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吊脚楼营建研究
2014-09-27高兴慧GAOXinghui马云林MAYunlin高超GAOChao
高兴慧GAO Xing-hui;马云林MA Yun-lin;高超GAO Chao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学专业,昆明 650000)
(Design Specialty,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00,China)
0 引言
从远古的原始艺术,至漫长的农耕时代,贵州各族人民在演进过程中,辛勤耕耘,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其中,吊脚楼是贵州少数民族民居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形态。
1 吊脚楼的基本建筑形式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受鸟类用于繁衍生存的“鸟巢”的形式的启发,进而我国古代南方祖先在树上建造了“巢居”。这是一种强调居住在离地之“楼”的居民文化,是把“巢”的使用功能与居住者认同的文化规则有机的统一起来。贵州各地因所处环境、地形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吊脚楼所呈现出的体量和形式也有所不同。按住宅建筑模数可分为:三开间吊脚楼、三开间带耳房吊脚楼、三开间带一迭落吊脚楼、四开间吊脚楼、五开间带耳房吊脚楼。
2 吊脚楼的营造
2.1 建造前的准备
①选址。吊脚楼一般建在方位向阳、顺坡、对山坳的位置最好。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建造较大的房屋,条件一般的人家就不太讲究了。
②材料。建造吊脚楼的主材是杉木,一般在6~8 月份砍伐杉木,此时杉木水分多,方便剥皮,此外,充足的阳光会使木料加快变干。
③工匠。少数民族喜欢名望高、跟从名师学艺的木匠做掌墨师傅,且掌墨师傅要多子多福,因为当地居民认为匠人是有神性的,神性好的师傅建筑的房屋可给居住者带来健康、财富。
2.2 地基的处理和筑台
吊脚楼多将天然地形中坚实平整的部分作为地面,在坡地开挖层基,地基用石头砌好,用泥土和碎沙石铺平,夯实,达到坚实牢固。筑台多砌上立排的石块,可以巩固基础,同时防止滑坡。
2.3 木构件的制作
掌墨师傅的工作是选构件和画墨线,包括卯眼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标注好记号和文字。接下来斫凿榫卯的工作由徒弟们完成。以一栋三层三开间的吊脚楼为例,一般需要用24 根木柱、40~50 根枕木、39 根檩子、28 根梁枋、135 根椽子、600 根枋子、600 张木板。构件尺寸适宜,柱径除中柱略粗外,一般在20 厘米左右,楼袱(楼板下的斗枋)断面为7cm×15cm 左右,檩径为12cm 左右,楼板厚2.5cm左右,个别地区超过6cm。
2.4 木构架的搭接和竖立
①上排柱。木构件制作完成后,开始上排柱,5 根竹子为一排(榀)。少数民族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村里一家盖房,村里的青壮年都会帮忙,与徒工们一起用穿枋将木柱串接成排。②立屋架。立屋架一般要30~40 人,通常是村里的青壮年,他们要带着家里的长木杆、棕绳及木锤等工具。立屋架时要从一端开始,一排排的依次进行。当每两排立好之后,排之间要用斗枋串接,调整后使之牢固。枋与柱的主要连接点均用木栓固定,起到防止枋榫与柱卯脱离的作用。③上宝梁。立屋架和上梁一般在同一天完成,屋架立好后,最后架上正中梁。一般由木匠师傅和房主分别爬到中央开间两排中柱上,仔细将宝梁拉到两中柱顶上安装好,吊脚楼的框架以此视为正式立成,乡民们此时可以宴饮庆贺。④上檩子。框架立成后的次日要上檩子,将檩子抬上房顶,在每排柱尖齿口上安装檩子,檩子的长度根据吊脚楼开间的长度而定,直径一般在14 厘米。⑤钉椽子。椽子的宽为4~5 厘米,厚为3 厘米,用铁钉按照小青瓦的尺寸将椽子钉到檩上。房屋的檐口用椽子钉紧,以防瓦片掉落。
2.5 上瓦
新房框架立成以后为了不被暴雨冲淋,破坏基层木材,要抓紧盖瓦。一栋三开间的吊脚楼至少要用15000 块小青瓦。上瓦由屋檐向屋脊递进,屋脊正中通常摆成元宝形,不仅美观而且是受力的需要,而每个檐角则用瓦摆成向上的起翘,以示腾飞。
2.6 安装楼板和墙壁
楼板和墙壁的材料是枋子和木板。装楼板时,将木板推刨平整,两边有槽口,企口嵌缝铺装,木板相互衔接,钉在斗枋和枕木上。装墙板时要先安装枋子,构成方框,然后再填木板。
2.7 装修和装饰
吊脚楼朴实简单,只在重点部位加以修饰。房屋的窗户既为采光,同时做成几何形、寿字形也装饰了房屋。门的门楣上常安有两个雕花木方柁和木牛角,以示迎财、进屋吉祥。美人靠在吊脚楼中不仅起到了供女子做针线活的空间,同时它的弯月形栏杆造型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檐口的装饰特征是檐板的拱桥形连续纹样。
吊柱垂瓜形式多样,最常做的是齿轮图案。
2.8 油漆
吊脚楼较少采用漆饰,用不加工的桐油涂在洁净的楼板和壁板上,目的是为了防止木材腐烂,同时又使吊脚楼显得格外古朴。
2.9 后期维护
吊脚楼盖好了瓦顶,不让雨淋,寿命一般在百年以上。若遇灾害,屋基垮塌,则请石匠来修砌。房屋的木料损坏时,要请木匠来修理更换。每年要翻盖房顶小青瓦一次,清理排水沟,不让流水冲刷基层。
3 贵州吊脚楼在各少数民族间差异化比较
吊脚楼在贵州多分布在苗族、侗族及土家族的民居中。而它在不同的少数民族中呈现的特点又是有差异的。
3.1 苗族民居 苗族吊脚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另一个特点是苗族人相信在吊脚楼中放置祖先的灵位,可以保护全家人平安,固在苗族吊脚楼中往往设有神龛,位置常设在二楼的中柱脚处。
3.2 侗族民居 爱美是侗族人民最大的特点,这也充分体现在他们的民居中,为了使房子更加美丽,栏杆都经过雕琢,柱头也被装饰过,通常雕成竹子形。此外,侗族吊脚楼的室内二层常设有火塘。
3.3 土家族民居 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最大的不同是以东西朝向为贵,所以土家族民居的轴线为东西方向。
4 结语
吊脚楼这种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而这种民居中最重要的是其对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意义与价值,这是整个吊脚楼建筑艺术的浓缩的精髓。在吊脚楼中可以表达出某些特定的具有重要性的价值,比如表达居者的祈福纳吉的愿望,体现居者身份地位等。在生命中追求财、寿、子是主要的内容,这些精神上的追求可以通过“宅”的形态、方向、位置、装饰图纹体现出来,住宅可以寄托主人的生活理想。整个吊脚楼的建筑、发展、延续都是由此而娓娓道来的。
[1]宛志贤.民族民间吊脚楼[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4-6.
[2]叶禾.少数民族民居[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9-81.
[3]吴正光,等.西南民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17.
[4]郭爽.民居民俗[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