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2014-09-28王桢淞

2014年22期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湖南省

王桢淞

摘要:本文在对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结构等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家庭与个人素、农业生产条件四个方面出发,挑选出可能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13个子因素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排序,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灰色关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批农民开始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农民进城务工潮流[1]。这些剩余劳动力也成为实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据《湖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湖南省人口为7179.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53.35%,达3830.46万人;2003-2009年耕地面积从383.37万公顷减少到379.07万公顷,平均每年耕地面积减少7166.67公顷;2003-2012年农用机械总动力从2664.45万千瓦增长到5189.24万千瓦,增加了近一倍。对于湖南省而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已是阻碍经济发展重要因素[2],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但能提高这些转移劳动者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1.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1.1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分析。位于我国中部的湖南省,是个典型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2003-2012年,全省总人口从6662.80万人增长到7179.87万人,年均增长51.71万人;农村人口从4430.76万人减少到3830.46万人,年均减少60.03万人;另外农村从业人员、农村劳动力也逐年在减少,平均每年减少29.22万人、58.52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十年间湖南省的城市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就农村人口的庞大基数来说,进展仍显得相对缓慢。

1.2湖南省农村劳动力结构分析。从表1-1中可以看出,湖南省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基本情况,2003-2012年的十年间,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逐年减少,工业主导的第二产业、服务业领衔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在缓慢增加。即便如此,截止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仍然占据全部就业人元的四成以上,而第二产业却只是刚过两成,第三产业也只有三成多。这些数据都体现出湖南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逐年向第二、三产业聚集的城市转移,但是转移的速度非常缓慢,这不但不利于推行“退二进三”政策,而且不利于加速经济发展,更不利于尽快实现城市化、工业化。

不过比较乐观的就是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也在逐年提高。据统计,在“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中,2008-2010年湖南省每年有80万左右的农民接受培训、拥有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从2003年的8.25年增长到2012年的8.79年。

2.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的分析研究案例,并结合湖南省的具体情况,本文将影响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大致分为四大类:制度、经济、家庭与个人和农业生产因素。

1)制度因素。从之前对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展缓慢,这受到户籍、就业、土地等城鄉二元制度的制约。其中,户籍制度首当其冲,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将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严格区分。这些制度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行为产生根本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是相对长期的[3]。

2)宏观经济因素

①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机械劳动代替了人工劳动,这就给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寻求全新的工作甚至安家定居,有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剩余。

②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4]。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伴随的消费,受到社会生产力、个人(或家庭)收入、个人消费欲望等影响,其中个人收入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反之,过于悬殊的消费水平,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③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地域差异、发展需求等原因,以工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二、三产业基本都在城市,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指出比较利益是导致劳动力从农业流向工业和商业的重要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由于收入差距,工业部门会吸引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流入,一直到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为止[5]。

另外,城镇登记失业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家庭与个人因素。现在的劳动力转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以前的个人转移慢慢发展到整个家庭的集体迁移,家庭已经成为了转移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的收入状况、学历水平、身体状况等,对于农村家庭是否选择转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农用机械被广泛推广,这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加重了劳动力的剩余。与此同时,湖南省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同样也会带来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3.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由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错综复杂,又受到个体差异、数据统计等原因的限制,导致一部分信息不完整,本文就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3.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根据序列曲线形状的相似度来判断其联系紧密的紧密程度。曲线形状越想死,对应序列间的关联度就越大。这种分析方法不受样本量及样本是否有规律的影响,而且计算简单,很少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6]。

模型建立及计算步骤:

1)确定系统特征行为序列:X0=(x0(1),x0(2),…,x0(n))

相关因素序列:X1=(x1(1),x1(2),…,x1(n))

Xi=(xi(1),xi(2),…,xi(n))……Xm=(xm(1),xm(2),…,xm(n))

2)将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3)计算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的关联系数:

γ(x0(k),xi(k))=

miniminkx0(k)-xi(k)+ξmaximaxkx0(k)-xi(k)x0(k)-xi(k)+ξmaximaxkx0(k)-xi(k)

