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市金湾路(启扬高速-沪陕高速)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2014-09-27闫昆仑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8期
关键词:快速路车道布置

闫昆仑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437)

1 概述

金湾路是扬州市扬州中心城区“五横七纵”快速路网中的一条纵向快速路,南北向贯穿江广融合区域,其是扬州市“一体两翼”城市总体框架的中心区域,是扬州市“东西聚合、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方向的核心片区,规划将该区域打造成生态中心、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区域交通中心、文化传媒中心、商业休闲中心等。

金湾路的建设将联系启扬高速与沪陕高速,是扬州市东部分区南北向快速沟通及对外衔接的集散通道,又是带动沿线开发的主要服务道路,建成后,将完善江都区与老城区,江广融合区同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从而在更大的范围上拓展扬州市发展格局,打造环邵伯湖经济区,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金湾路工程设计范围:北起启扬高速双沟互通收费站,向南经过淮扬镇铁路、宁启铁路、华山路、芒稻河、规划的东方红路、龙城路、金湾河、文昌东路、宁通公路、龙王路、翟庄路、琼花大道等节点,终点为沪陕高速杭集互通收费站,全长约13.7 km。总体方案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地面快速路+双向2车道地面辅道形式,全线共设置互通立交3座、下穿立交4座、上下匝道6对。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80 km/h,地面辅道车速40 km/h。该项目概算总投资37.2亿元,其中建安费为20.0亿元。

2 项目背景及功能定位

2.1 建设背景

金湾路南北向贯穿整个江广融合区域,沿线经过泰安镇、江都老城西北部、江都七闸大队、广陵区杭集等现状地块,是区域内的一条南北发展轴,承担了该区域对外交通功能。同时也是东部分区南北向快速沟通及对外衔接的集散通道。本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便捷东部地区的对外交通出行,减少出入境交通在城市道路上的绕行,同时可以完善东部地区城市骨架路网体系,缓解周边地区路网的交通压力。2014年1月,决定建设金湾路道路工程。

2.2 功能定位

本工程是扬州江广融合区的外围南北两条高速公路的快速连接通道,也是该地区大力开发的先导道路,是带动江都、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七河八岛地区开发建设的交通及服务性道路,其联系了地区主要东西向骨干道路,随着连淮阳镇铁路扬州东站的开工建设,本工程将进一步完善东部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促进杭集镇区北高铁枢纽中心的交通配套,更会带动生态科技新城的快速崛起以及经济发展,为远期交通发展提供一条南北向的主动脉。本工程的建设是扬州东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将打开扬州发展新格局,带动沿线乃至整个地区开发。因此,本工程是集交通及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快速交通通道。

3 总体设计

3.1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金湾路(启扬高速-沪陕高速)工程规划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地面辅道规划为城市次干路。

(2)设计速度

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为80 km/h,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40 km/h,匝道设计速度为25~60 km/h。

(3)荷载标准

快速路主线:城-A级;地面辅道城-B级;路面结构计算以轴载100 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

(4)纵坡

a.主线设计车速80 km/h:推荐不大于4%;

b.匝道:推荐不大于5%;

c.非机动车道:随辅道纵坡控制,一般不大于2.5%或3%(受坡长限制)。

(5)抗震标准

地震基本设防烈度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 g。

3.2 横断面车道数确定

根据项目远景交通量预测结果,金湾路(华山路-宁通公路)段路段主线高峰小时交通量将达到7 200 pcu/h左右,起终点两段为5 100 pcu/h左右,根据快速路每车道1 400 pcu/h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设计年限末金湾路(华山路-宁通公路)段需要至少6车道,而起终点两段设置4车道可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

3.3 总体布置

由于工程线路全线较长,所以不能以一种快速路形式对本次金湾路的建设形式一概而论,应针对不同路段、不同区域、不同功能、不同服务对象对快速路的形式进行比选论证,以得出最合理的快速路整体形式方案,见图1。

