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和”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应用

2014-09-27刘名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

刘名森

[摘要]“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实生物的辩证法、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贵和持中的方法论和天下大同的理想观。“和”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采取多种措施,发挥“和”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关键词]“和”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2-0033-05

On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armony”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Ming-se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nd Animation,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Harmon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t is also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s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cosmology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the dialectics of harmony actually fostering new things, the value of harmony in difference, the methodology of peaceful execution, and the ideal concept of one nation. Harmony cultur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moral quality and cultu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to enhance theirnational self-respect and national pride and to build harmonious campus. So we should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play the role of harmony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harmony”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一、“和”文化的内涵

论“和”文化,要从“和”说起。“和”字古体为“龢”,“龢” 左边“龠”像编管吹奏乐器,是小笙的前身,为形旁;右边“禾”是读音,为声旁。因此,“和”字本义指音乐和谐,声音相应和。后来被不断引申,词义逐渐扩大,从自然领域拓展到人际关系、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各方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指凡事讲和谐、调和、中和。“和”文化即由“和”引申、发展而成的一种文化,内容主要包括下述五个方面。

(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天人一体、天人合一是“和”文化的宇宙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地、天、道终究顺乎自然,依据自然。道之所以能生万物,因为道包含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生万物,而形成和。和是万物产生的根本。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追求天人合一、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地和谐,万物才能生长,阴阳相接,世界才能变化,人的天性和后天的礼义结合,天下才能治理。人应该遵守自然的规律,顺应规律,与自然“和”,天、地、人应紧密结合,相互为友,天人一体、天人合一。

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一种整体观、系统论及大局意识,这种对天、地、人的视角和看待方式、思维方法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历史上的山水诗画、田园诗、国画等诗词歌赋画,文学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等学说都以此为其思想基础。

(二)和实生物、相成相济的辩证法

“和”是天地万物繁衍生存、发展不息的基础,和实生物、相成相济是“和”文化的辩证法。《国语》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产生新事物,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不同事物互相作用而达到平衡为“和”,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只有量的增加而不能产生新事物。东汉王充曰:“天地合气,万物生焉,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天与地在运动中“和合”,万物得以生长。宋代张载指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一切现象都有对立两方面,两方面相反、相仇、相互斗争,最终归于调和,万物不断产生、演化、发展。

“和”是多元统一的整体,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和实生物、相成相济才是社会稳定的保证。

(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

“和”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目标,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和”文化的价值观。荀子指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性的人,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但不盲目附和,小人只求一致却不讲协调。道家提倡修身养性,致虚守静,见素抱朴,净化心灵,达到身心之“和”。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比较,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尚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以道德为本,先是和谐家族,后是和谐百官,再去感化其他的邦国,邦国和谐,最后民众和谐相处。总而言之,“和”是人自身、人际间、各种组织及国家间处世行事的准则。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承认双方的差异、矛盾为前提,不是盲目附和,不是一味地顺应,无原则地调和,而是主动地、能动地相适相和,既尊重同一性,又保持特殊性、多样性,是差异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四)贵和持中、中和有度的方法论

“和”是个人伦理道德和社会治理的标准,贵和持中、中和有度是“和”文化的方法论。《礼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通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中”与“和”乃万物存在之本,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论语》:“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以适度平和最可贵。孔子推崇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该是最高的道德了。北宋周敦颐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程颐曰:“若至中和,则是达天理。”清朝戴震曰:“中和,道义由之出。”

贵和持中、中和有度作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治理社会和国家的方法论,“中”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不偏不倚,既不过度、失度,也非不及、失衡,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贵和持中、中和有度的方法论影响深远。

(五)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和”是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是“和”文化的理想观。《礼记》“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描述了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世界大同,即人民相互关爱,各有所养,社会安定诚信,天下一家。《周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指天地阴阳相互作用而和谐,万物由此产生,圣人感化人心,百姓和谐,天下太平。《管子》“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 认为畜养道德,民众和合,国家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被伤害。

“和”文化为社会、国家及“天下”描绘了一幅理想图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心平气和;社会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国与国讲信修睦,和平共处;各种文明协和万邦、融和相容,天下大同,天下为公。

二、“和”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和”文化已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并反映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思维和行动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和”文化也发挥着诸多功能。

(一)“和”文化的化人功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易经》记“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圣人观察天象,了解自然时节的变化,观察社会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治理天下。化人是文化最古老最持久的功能,“和”文化亦如此。

“和”文化主张以“和”作为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人生追求的目标,以“致中和”为人格培养的目标,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宽容,主张多样性。“礼之用,和为贵”“仁者爱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非攻”“兼爱”“礼无往教”“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即是上述思想的反映。提倡朋友间真诚相处,相互关爱,用博大的胸怀来接纳不同的人和事,尊重对方,尊重别人,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人。“追求和谐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形成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待人处世讲礼仪、讲谦虚、讲宽厚的品格,形成温良、平和的性格特征。”[2]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这一思想对大学生拓展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甚至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增强集体主义意识,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形象。

(二)“和”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

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主要是一种“哲学人类学”,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尤其如此,追求人的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

