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城市化水平实证研究

2014-09-26赵池北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5期
关键词:熵值法西部地区城市化

赵池北

摘 要:综合选取指标,采取熵值法赋权分析,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评排序,通过数量测度、质量测度、综合测度三方面指标体系,比较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各省的城市化水平,以城市化角度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的成果。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市化;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69-02

一、引言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GDP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值。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标志着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中国有三大挑战,城市化居于首位。西部地区占中国领土面积71%,它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影响全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就是测度新时期西部12省的城市化水平。

二、西水平指标选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

(一)指标筛选

本文拟采取质、量分述法来测量西部12省的城市化水平。数量测度上,采用城市人口占比指标。质量测度上,考虑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系统,质量测度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子”、认识城市化系统差异的“公平因子”、度量城市化系统水平的“质量因子”。三个因子的综合评价结果,将成为城市化的最终质量表征。动力因子包括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专利授权数占比、人均耕地面积;公平因子包括指标基尼系数;质量因子包括指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师生比。城市化动力因素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我们从城市发展潜力(人均耕地面积指标来反映),经济实力(人均GDP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水平(专利授权数占比)3个角度分析。城市化公平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所以我们选用基尼系数来分析。城市化质量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二)数据整理

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1.数量测度城市化

ρ1表示用城镇人口占比来衡量的城市化水平,Z(ρ1)表示标准化后的城市化水平。表1按照指标值大小降序排列,观察发现,仅从城镇人口占比测算的城市化水平结果来看,内蒙、重庆、宁夏3省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最低的是甘肃、贵州、西藏3省。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数量测度)的排序和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是相适应的。

2.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

质量测度的指标有11个,为了测定城市化质量水平,必须找出各指标权重,加权形成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本文采用熵值法赋权,赋权结果如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0.087,城市用水普及率:0.094,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0.085,城市燃气普及率:0.094,专利授权数占比:0.08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095,人均耕地面积:0.082,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0.102,基尼系数:0.094,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0.089,师生比:0.096。根据指标权数,我们得出西部12省份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并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仅从质量测度角度分析,上表排序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四川、重庆和内蒙三省,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贵州、甘肃、西藏。

3.数量测度和质量测度结果比较

数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有很强的一致性。数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显示,内蒙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显示,四川的城市化水平最高。除了新疆、陕西、重庆、广西、青海5省的差异较小外,其他7省的城市化水平都表现出1.5单位以上的差异,尤其是四川省,其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数量测度水平4.92个单位。

(三)综合指标

通过上面质量分述法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以及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为全面反应各省城市化水平,我们对两种测度水平分别赋权50%,加权平均求出城市化的综合测度水平。

观测发现,西部地区城市化综合排名,重庆、内蒙、四川居前三位,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而甘肃、西藏、贵州三省发展缓慢,居后三位。观察发现,西部地区虽然总体发展较为落后,但经过十几年“西部大开发”,其内部差距已经拉开,重庆、内蒙的城市化水平是西藏、贵州的5倍之多。

三、结论

根据分析发现,在“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12省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10.8,超过全国平均速速1%。其中重庆、云南、广西、西藏发展速度最快,部分地区发展迟缓。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13年除了西藏、贵州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没有超过30%外,其他省份均达到30%以上。根据S线理论,城市化路径分为三阶段:(1)初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下,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2)中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70%,工业基础较好,能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后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城市化进入稳定阶段。根据该理论,中国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从与经济发展速度对比的角度来看,“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地区年均GDP增长率达11%,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8%,二者发展速度接近,可见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基本迈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证明西部开发战略的社会经济效益已凸显,未来西部应继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珮义.城市化发展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2]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软件开发与设计,2009,(6).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摘 要:综合选取指标,采取熵值法赋权分析,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评排序,通过数量测度、质量测度、综合测度三方面指标体系,比较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各省的城市化水平,以城市化角度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的成果。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市化;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69-02

一、引言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GDP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值。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标志着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中国有三大挑战,城市化居于首位。西部地区占中国领土面积71%,它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影响全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就是测度新时期西部12省的城市化水平。

二、西水平指标选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

(一)指标筛选

本文拟采取质、量分述法来测量西部12省的城市化水平。数量测度上,采用城市人口占比指标。质量测度上,考虑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系统,质量测度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子”、认识城市化系统差异的“公平因子”、度量城市化系统水平的“质量因子”。三个因子的综合评价结果,将成为城市化的最终质量表征。动力因子包括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专利授权数占比、人均耕地面积;公平因子包括指标基尼系数;质量因子包括指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师生比。城市化动力因素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我们从城市发展潜力(人均耕地面积指标来反映),经济实力(人均GDP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水平(专利授权数占比)3个角度分析。城市化公平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所以我们选用基尼系数来分析。城市化质量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二)数据整理

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1.数量测度城市化

ρ1表示用城镇人口占比来衡量的城市化水平,Z(ρ1)表示标准化后的城市化水平。表1按照指标值大小降序排列,观察发现,仅从城镇人口占比测算的城市化水平结果来看,内蒙、重庆、宁夏3省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最低的是甘肃、贵州、西藏3省。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数量测度)的排序和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是相适应的。

2.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

质量测度的指标有11个,为了测定城市化质量水平,必须找出各指标权重,加权形成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本文采用熵值法赋权,赋权结果如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0.087,城市用水普及率:0.094,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0.085,城市燃气普及率:0.094,专利授权数占比:0.08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095,人均耕地面积:0.082,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0.102,基尼系数:0.094,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0.089,师生比:0.096。根据指标权数,我们得出西部12省份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并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仅从质量测度角度分析,上表排序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四川、重庆和内蒙三省,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贵州、甘肃、西藏。

