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铁枢纽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

2014-09-27李开兵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8期
关键词:枢纽高铁空间

李开兵,张 亮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1 研究背景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面临着空间的高速拓展,也面临内部空间结构的整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铁的大规模建设,改变了城市的交通优势和发展条件,对沿线城市的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地区开发、交通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来说,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1]。研究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对做好高铁枢纽的规划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地区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空间发展

城市空间一般指城市的自然地理范围,有时也包含城市的经济空间、文化空间及生态空间等。城市空间形态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山、水等自然地理条件、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也受城市的职能、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人口、空间)等影响,近年来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政策与规划控制等也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2.1 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城市空间形态,一般简单分为:单核点状、多核组团、放射状、线性带状、环状、卫星状等。而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霍伊特的“扇形学说”、哈里斯的“多核心学说”;从区域空间角度来说,主要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理论、大都市带理论等。对于城市扩展的空间特征,又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主导因子法:环境制约型、交通导向型、规划约束型;(2)几何形态法:散点式扩展、线形(带状)扩展、星型扩展、同心圆式扩展;(3)非均衡法:轴线扩展(沿主要对外交通轴线带状扩展)模式、跳跃式组团扩展模式、低密度连续蔓延模式。对于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可以借助“交通导向型”、“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来进行研究。

2.2 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市是一个多种职能的复合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功能结构、集聚内容、集聚主体、外部关系都发生了变化。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城市空间要么表现为建设用地逐渐向城市边缘蔓延,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展,要么在已经形成的城市区域中,进行空隙填充,进而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通过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时间演变、空间扩张、结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设施、政策与规划控制、城市投资、城市化和工业化等。其中自然环境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交通建设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和触媒。因此,在研究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时,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的约束,重视高铁枢纽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

3 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如同“发动机对于汽车”或“心脏对于人体”,为城市空间的发展提供“动力或血液”。对于高铁枢纽来说,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在于高铁枢纽的引入,改变了枢纽所在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可达性,进而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从而对城市空间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建设重点等产生影响。图1为高铁枢纽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框架图。

图1 高铁枢纽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框架图

3.1 高铁枢纽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主导因素

对于高铁来说,高铁枢纽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和重要触媒。高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高铁及其枢纽的建设,带动了高铁枢纽联系城市建成区的交通建设、高铁枢纽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围绕高铁枢纽的规划调整和政策制定,进而促进了高铁枢纽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了整个城市的功能、人口、产业的空间布局。研究发现:城市空间结构、枢纽选址、枢纽的功能等级、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等,是高铁枢纽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主导因素。表1为京沪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系统衔接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京沪高铁沿线的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车站都规划或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联系高铁枢纽与城市中心。特别是苏州北站、无锡东站,但通过轨道交通,缩短了高铁枢纽到达城市中心的时间,减小了高铁枢纽距离中心城区较远(距离15 km)的缺陷,放大了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当然,研究也发现,德州东站、宿州东站、定远站、滁州站分别距离各自中心城区距离为:16 km、24 km、14.5 km、11 km,目前通过常规公交联系高铁站与中心城区,交通时间太长,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较弱。

3.2 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效应

研究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效应,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课题。简单在于影响效应比较直观,普通大众都能说上一二。说它复杂在于城市空间的发展是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分离量化高铁枢纽本身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效应,很难用指标计算影响效应的大小。本文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讨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效应。

3.2.1 宏观效应

对于高铁枢纽来说,城市外围新设高铁站点,会引起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城市在高铁枢纽区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进而形成城市新的发展区域。如果高铁站点选址既有铁路车站,也会引起城市的功能调整、地块的有机更新等。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宏观效应,可以归纳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增量扩张、既有空间存量的优化重组等(见图2)。(1)吸引特定城市功能集聚,催生新的城市空间增长极,进而影响了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发展速度和空间结构。(2)引发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重组。

3.2.2 微观指标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效应,笔者试图从事物的本源出发,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通过有无对比法,探讨量化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影响效应的方法(见图3)。

(1)城市空间规模:衡量城市空间发展的直接指标就是城市空间规模,如城市建成区面积。根据历年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像图,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空间结构。没有高铁枢纽之前,城市空间是按一定的规律缓慢发展的。通过影像图对比,分析高铁枢纽建成前后的城市空间变化,如空间扩展方向调整、扩展速度加快等。

(2)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是反映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指标。高铁枢纽作为城市发展的触媒,通过吸引特定城市功能,催生新的城市空间增长极。对比高铁开通前后的城市空间形态,如城市空间形态从“单核心”变成“双核心”或“多核心”,形成“点-轴”发展模式或者经济走廊的“带状”发展模式等。

(3)产业布局:高铁枢纽改善了沿线城市的时空可达性,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既有产业布局的转移,新增产业的集聚等。特别是对时间敏感性高,围绕高铁枢纽布置的商务办公、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

等,分析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增加值等。通过统计年鉴、全国经济普查等数据,对比分析高铁枢纽建成后,城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区域单位用地产业增加值等指标的变化。特别是对比高铁枢纽建成前后,城市招商引资、产业转移承接等方面的竞争力,从而可以得出高铁枢纽对城市产业布局的影响。

表1 京沪高铁车站与城市交通系统衔接一览表

图2 高铁枢纽促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过程示意图

图3 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影响效应的量化指标示意图

(4)人口分布:反映城市空间变化的指标还有人口的变化,包括区域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等。高铁枢纽改善了沿线城市的时空可达性,带来枢纽区域人口的集聚。人口集聚来自城市内部人口的转移和城市外部人口的导入。通过人口普查和手机地理信息统计,对比高铁枢纽建成前后,城市内部基于地理位置的人口密度、人口移动的速度、高素质人才引进的数量和结构等指标,来观测城市空间的变化。

由于高铁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样本数量有限,还需要时间来观测高铁枢纽出现后的城市空间拓展,来分析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高铁枢纽的相关因素,如高铁枢纽等级、选址、与中心城区的联系等。

4 反思与建议

本文对高铁枢纽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由于我国高速铁路出现的时间短,可观测高铁枢纽的数量有限,连续观测的时间短,还难以构建较为准确的数量模型,用于计算高铁枢纽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影响的正面效应,笔者调研了京沪高铁沿线新城,针对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新城建设要平衡好“通道与过道”、“洼地与蓄水池”、“新城与老城”之间的关系,建议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措施,以促进高铁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良性发展。

(1)规划调整:调整总体规划,把高铁枢纽纳入规划范围。根据高铁枢纽所在区域情况,规划高铁枢纽区域的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用地开发提供规划指导和依据。

(2)要素集中: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铁枢纽的作用,一般结合高铁枢纽建设高铁新区、高铁新城等,但是由于高铁枢纽周边配套不齐,缺乏生活、生产的环境,所以人口和产业导入不足,需要加强要素导入,如将高铁新区按照城市副中心,建设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通过公共设施建设,带动住宅和商业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3)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枢纽缩短了城市时空距离,为了减少枢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需要规划高铁枢纽对外集疏运系统,构建城市快速骨架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提高高铁枢纽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次。

(4)板块联动机制(城市内各板块的联动):加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加强城市组团各个板块的联动(交通、产业、功能等),带动城市内其他板块的快速发展。

[1]王兰.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框架及实证[J].规划师,2011,(7):13-19.

[2]李开兵 张亮.交通枢纽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Z].2014.

猜你喜欢

枢纽高铁空间
空间是什么?
枢纽的力量
创享空间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高铁会飞吗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人地百米建高铁
第一次坐高铁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