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下车库综合利用效率的研究及相关实例

2014-09-27黄立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8期
关键词:层高塔楼车位

黄立雄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8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城市中的民用、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大量的地下车库和地下室。将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设备用房、储物间或者停车库,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地下室的作用,又能满足其基础埋深的硬性要求,因此,地下室的综合利用在建筑工程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有必要对地下室的综合利用做一个简单梳理和探究。 许多学者和设计人员为此做了大量工作:龙德才[1]从防火、人防角度对地下室平面布置进行了探讨,郝大化[2]对地下室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邱巍[3]对地下室出入口的设置进行了研究,而关于地下车库车位布置合理性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地下车库综合利用效率方面进行探讨,并以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车库布置方式。

1 地下车库利用效率

1.1 地下车库利用方式

地下车库利用方式有:普通汽车库、复式机械停车库、人防临时汽车库、纯人防地下室、非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储物间、车道及出入口坡道。地下车库的利用效率会因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需要进行综合优化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1.2 影响地下车库利用效率的因素分析

1.2.1 地下室车位

地下室车位包括:普通车位、机械车位、非机动车位等类型。

1.2.1.1 普通车位

(1)车位类型

除业主要求,地下室车位一般设置形式有小型车、微型车、子母车。

(2)车位尺寸

标准车位的大小:2 400 mm×5 300 mm;微型车位的大小:2 200 mm×4 000 mm。

(3)车位停车方式

平行式:车位的纵向车距为1 200 mm;

斜列式:车位的纵向车距为500 mm;

垂直式:车位的纵向车距为500 mm。

平行式停车汽车间纵向间距为1 200 mm,垂直式、斜列式停车汽车间纵向间距为500 mm;车位与车位之间的横向间距为600 mm;车位与柱子的间距为300 mm,车位与墙之间的纵向间距为500 mm,车位与墙之间的横向间距为600 mm。

一般地下室都采用垂直式停车,停车效率高,且利于柱网布置。

1.2.1.2 机械车位

地下室通过设置机械车位可大大提高地下室的停车效率,如有时本来要做两层的地下室通过设置机械车位可以做一层就满足停车数的要求,可大大降低地下室的造价。

机械车位设备类型有多种,适合地下室的机械车位建议采用二层升降横溢设备及简易无避让停车设备。如图1所示。

1.2.1.3 非机动车位

充分利用地下室边角不能设置机械车位的地方停非机动车,或充分利用塔楼部分地下室的层高做夹层停非机动车,可大量减少地面非机动车的布置,使地面可以更好地布置景观,提高楼盘的品质,且能充分利用地下室塔楼部分的空间,提高地下室使用效率。

图1 二层升降横移停车示意(单位:mm)

1.2.2 地下室柱网、墙

1.2.2.1 柱子的形状、大小

(1)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扁柱,减少方柱使用,柱截面以利于车位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减少柱背面无效空间。

(2)优先满足车位要求,不考虑柱位对齐,车位的价值远高于柱网对齐的造价节省。

1.2.2.2 柱子间距

(1)尽可能减小柱距,使跨度带来的弯矩大幅减小(弯矩与跨度的平方成正比),如图2所示。

(2)从提高停车效率考虑,应按规范要求紧凑布置车位,一般采用柱间停两辆车时柱距为5 000mm,柱间停三辆车时柱距为7 600 mm。

(3)两个方向的柱距应按停车位及行车道尺寸的模数进行紧凑布置。

1.2.2.3 墙的形式

(1)防火隔墙:采用砖砌,一般做200 mm厚。

(2)人防墙:钢筋混凝土墙,在满足抗爆等级及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不做太厚,以节省地下室造价,增加经济效益。

(3)地下室侧壁:钢筋混凝土墙,一般不小于250 mm厚。

1.2.3 地下室行车道

1.2.3.1 车道宽度

(1)单向行驶时最小宽度为3 m。(2)双向行驶时最小宽度为5.5 m。

1.2.3.2 车道位置

(1)禁止行车道靠边墙布置,形成单边停车,停车效率低。

(2)不宜沿边墙布置平行车位,平行车位停车效率低。

具体案例如图2所示。

图2 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车位优化示意(单位:mm)

1.2.3.3 行车流线

地下室车道行车流线尽可能做到连汇贯通,没有死角,尽可能保证车道两侧均布置停车位,从而提高车道利用率及地下室停车效率。

1.2.3.4 地下室轮廓线

地下室轮廓线应进行仔细推敲修剪,并按车位及车道的模数确定,避免出现无用面积。如图3所示:某小区地下室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减少了无用面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地下室利用效率。

