潍坊、威海紧跟其后,是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二线增长极;东营加工贸易极化指数也接近1。而中西部地区的12个地市加工贸易极化指数都低于0.5,占山东省绝大多数的地市加工贸易发展落后,两极分化十分明显。
加工贸易出口前100强企业的分布也体现东强西弱的特点。百强中青岛企业占了42家,烟台15家,威海10家,东营9家,潍坊7家,这五个东部城市占了百强企业的83%。其他12个地市仅有17家,而且排名靠后,有的地市甚至连一家都没有。
这种由东向西的梯度层次体现出了山东省加工贸易区域递进的协调发展特征。但是不断加大的差距势必会使这种协调性减弱。必须采取措施将两级分化的趋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极化变动的区域协调分析
对加工贸易极化变动率进行比较,发现从2005年到2012年,山东省各地市加工贸易极化水平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加工贸易一线增长极的青岛和烟台体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青岛加工贸易极化指数从2005年的7.87下降到了2012年的4.86,而烟台加工贸易极化指数从2005年的2.85迅速上升到了2012年的5.68,跃居全省第一。二线增长极中潍坊从2005年的0.75上升到了2012年的1.20,威海相对稳定。同时处于上升趋势的还有西部的聊城、菏泽、济宁、枣庄等。
将各地区的极化变动态势绘制成图三,看到明显的板块特征:加工贸易增长"飞地"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的烟台、潍坊、日照、东营具备加工贸易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加工贸易发展态势良好。西部地区的聊城、菏泽、济宁、枣庄发挥资源和成本优势,承接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中部地区的7个地市则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峡谷地带。
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飞地"转移态势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但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地区分化,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政策治理,引导加工贸易的有序转移,让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得到最佳发挥。
(3)极化结构的区域协调分析
将山东省各地市按照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层次,绘制成结构图如图四。可以看到,2005年山东省加工贸易极化结构相对协调,一线增长极、二线增长极、潜在增长极和一般发展区层层增加,体现出比较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之后随着加工贸易发展,极化效应逐步加强,加工贸易一线增长极增加,出现多极化发展的状态。而二三线增长极的发展没能相应跟上,潜在增长极减少。这种两极分化的极化结构显然是不稳定的。加工贸易发展由于缺乏承接转型升级的中间层次,不利于增长极扩散效应的有效发挥。久而久之,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如下:山东省加工贸易极化效应明显。一线增长极已经形成并发展成熟,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成为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龙头;扩散机制初步形成,加工贸易发展呈现了由东向西的梯度层次。与之伴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成熟的一线增长极发展乏力,多极化状态形成;潜在增长极发展缓慢,缺乏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中间层面,阻碍了扩散效应的发挥;极化效应产生,部分地区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峡谷地带,两极分化逐步严重;等等。
4 促进山东省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模式
有效的区域治理是确保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促进山东省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治理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健全市场机制,尽量减少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各地市之间的自由流动, 便利技术与人力资源扩散效应的发挥;二是形成合作机制。各地市开展官方、企业、民间多种形式的技术、人才合作活动,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完善政府扶持机制。通过转移支付、政策优惠等手段,侧重加大对潜在增长极的培养与扶持力度;四是形成引导机制。以区域优势和要素条件为导向来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布局,把产业引导到最有利的地区,同时积极发展与主导产业相关的支持性产业, 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 从而实现加工贸易地区协调发展。
根据加工贸易发展的区域特点,可将山东省各地市分为创新扩散区、强化增长区、发展承接区、升级转型区四个层次,给予不同的定位,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促进加工贸易的整体协调发展。
创新扩散区:青岛和威海。创新扩散区的政策重点是鼓励创新,加强扩散效应的发挥。青岛、威海作为加工贸易发展的成熟增长极,集中了区域中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设备,最具备创新的条件。要鼓励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增加加工环节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本地区在产业分工中的层次,将加工贸易流程进一步分解,控制产品价值链的高端部分,将价值链的低端部分向周边地区转移和扩散;同时发挥增长极的示范作用、扩散作用,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到更具比较优势的地方去投资,东部带动西部、中心带动周边,促进加工贸易整体协调推进。
强化增长区:烟台、东营和潍坊。这三个地区加工贸易极化程度已经比较高,而且加工贸易发展处于上升通道,增长势头强劲,是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应继续提供优惠政策强化集聚效应,加速加工贸易的极化;增强地区内产业关联度和溢出效应,逐步形成集加工制造、贸易、航运、金融和高新技术开发为一体,技术层次和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加工贸易产业群。
发展承接区:滨州、日照、淄博、聊城、菏泽、济宁、枣庄。发展承接区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东部的滨州、日照、淄博具备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西部的聊城、菏泽、济宁、枣庄则具备要素成本优势,因此加工贸易发展具备潜力。应鼓励这些地区在发挥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廉价劳动力等传统优势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加工贸易的同时,发挥后发优势,汲取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经验,凭借完善的政策、优质的服务,结合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选择性的引进产业龙头型项目和与之配套的上下游项目。
升级转型区:德州、济南、泰安、莱芜、临沂。这五个地区位于山东省中部,不具备加工贸易发展的地缘条件,劳动力等基本要素也缺乏成本优势。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在全省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这五个地市应以转型升级为重点,避开成本和地域缺陷,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要素等级,参与知识密集型生产要素的分工,着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层次的加工贸易。或者突破生产制造环节,从有形产品向无形服务发展。
参考文献:
[1]Auty, R.M, The impact of heavy industry growth poles on South Korean spatial structure [J], Geoforum, 1990.21(1):29-33.
[2]Estebn J M, Ray D C. 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 Econometrica, 1999, 62:819-851.
[3]Lo, F C.and K.Salih. Growth pole strate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sian experience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M].Oxford: Pergamonpress, 1978.
[4]李冀申,王慧娟.中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定量分析.财贸经济,2011(12).
[5]李嬛,倪鹏飞.中国"增长极"与"塌陷区"的形成原因与动态演进.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6]刘文华,郭飞飞.包容性发展与经济法的耦合.政法论丛,2013(10).
[7]肖丹丹.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山东省加工贸易最优产业布局设计,华东经济管理,2011(08).
[8]杨显滨,杨崇森.论代工工厂模式的法律规制.政法论丛,2014(02).
[9]殷洁,屠世超.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宏观调控法思考.政法论丛,2012(02).
[10]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11]张书友.中性政府、法治理念与共同富裕.政法论丛,2013(05).
项目:山东政法学院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外贸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Q15B)、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国家战略的中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研究》(项目编号11BJL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