3.3.1 金湾路(启扬高速~华山路)段

本段位于江都北片区段,西侧用地性质为绿化,东侧用地性质为住宅,考虑到原预留控制用地宽40 m,近期两侧有大量民宅及私房,同时靠近宁启铁路附近有扬州石化厂区及其生活区,近期搬迁难度较大。

(1)布置方案

启扬高速~华山路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的形式,工程起点处与双沟收费口平交,沿地面向南在启扬高速跨线桥下穿过,继续主要以地面快速路形式向南,其中以地道形式下穿规划一路和天山路,最终以地面通过宁启铁路预留孔后接华山路立交。

全线设置二对出入口,设置于天山路两侧,以实现金湾路与江都北片区的沟通。

(2)标准横断面

本段道路按双向“四主二辅”的形式布置断面,2×2 m人行道+2×8.5 m辅道+2×1.5 m分隔带+2×8.5m机动车道+2m中央分隔带=43m。具体布置形式见图2。

(3)华山路立交节点方案

华山路节点处存在较多控制因素。该点点北侧区域为已建的宁启铁路,在宁启铁路南侧东段为现状华山路,而西段为规划的华山路西延(北环路),其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立交区域规划连淮扬镇铁路将呈西南—东北线位穿过,在本工程范围内将以高架形式穿过。立交区域内同时存在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高水河,该河道为三级航道。

本立交考虑,合理布置金湾路、华山路、华山路西延的线位关系,将原规划的华山路西延跨高水河,金湾路跨高水河的两座桥梁合二为一,有效降低工程投资,宁启铁路以及连淮扬镇铁路所形成一个三角区域,该区域收铁路控制远期开发价值不大,因此立交用地尽量集中在这一区域之中,不占用铁路外用地,有效节约该地区的土地占用面积。跨高水河大桥在桥位选择在邓庄油库北侧,本处河道最窄,工程实施难度小,满足高水河的通航要求。因此,在高水河桥东布置单喇叭立交,在桥西布置全定向立交,见图3。

图2 金湾路(启扬高速~华山路)段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单位:m)

图3 华山路立交方案平面图

3.3.2 金湾路(芒稻河~老古运河)段

本段位于“七河八岛”生态区内,两侧用地性质为限制开发的生态用地,辅道仅需解决沿线现状村庄的出行,因此,本段快速路可采用公路式断面。

(1)布置方案

华山路~老古运河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的形式,起点处与华山路立交衔接,落地后采用地面道路形式向南至老古运河。

为方便沿线现状村庄的沟通,在南海村设置一处横向下穿通道,通道两侧设置道路与金湾路辅道衔接,实现各方向交通的转换。

全线设置二对出入口,设置于村路两侧,以解决七河八岛地区进出金湾路的需求。

(2)标准横断面

本段道路按双向“六主二辅”的形式布置断面,基本同上段,只是中央分隔带按照6m设置,同时考虑本段行人出行少,辅道采用7m。

3.3.3 金湾路(金湾河~宁通公路)段

本段道路位于江都区西部,规划用地主要以住宅为主。其中位于金湾河东侧、金湾路西侧为已建世纪豪园小区。世纪豪园为片区新规划建设的高档小区,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地标建筑,本段线位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其影响。

(1)布置方案

老古运河~金湾河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的形式,全线采用地面快速路形式,主线在龙城路节点采用下穿地道形式下穿。

全线设置二对出入口,分别设置于东方红路北侧以及江桥路南侧,以增大匝道对该区域的服务功能,减小龙城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

(2)标准横断面

本段道路按双向“六主二辅”的形式布置断面,基本同上段,中央分隔带按照6 m设置,机动车道采用12 m,辅道为8.5 m,人行道为2 m,总宽度为55 m,见图4。

图4 金湾路(老古运河~金湾河)段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3.3.4 金湾路(金湾河~宁通公路)段

本段道路位于杭集区内,现状多以农田为主。但该区域是将来科技新城发展的核心区,因此在金湾路设计中应注重考虑与远期地块发展的融合问题,真正起到带动沿线开发发展的作用。

