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2014-09-27王莺桦
王莺桦
【摘 要】本文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三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而不是选择了一个最终结果;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在追求这个理想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社会财富结构的合理和稳定,也就是正态分布,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归宿等观点。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195
一、科学社会主义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一般意义上是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的。马克思在1874年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因为空想社会主义早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欧洲社会有较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者称之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社会主义的先驱”。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大的导师在吸收了以往人类思想的精华并结合当时的实践斗争创立的理论形态,是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显然,科学社会主义所研究的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且还有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客体,当然也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性过渡时期和世界性过渡时期在内。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严峻。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当前,普遍的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通常也可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1892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表述这一科学的历史观。列宁称之为“科学的社会学”。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历史唯物主义之前,人们总是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阐释历史。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强调玄虚的“自我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和以往一切历史理论都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构成统一的社会有机系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二)剩余价值学说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但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所以剩余价值实质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
(三)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与其他私有制不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生产资料被共同使用,生产部门被集体管理,资本家以工人的剩余价值赚取高额利润,但发达的现代工业使生产日益社会化了。在这种基础上,资本主义所有制日益丧失私有制的特征;股份制的产生加速了生产的扩大,也使生产资料变为公司财产,使私有性质不断被扬弃的过程更为迅速。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经济危机如恶魔一样永久性地困扰着资本主义并成阶段性的发生。尽管资本主义不断地通过自我调整,存活并成熟起来,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成熟,它继续调整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当危机无法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对抗性矛盾发展到最高顶点,革命也就无法避免。
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将孕育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所以,就像封建社会孕育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资本主义在制造危机的同时,同样孕育了社会主义,并随着危机的不断爆发而促使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可见资本主义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当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生产关系方面说,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生产力方面说,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取代旧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比旧社会制度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从革命条件方面说,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不平衡,这就使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取得胜利。
三、辩证的深层思考
(一)辩证、发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既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包含唯物主义,我们就必须辩证地来看待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合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指明,“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872年,虽然世界环境和经济发展也经历着动荡,但站在今天的高度上回顾,那依然处于同一个历史阶段。当前的世界格局和社会大环境相比较于18世纪中后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也就是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能为了固守体制,无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是忽略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绝对无法归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既然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那当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高度发展,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先进?很多学者都避讳讨论该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而不是选择了一个最终结果。而任何方向、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漫长和艰辛,取决于做出选择时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或者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做出选择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任何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是财富的原始积累。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赤裸裸的侵略、掠夺和剥削的基础上的。我们新中国成立时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历史条件,从价值观的选择上我们也不愿意通过侵略、掠夺和剥削的暴力手段来完成滴着血的资本原始积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国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建国初期是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计划经济的独特优势来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重点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可以说,这一条很大程度上是效仿的苏联的路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借用外资来填补自身资本原始积累不足的空白,从而用文明的先进的独特的科学的方式,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选择的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更是选择了一种过程,一种民主,一种文明,当然,归根结底,选择的是评判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在一定阶段内保持了发展活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提出其理论的时候,是根据之前的历史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出的论断。他们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也会进一步的提高,但他们远远不会想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是如此神速,而且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更为直接。马克思和恩格斯承认,资本主义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也在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借助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来调和生产关系。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增强了资本主义用来调和生产关系的能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也在不断变化演绎,不断提高其文明程度。因此,当今的资本主义也已经区别于马恩时期的资本主义了。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也不尽相同,不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普通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将其统称为资本主义体制,但其体制可谓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二)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建立起来的,该阶段的特征是资本家对产业工人的赤裸裸地掠夺,与工业发展对劳动者体力劳动的依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益积累和丰富,剩余价值已经不能简单沿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理解与论述。首先,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脑力劳动也能产生价值。很多时候,人们发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也不再有清晰的划分边界。其次,在当今生产关系中,资本是创造剩余价值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伴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资本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了剩余价值产生的路径。最后,具体劳动与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都得到了认同。近几年,我国农民工工资大幅上涨的事实与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即是对此很好的表征。
普遍认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直接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分配。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不是通过抹杀剩余价值的存在来进行区分的;对其进行区分的关键性因素是如何分配剩余价值。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配方案是由其共产主义理想决定的,即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方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平均也绝对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从数学和经济学理论上来讲,绝对平均不是最稳定的社会状态,最稳定的社会财富结构应该是满足正态分布的。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在追求这个理想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社会财富结构的合理和稳定,也就是正态分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决定的生产力的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出发点,同样也在逐步向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和稳定结构靠拢。
(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归宿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中给出了这样的论断,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尽管传统理论观点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主要途径。恩格斯指出,“暴力本来就是一种经济力”,“如果无产阶级本身还是一个阶级,如果作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存在的基础的经济条件还没有消失,那么就必须用暴力来消灭或改造这种经济条件,并且必须用暴力来加速这一改造的过程。”然而,替代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往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一定非依靠暴力革命的途径。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又提出,随着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发展,将来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国家可以利用议会民主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恩格斯认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在现实的发展基础上,将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研究,是社会主义理论得以不断完善与提升的基础。
鉴于《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其所指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与当今社会的阶级划分并不全然相同。无产阶级已经是经过多年奋斗和努力,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也是不断面临各种危机和挑战,不断自我调整发展的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国家根据其实际情况,有着不尽相同的实现形式。即使完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在历史、文化、教育等等各种因素地作用下,也使得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以至于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这种差异都能明显的表现出来。同样,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性。非洲的不同于欧洲的,欧洲不同于美国,美国不同于日本。即使在欧洲,不同的国家其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所以普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社会主义理论,也不可能有普遍适用的资本主义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形态,其发展都势必与其社会相结合,相适应。因而,便有了当代各类社会主义思潮的碰撞与当代资本主义的转型。当然,我们还在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来划分的时候,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有其大同的东西;资本主义亦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其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这个过程是一个向着共产主义理想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也是有成功有挫折并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全球化当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不断丰富,也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长足发展。
同样,资本主义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危机,却也在危机地持续应对过程中进行了不断调整和探索。这一过程,也使得资本主义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在其自觉地反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其认为合理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其理论体系与社会实践也逐步向科学社会主义靠近。随着全球化地持续推进,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地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相同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宿。
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