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
2014-09-27槐波娟
槐波娟
摘要:作业成本法自提出以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在欧美国家运用历史较长,技术较成熟。我国引进作业成本法后,从实体制造业到服务业、金融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都有所涉猎,但是近年来的应用经历表明,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技术不够娴熟、效果不甚理想。文章在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运用原理后,结合我国本土实情,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并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成本动因;作业中心;成本库;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7-0140-01
1作业成本法概述
1.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作业就是一种具体的活动,用来进行产品生产或者影响产品。)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对导致成本增加的作业的量化,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前者为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的依据,后者为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的依据。),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以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2基本原理
成本动因理论阐述的是成本不是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一种可追溯的作业在产品中的分配的结果。基于成本动因理论,我们来解释作业成本法的原理。由于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所以它根据作业的耗用量将成本分配给产品,而作业的耗用量是根据分配率来核算所耗用资源的,这样每个产品就有了可追溯的成本来源,这样整个过程就遵循“资源-作业-产品”这条主线来进行。
1.3具体应用程序
首先,划分作业中心。根据生产流程分析各个作业环节,找出其中包含的作业以及关键作业,以关键作业为中心合并与其同质的作业,建立作业中心。通常作业中心是一些资源占用比重较高、需求形态特异的作业。
其次,将所耗用的资源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库。每个作业中心都会建立相应的成本库,来归集各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费用。其中,要保证所建立的成本库收纳的是有共同成本动因的成本。然后将所耗用的资源分配到相应作业的成本库。归集的成本按照成本库分配率来计算,成本库分配率=作业成本总量/成本动因总量。这个过程反映的正是资源耗用量与作业间的关系,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资源动因。
最后,将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中去。成本费用按照之前的成本动因的比例在产品中间分配。这一分配过程反映的是作业的耗用量与产品的产量关系,也即之前提到的作业动因。
2应用现状
2.1应用的优越性
作业成本法主要用于产品多样化且技术层次悬殊,生产经营中作业环节多,生产准备成本高且费用成本比重大的大规模制造企业。当然,近年具有类似产品特征的服务性企业的决策信息的获取也有较多使用。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体现出了许多较多管理上的优越性,最主要的是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加细致准确,更加贴合产品的实际成本,解决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成本核算高估或低估的问题。另外,它将费用细化分配,归入成本库中,这将提供比以往的会计信息更多的成本信息。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来调整甚至重新定义企业的价值链,及时有效的更新成本预算。对作业的管理使得企业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有利于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极大地节约了资源。按照作业核算监督费用的使用情况,可以将责任追究到责任人身上,不仅利于节约成本,还为为员工的绩效考评提供依据。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决策中的正确应用可以在长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2.2应用所受的阻力
作业成本法看似这么多的优越性,但由于我国对作业成本法的引进及运用较晚,理论研究尚且不成熟,在实际应用方面更加缺乏经验指导。在近几年的应用中发现不少缺陷。
①作业成本法的自身缺陷。成本的归集首先要确定作业,按照作业受益对象,可将作业分为四种,这四种作业类型本身的范围界定不清楚使得作业成本的歸集产生了主观性。另外,成本动因和成本库的确认也充满了变数和主观随意性,不同职业素质的会计人员可能对同一对象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这些都会导致作业成本法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打折扣。另外,因为它适用于规模大,制造费用占成本比例高的企业,而我国企业的成本结构中,仍以人工费用为主,制造费用的比重难以达到适用范围的要求,使得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较小,不适合普通企业的成本管理。
②企业所营造的应用环境。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系统要求很高。收集和处理各种成本数据,需要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电算化程度,计算机的软硬件等的有效相互配合。而我国众多企业目前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管理过程独立,缺乏系统性,目前状况与科学的企业管理系统,明显有很大差距。另外,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会计核算方法,不仅可以得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成本,更能在企业的资源整合、价值链的优化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发挥重要作用。而现阶段,由于受到的传统思维影响,认为作业成本法只是会计的工作,而不能将各个管理环节相连接,甚至不能重视作业成本法,使之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缺乏系统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需要作出职业判断时,不能正确的选择。
③行业提供的外部环境。现阶段,将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数据作为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而且这样的财务数据在外部信息使用者中缺乏公认度。前面提到的对作业及成本动因的选择缺乏客观依据,这不符合客观性会计原则,而且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缺乏可靠性。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实施。作业成本法一改传统成本核算的做法,计量资源的耗用,建立作业中心、成本库,以及作业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的新定义,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和之前所用的核算方法差别太大,企业在实行新方法时,会涉及到成本计算方法转换,新旧方法的交接等前所未有的问题,这给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带来不小的挑战。
3解决的措施
针对作业成本法的自身缺陷,笔者认为,在实践运用中有待克服。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完善作业分类和成本动因的界定范围,结合我国企业的普遍特点,研究适合我国企业的作业成本。关于作业成本法对企业规模和制造费用比重的要求,则会随着我国企业将来的发展,逐步解决。
企业在决定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该向下至车间生产工人,上至管理层,进行相关宣传和培训工作,建立起一种系统认识,为以后的实施做好准备。同时,企业在软硬件条件上也要下足功夫,不仅要逐渐建立起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而且要从生产到顾客建立起联系,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为作业成本法强大功能的有效实施建立保障。
我国的相关会计法规应在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上制定相关规定,提高其应用的合规性,拓展它的使用范围。
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已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技术不成熟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先做好自身,为作业成本法的成熟应用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 刘彦文,吴灏文.成本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军.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经验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5).
[3] 陈东生.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运用的困境及对策[J].会计师,2012,(8).
[4] 余景选.成本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 宇文炜灿.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