图3 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轮廓优化示意(单位:mm)

1.2.4 地下室层高分析

1.2.4.1 有覆土部分层高

一般层高设计为:700 mm(梁高)+320 mm(风管高度)+80 mm(下喷淋空间)+2 200 mm(车库净高)+100 mm(找坡厚度)=3.400 m,如图4所示。

图4 普通地下室层高示意(单位:mm)

1.2.4.2 无覆土部分层高

一般无覆土部分(塔楼区域)层高合计为:3 400 mm(有覆土部分地下室层高)+1 500 mm(覆土厚度)+300 mm(室内外高差)=5.200 m。

如图5所示:当覆土达到1.5 m时无覆土部分塔楼地下室层高达到了5.2 m,如果不充分利用这部分层高,将造成大量浪费。

图5 无覆土区域地下室层高示意(单位:mm)

可利用的办法有:

(1)塔楼部分地下室做夹层,如图6所示。

图6 塔楼部分地下室做夹层示意(单位:mm)

(2)塔楼部分做机械车位,如图7所示。

图7 塔楼部分地下室做机械车位示意(单位:mm)

1.2.4.3 机械车位地下室层高

一般机械车位要求层高合计为:700 mm(梁高)+320 mm(风管高度)+80 mm(下喷淋空间)+300 mm(预留空间)+3 600 mm(车机械车位净高)+100 mm(找坡厚度)=5.100 m,如图8所示。

图8 地下室机械停车位层高示意(单位:mm)

当塔楼以外的地下室也做机械车位时,塔楼部分的地下室层高将达6m以上,因此可既做机械车位,上部又可做夹层,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地下室层高,使地下室利用效率最大化,如图9所示。

图9 塔楼部分地下室既做夹层又做机械车位层高示意(单位:mm)

2 地下车库综合利用实例

由上海某房产公司负责开发的上海市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69 187 m2,其中塔楼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7 806 m2,纯地下室(无塔楼)建筑总面积为:51 381 m2。以该项目为例对地下车库进行了综合优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1 地下车库柱网优化

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柱网跨度太大,将增加结构造价,且车位布置得不紧凑,造成大量面积浪费。该项目柱距8.1 m一跨,每跨浪费0.2 m,最宽的宽度有282.35 m,约有35跨,将浪费7 m,单一排就可多布置3辆车,综合整个地下室将增加大量车位,如图10所示。

2.2 地下车库层高优化

该项目地下室出入口坡道下方有足够的层高,应加以利用可以布置车位,单此处就增加了8个车位,如图11所示。此外,该项目地下室有大量塔楼部分地下室面积,可以利用这部分地下室的层高做机械车位,提高地下室停车效率;也可做地下室夹层增加可销售面积,提高经济效益,见图11。

图10 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车位优化(单位:mm)

图11 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层高优化

2.3 地下车库轮廓优化

该项目地下室有大量边角处无用面积,可充分利用为设备房,或对地下室边线进行修剪,减少无用面积,提高地下室利用效率,具体如图12所示。

图12 某商品房项目地下室轮廓优化

该项目地下室进行综合优化后,车位增加了350个(包括塔楼区域),按照车位单价15万元计算,地下室主要经济效益增加了近5 000多万元。

3 结语

(1)合理确定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位置,做到既不破坏楼盘景观,又能方便小区业主停车、取车。

(2)合理设置地下车库行车道及行车路线,使车道利用率最大化,从而提高地下室利用效率。

(3)合理确定地下车库柱网的大小、间距及墙的厚度,可提高地下空间有效使用率。

(4)人防做好平战结合,尽可能利用住宅塔楼地下室建人防,无上部结构部分地下室做非人防车库,提升车库停车效率。

(5)充分利用塔楼部分地下室层高,合理布置机械车位,提高地下室停车效率。

(6)充分利用塔楼部分地下室层高,合理布置夹层作为可销售面积,增加楼盘的吸引力。

(7)合理利用地下车库边角等不能布车的位置布置非机动车位,可大量减少地面非机动车的布置,使地面可以更好地布置景观,提高楼盘的品质。

[1]龙德才.地下室设计探讨 [J].建筑与规划设计,2011(117):63-65.

[2]郝大化.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的几点体会[J].建筑与设计,2007(10):20-22.

[3]邱巍.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建筑设计管理,2009(7):28-30.

猜你喜欢

层高塔楼车位
房屋买卖合同中层高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我自己找到一个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大火灾
一个车位,只停一辆?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房产开发成本分摊方法比较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