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德育渗透式教学的必要性和高效路径
2014-09-27邓茜
邓茜
【摘 要】在复杂多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在学生左右的今天,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渗透德育的有关内容已然成为教师们的共识。然而,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渗透哪些德育内容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尝试德育渗透式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将借由本篇文章与广大同样重视德育渗透的教育工作者们分享交流。
【关键词】德育渗透 必要性 高效路径 世界观 德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21
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郑晓沧在谈到学校培养目标的时候讲到:“今之学生,不可不勉为绩学之‘士,不可不勉有‘君子之风。”郑晓沧先生的这句话不仅强调教师要传递学生知识、将学生们培养成为有学问的人,还强调了教师引导学生们形成较高的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不得不说,晓沧先生能够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物质发展和经济条件都非常有限的环境中提出这一观点,实在是一种创举。的确,教师不仅要精于传授知识,更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尤其是在复杂多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在学生左右的今天,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渗透德育必须成为教师们的共识。然而,仅仅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真正行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渗透哪些德育内容就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尝试德育渗透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也逐渐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将借由本篇文章与广大同样重视德育渗透的教育工作者们分享交流。
一、德育渗透式教学的必要性
1.德育渗透式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将来事业发展的前景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引导学生们及早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世界各地的距离逐渐“缩小”的今天,学生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其中就包括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价值取向。在复杂的价值取向面前,学生们并不总是能够坚持正确的观点、抵制不良的诱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多加引导和帮助。总之,从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角度来讲,将德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之中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2.德育渗透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们真正理解求学的真谛。
很多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之所以一直处于不快乐的状态,就是因为学生们不懂得求学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德育渗透式教学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师将德育的知识内容渗透进课堂之中的时候,学生们在了解了很多的德育榜样、德育实例之后,就会激发出一种崇敬和向往之情,逐渐领悟到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学习的真谛有更加深切的理解。所以,从有助于学生们真正理解求学的真谛的方向来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极为必要的。
3.德育渗透式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
毫无疑问,教师要想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自然地渗透于教学之中,首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德育修养。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越高,教师在给学生们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就越有力,教师成功兼顾德育与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总之,从推进教师道德修养水平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4.德育渗透式教学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
再次,教师将德育的有关内容渗透于教学之中还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保证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教师在讲授德育相关知识的时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将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经验教训分享给学生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很多。学生感悟到教师的真诚和爱心,也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更加信任教师、体谅教师。因此,从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讲,教师坚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德育渗透教学的高效路径
1.重视德育导入和结束的艺术。
德育渗透式教学着实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不重视这门艺术的话,学生不仅不能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还可能会厌恶接触和学习一切有关德育的知识。在提升德育渗透式教学的艺术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导入环节和结束环节的艺术。在导入德育知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自然,如若过于直接,学生们难免会有一种突兀之感。其次就是要注意结束环节的艺术。有的教师很重视结束环节的总结,这样学生们在德育教学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还是会经常回想起有关的学习经历、不断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有的教师不重视结尾时的总结和强调,学生们往往随着课程的结束就将教师讲过的德育知识完全抛至脑后了。因此,为了保证每一次的德育教学都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导入环节和结束总结环节的艺术。
2.开展德育的形式要多样化,避免单一说教。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在形式上做到创新,尽量实现渗透形式上的多样化,避免单一说教。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单一进行说教式的渗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们关注德育发展的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们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在探索传输形式多样化的道路上,我积极向其他的教师学习借鉴,积累了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渗透形式。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一场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道德的震撼力;或者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场关于德育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到学习德育知识、提升道德水平的深刻内涵等等。
3.德育的内容与实例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也应该倍加用心、下足功夫。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原则就是要把握内容的实用性,要尽量保证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一方面,教师多讲一些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德育知识不仅能给学生们一种亲切感,还能引发学生们认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讲的德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意味着学生们可以直接从教师这里学习到实用性较高的德育知识,在学习之后可以直接增强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坚持渗透德育的有关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品德养成紧密相连,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的提升也有重要的联系。在推进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无疑应该坚持探索不同的、高效的渗透路径,争取每一次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都能推陈出新,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