“和”文化从人的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反思人。它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人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注重人格修养,追求超凡入圣、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提倡每个个体致力于做“内圣外王”式的人,反对人为物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和观,“子钓不网,弋不射宿”、仁者爱人的博爱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恕”的忠恕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等即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同时,“和”文化提倡君子“志于道”,即君子以追求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真理为志向,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并要求人们应具有“浩然正气”。这些思想注重提升人的素质和修养,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完善大学生人格,陶冶其情操,提升其人文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三)“和”文化的稳定社会功能,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文化是整个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的思想基础,具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和”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规范了两千余年中国社会的运行,维护了传统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我们要继续发挥这一功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高校存在的师生、教学科研、多校区办学、后勤社会化、周边环境复杂化、学生心理、制度重建及利益重分配等各种现象都存在“双边”乃至“多边”关系的问题。从“和”文化角度讲,“以他平他谓之和”,“和”的先决条件是“他者”的存在,允许“他者”的存在并得到发展,才能达到“和”。因此,要尊重“他者”,乃至“第三方”存在的现实与多样性。“多样性是自然、社会、人类存在的基础,是自由的基础。允许多样性、尊重多样性、保护多样性、发展多样性,这是‘和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贡献,是‘和文化的重要方面。”[3]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尊重他人、宽和处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吸取“和”文化的智慧,尊重“他者”,理解“他者”,充分发挥高校各方面积极性,在师生之间、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树立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准则,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融合力,以人际和谐引领校园和谐,构建和谐校园。

(四)“和”文化的传承载体功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文化发展、传承、进步的历史。“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核心,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4]。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归纳,具有传承载体功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和文化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三大哲学派别儒、道、释分别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之积淀、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5]儒家讲“中庸”,由“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扩展到“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人际、社会关系准则和方法,再至“天下为公”的理想大同世界。道家讲阴阳调和,着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倡自然无为,修身养性。佛家讲“六和”,主张以人为本,众生平等,心灵解脱,心性和谐。“至宋明理学,儒、道、释三大和谐论实现了辩证综合,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人我和谐为手段,自我和谐为基础,儒、道、释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了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了对‘和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5]所以,“和”文化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历史。通过“和”文化的教育学习,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和”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兼收并蓄,充分利用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由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对“和”文化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发扬“和”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功能。

(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6]。文化自觉旨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发挥“和”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项功能的基本前提。“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7]。钱穆在其著述《国史大纲》的扉页上写道:“凡读本书者,应先具备下列诸信念,第一,每一个自认为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都应该对本国的知识和文化有所了解,否则你不配说你是一个有知识的国民;第二,所谓对本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必须附随着一个对这个文化的温情和敬意,否则你所了解的那些知识不过是一些外国史的知识”[8]。当代大学生要下工夫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了解我们的历史,特别是哲学、文学、历史方面的经典著作,明智、鉴史、爱国。社会和高校也要努力营造氛围,把高校校园建设成为所有学生可以孜孜以求、思考人生的精神家园,可以发奋学习、挥洒才能的人生舞台。只有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产生文化自信、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才能树立对“和”文化的信心和“温情和敬意”,增强对“和”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此,大学生才能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履行历史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二)科学认识、批判继承“和”文化

发挥并应用“和”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坚持科学认识、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于其局限和不足,如不利于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的培养、权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育等等要坚决剔除。毛泽东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供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9]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0]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党和国家的具体教育政策要求,进行清理、改造和发展, 忌照抄照搬,宜联系现实,加强说服力。与当今时代发展脉搏相适应,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相适应,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增强实效性。要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倡导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精神,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要求,合理的功利主义、个人民主权利意识的正当,“中国梦”、民族复兴的大任等时代特点相结合。通过这种批判继承、结合现实和辩证思考,使大学生科学、独立、创造性地认识“和”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和”文化素养

作为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和”文化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和”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自觉将“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契合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高校要通过招聘、选调等多种形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吸纳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和”文化相关的典籍、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哲学、中国对外关系等都可以反映“和”文化,都可以成为授课内容。无论是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要重视教育教学技巧,将“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对“和”文化进行现代转化;要结合具体实际,从大学生当前思想、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提倡对“和”文化进行“心得式”解读,强调通俗化、现实性、启发性和教育性。

(四)综合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海量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使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设立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如BBS、微博、微信等,把“和”文化相关文字内容、历史文化作品、文物等知识以现代形式如漫画、动画、影视剧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和”文化的魅力。要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活动载体,创造“和”文化的氛围和环境。如组织学生社团、学生会、班级,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日等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活动中,一要“引进来”,邀请优秀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关于“和”文化的学术讲座,邀请具有传统文化内容的话剧、戏曲、歌剧、综艺节目、优秀文化展览等进校;二要“走出去”,联系、利用社会“和”文化资源,例如联系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遗址、科研院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等,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M].长沙:岳麓书社,1988:46.

[2]侯万福,孙万国.高校德育中的传统文化观与实践路径思考[J].党史博采,2006(7):53.

[3]戴秋霞.从“和”的语源义看“和”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3(1):250.

[4]王殿明,路紫,刘景岭.我国“和”文化思想内涵与研究体系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2.

[5]马璇.中华传统“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

[6]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7]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8]彭林.大国发展的文化战略思考—彭林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上的演讲[N].解放日报,2009-07-05(8).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10]新华社.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2014-04-29].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6.htm.

[责任编辑张桂霞]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有特异功能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