其中ξ∈(0,1)为分辨系数,通常取值为0.5

4)计算相关因素序列与系统特征行为序列的关联度:

γ(X0(k),Xi(k))=1n∑nk=1γ(x0(k),xi(k))

5)将γ(X0(k),Xi(k))按照大小排列即可得对影响大小进行排序

3.2指标选取

首先,本文中的X0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采用以被大家普遍认可的衡量方法: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总数量—农业劳动力需要量。

Sn=0.95Ln-ERn[7]

其中Sn为农村剩余劳动力,Ln为农业劳动力,E为劳均播种面积,Rn为n年播种面积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有很大的增加,将湖南省人均播种面积设定在15-23亩之间[8],本文对E特定取值1.5公顷。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着综合性、可比性的原则,选取以下13个指标(2003-2012年)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制度因素Y1:

X1—市场化指数=全社会非国有投资/全社会固定总投资

X2—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

经济因素Y2:

X3—第一产业生产率(万元/人)

X4—第二、三产业GDP所占比重

X5—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

X6—城乡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收入差距(元)

X7—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

X8—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

家庭与个人因素Y3:

X9—农村劳动力数量(万人)

X1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元)

X11—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程度(年)。本文是把学制年数视为受教育系数:大专以上16,高中12,初中9,小学6,文盲0,从而核算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农业生产条件因素Y4:

X12—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X13—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软件GM,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运算公式,将上述数据带入进行运算,得出以下结果:

根据上表的运算结果,可以得出各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小,依次为X7>X9>X13>X11>X4>X8>X1>X5>X2>X12>X6>X10>X3,其中城乡消费水平比、农村劳动力数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力较大,关联度都接近0.9,第一产业生产率、农村人均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较小,关联度都在0.6左右。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排在前列的单因素差距不大,而且都是与农村劳动力切身相关的因素,不管是城乡消费的差距还是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这些都实实在在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心理状态,他们更关心的是转移后的生活成本与生活水平。

5.结论政策建议

在四大类因素中,制度因素排在第一位,接下来依次为家庭与个人因素、农业生产因素和经济因素。这也符合当前农民家庭和个体的需求,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国家政策的给予与支持,城市化的不断深入能够鼓励他们进一步的转移。基于上述分析,给出下述建议:

1)打破二元体制,消除制度壁垒。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当前的二元体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阻碍作用人越来越明显。要打破二元体制必须加强制度的改革。

其中,户籍改革是为了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减少户口迁移限制,引導人口的合理流动[9];土地制度改革就需要在保障农民利益的条件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社保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做好农村医保,让农民享受到优惠利益。

2)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脚步。城镇化过程就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10]。2003-2012年的十年间,湖南省的城市化正在稳步前进,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指出,中国城市化率在2011年就突破50%,达到了51.3%。这就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构建合理的农村城镇化布局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3)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城市就业。2012年,湖南省的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值占总值的86.44%,而这两个产业的就业占比却只有58.50%,这样的就业结构极度不合理。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充足、绝对成本低廉,应大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城市就业容量。这不但可以吸引剩余劳动力向这些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还可以降低这些产业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4)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着力提高其素质。湖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2012年只是8.79年,才只是初中未毕业的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低,是阻碍劳动力流向高收益部门、稳定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从长远来看,着力抓好学校教育,这不但可以提高农村孩子们的文化水平,还给他们通过各种社会考试直接转移奠定基础;从眼前来看,加大经费投入,对眼前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提供给他们更多在转移后得以生存的文化资本。(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4B4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J].人口与发展,2010,16(01): 2-10.

[2]谭程伟.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49-68.

[4]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02:16-33.

[5]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05:2057-2059.

[6]LEWIS W A. 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36:46-61.

[7]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5-71.

[8]周天勇.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J].管理世界,2003,10:40-49.

[9]方旖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户籍制度改革[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43-244.

[10]刘建伟.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启示[J].管理与财富,2009,12:100-101.

猜你喜欢

灰色关联分析湖南省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运动员组织承诺水平的评价与提升策略
新疆向西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河南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