(1)布置方案

金湾河~宁通高速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局部高架”的形式,金湾路过金湾河后下穿文昌东路,然后在规划六路前起坡,上跨规划四路后以高架形式接入宁启互通衔接。

全线设置四对出入口,分别设置于文昌路两侧以及规划六路两侧。主要在加强金湾路与市域道路(文昌路)及区域道路(规划六路)的沟通。

(2)标准横断面

本段道路按双向“六主二辅”的形式布置断面,标准横断面布置同金湾路(老古运河~金湾河)段。

(3)宁通互通立交节点方案

宁通公路规划为一级公路,现状为设2 m中央分隔带,一块板双向4车道断面。立交形式应采用快速路与一级公路的全互通立交。

本次设置的全互通立交为三层全互通立交,采用双绕道定向加双苜蓿叶的形式,其中宁通公路位于地面层,金湾路主线上跨宁通公路为第二层,转向匝道布设在第三层。辅道系统在立交前后并设出入口并入主线。 非机动车及行人利用宁通公路高路基现状通行孔,穿越宁通公路。

在立交范围内这只2对上下匝道,实现主线与地面道路的沟通与转换,见图5。

3.3.5 金湾路(宁通公路~沪陕高速)段

规划金湾路线位与现状泰李公路线位重合,龙王路至沪陕高速段已经按照一级公路进行建设。

图5 金湾路-宁通公路互通立交效果图

本工程应考虑对现状道路的利用。

(1)布置方案

泰李公路上跨沪陕高速公路,按双向四车道+硬路肩的形式布置,现状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硬路肩跨越沪陕高速。本次工程实施对该跨线桥的利用或改造方案应加以重视,在确保金湾路快速化改造的前提下,避免对已建工程的大量改造。

本路段北接宁通公路互通立交,金湾路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跨越龙王路、翟庄路后落地,向南接已建沪陕高速跨线桥后最终于杭集收费口平交。

全线设置二对出入口,分别设置于龙王路北侧以及琼花大道南侧,增大匝道对该区域的服务功能。龙王路北侧匝道在宁通公路立交中与金湾路主线相接,琼花大道南侧匝道通过对沪陕高速北侧引道及部分引桥拓宽后接入主线。

(2)标准横断面

本段道路按29.0 m红线宽度辟筑,其中翟庄路以北路段与金湾路采用高架形式跨越翟庄路落地,道路断面布置为双向四主四辅的车道规模,见图6。

图6 金湾路(龙王路~翟庄路)段总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单位:m)

翟庄路以南路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形式,道路断面布置为双向四主四辅的车道规模,见图7。

图7 金湾路(翟庄路~琼花大道)段总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单位:m)

(3)沪陕高速节点方案

本工程终点区域为2年前竣工的泰李公路,其地面部分在本次设计方案中考虑拓宽利用。其跨沪陕高速采用跨线桥形式跨越,桥梁最大纵坡2.8%,全线按双向四机+硬路肩形式,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过硬路肩跨越沪陕高速,车道规模与该区域主线车道规模一致。为加强道路对地区的服务性,拟在琼花大道南侧设置一对出入口,仍维持非机动车及行人利用硬路肩通行的交通组织形式。但因加减速车道的设置,需对沪陕高速快线桥北侧的引道及引桥进行局部拓宽,由10.5 m拓宽至14 m,包括路基拼宽及桥梁拼宽。其中桥梁拼宽段位于跨线桥西侧的加速车道,长度为100 m,见图8。

图8 金湾路跨沪陕高速拼宽方案(单位:m)

4 结语

金湾路是扬州市扬州中心城区“五横七纵”快速路网中的一条纵向快速路,同时也是联系江都区北片区、“七河八岛”生态区、江都西片区、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杭集工业区之间的一条快速联系通道。是扬州市江广融合区对外联系通道,建成后,将完善江都区与老城区,江广融合区同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从而在更大的范围上拓展扬州市发展格局,打造环邵伯湖经济区,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快速路车道布置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浅谈MTC车道改造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
低速ETC/MTC混合式收费车道的设计与实现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海口市海秀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