3.数量测度和质量测度结果比较

数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有很强的一致性。数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显示,内蒙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显示,四川的城市化水平最高。除了新疆、陕西、重庆、广西、青海5省的差异较小外,其他7省的城市化水平都表现出1.5单位以上的差异,尤其是四川省,其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数量测度水平4.92个单位。

(三)综合指标

通过上面质量分述法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以及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为全面反应各省城市化水平,我们对两种测度水平分别赋权50%,加权平均求出城市化的综合测度水平。

观测发现,西部地区城市化综合排名,重庆、内蒙、四川居前三位,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而甘肃、西藏、贵州三省发展缓慢,居后三位。观察发现,西部地区虽然总体发展较为落后,但经过十几年“西部大开发”,其内部差距已经拉开,重庆、内蒙的城市化水平是西藏、贵州的5倍之多。

三、结论

根据分析发现,在“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12省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10.8,超过全国平均速速1%。其中重庆、云南、广西、西藏发展速度最快,部分地区发展迟缓。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13年除了西藏、贵州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没有超过30%外,其他省份均达到30%以上。根据S线理论,城市化路径分为三阶段:(1)初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下,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2)中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70%,工业基础较好,能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后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城市化进入稳定阶段。根据该理论,中国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从与经济发展速度对比的角度来看,“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地区年均GDP增长率达11%,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8%,二者发展速度接近,可见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基本迈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证明西部开发战略的社会经济效益已凸显,未来西部应继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珮义.城市化发展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2]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软件开发与设计,2009,(6).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摘 要:综合选取指标,采取熵值法赋权分析,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评排序,通过数量测度、质量测度、综合测度三方面指标体系,比较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各省的城市化水平,以城市化角度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的成果。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市化;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69-02

一、引言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GDP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值。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标志着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中国有三大挑战,城市化居于首位。西部地区占中国领土面积71%,它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影响全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就是测度新时期西部12省的城市化水平。

二、西水平指标选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

(一)指标筛选

本文拟采取质、量分述法来测量西部12省的城市化水平。数量测度上,采用城市人口占比指标。质量测度上,考虑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系统,质量测度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子”、认识城市化系统差异的“公平因子”、度量城市化系统水平的“质量因子”。三个因子的综合评价结果,将成为城市化的最终质量表征。动力因子包括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专利授权数占比、人均耕地面积;公平因子包括指标基尼系数;质量因子包括指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师生比。城市化动力因素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我们从城市发展潜力(人均耕地面积指标来反映),经济实力(人均GDP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水平(专利授权数占比)3个角度分析。城市化公平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所以我们选用基尼系数来分析。城市化质量因子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二)数据整理

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1.数量测度城市化

ρ1表示用城镇人口占比来衡量的城市化水平,Z(ρ1)表示标准化后的城市化水平。表1按照指标值大小降序排列,观察发现,仅从城镇人口占比测算的城市化水平结果来看,内蒙、重庆、宁夏3省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最低的是甘肃、贵州、西藏3省。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数量测度)的排序和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是相适应的。

2.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

质量测度的指标有11个,为了测定城市化质量水平,必须找出各指标权重,加权形成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本文采用熵值法赋权,赋权结果如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0.087,城市用水普及率:0.094,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0.085,城市燃气普及率:0.094,专利授权数占比:0.08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095,人均耕地面积:0.082,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0.102,基尼系数:0.094,城市万人拥有的医生数:0.089,师生比:0.096。根据指标权数,我们得出西部12省份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并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仅从质量测度角度分析,上表排序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四川、重庆和内蒙三省,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贵州、甘肃、西藏。

3.数量测度和质量测度结果比较

数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有很强的一致性。数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显示,内蒙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显示,四川的城市化水平最高。除了新疆、陕西、重庆、广西、青海5省的差异较小外,其他7省的城市化水平都表现出1.5单位以上的差异,尤其是四川省,其质量测度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数量测度水平4.92个单位。

(三)综合指标

通过上面质量分述法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以及质量测度城市化水平,为全面反应各省城市化水平,我们对两种测度水平分别赋权50%,加权平均求出城市化的综合测度水平。

观测发现,西部地区城市化综合排名,重庆、内蒙、四川居前三位,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而甘肃、西藏、贵州三省发展缓慢,居后三位。观察发现,西部地区虽然总体发展较为落后,但经过十几年“西部大开发”,其内部差距已经拉开,重庆、内蒙的城市化水平是西藏、贵州的5倍之多。

三、结论

根据分析发现,在“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12省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10.8,超过全国平均速速1%。其中重庆、云南、广西、西藏发展速度最快,部分地区发展迟缓。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13年除了西藏、贵州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没有超过30%外,其他省份均达到30%以上。根据S线理论,城市化路径分为三阶段:(1)初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下,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2)中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70%,工业基础较好,能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后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城市化进入稳定阶段。根据该理论,中国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从与经济发展速度对比的角度来看,“西部大开发”时期,西部地区年均GDP增长率达11%,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8%,二者发展速度接近,可见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基本迈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证明西部开发战略的社会经济效益已凸显,未来西部应继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珮义.城市化发展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2]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软件开发与设计,2009,(6).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熵值法西部地区城市化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