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德教育的高校学生优良思想品质培养的实现
2014-09-26柳沛
柳沛
摘 要:现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文明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五项要求高度概括精炼。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对不同对象,不同思想觉悟水平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用积极的态度挖掘这些“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宣传和表扬,增强他们做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他们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和树立完善自我的信心。
关键词:社会公德;思想品质;心理健康;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220-02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良好的社会公德素养,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工作作风,造就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促进社会文明、保护环境、讲诚信、守秩序、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的社会新风尚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研究和探讨高校的社会公德教育,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于有的放矢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热心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少数学生对爱国、守法、遵纪的社会公德观念缺乏认识,行为放纵,如不注意公共卫生,乱扔废弃物,教室、寝室脏乱差熟视无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丢弃烟头,聚众打架;课桌文学和厕所文学满天飞,不爱护公共财物,图书失窃,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无视长明灯长流水,铺张浪费;不尊老爱幼,不尊敬教师,不爱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课后不复习不看书,不做作业,抄袭作业成了家常便饭,得过且过混日子混文凭,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生活上互相攀比,酗酒抽烟,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现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文明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五项要求高度概括精炼。这五点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文明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它是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必须遵守的礼节。它是一种修养,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了一个人的内涵。一个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大学生应具备在待人接物中举止文明,平等,谦逊,热情。在公共场合讲文明,守秩序,尊老爱幼等等。
助人为乐是一个基于对他人幸福和个人幸福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而采取的理性行为,它是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体现,是公民道德高尚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大学生应树立见义勇为,扶贫济困,救助弱小,拾金不昧的道德情操。树立不为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价值观。
爱护公物不仅是人对物的关系,更体现了对别人劳动以及劳动成果的尊重。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层面上,一个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大学生应懂得公共财产神圣不受侵犯,对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敢于揭发与抵制,生活上不攀比不挥霍,勤俭节约为荣,挥霍浪费可耻。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兴旺与衰败都与环境休戚相关。一个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大学生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层面上,应具备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怀。坚决做到“吾以善小而不为,吾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把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与整洁,爱护环境联系起来。
遵纪守法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一个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大学生应懂得法律知识,具备法制观念,做一个遵章守纪,讲诚信、守秩序,纪律严明的文明之人。
三、注重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养成
深度剖析少数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大致分为社会、学校、家庭三大类。尤其担负直接教育之责的学校不可低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先锋,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主力军。他们的公德意识、思想品质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与提升都与国家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呢?
(一)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如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德环境建设需要:
1.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做好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自身道德素养提高的工作,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坚持正面教育,坚持用具有时代感的先进人物、事迹感染,熏陶学生。“水滴石穿”,用潜移默化的力量感染、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用学生中间的先进典型激励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最好方法。身边的典型直观、生动、形象,是一部活的教材,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模仿、攀比的心理:这样的相互攀比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潜在追求进步的动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第三,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如校园刊物、报纸、黑板报、班会等多种形式,倡导公德意识,推崇先进模范,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
2.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景观布局,历史伟人名人雕塑点缀,教室里醒目的格言、警句条幅、字画。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校形象、维护自身形象,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endprint
(二)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应当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安排专人撰写教材,制订思想品德课培养计划。
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学生们自觉把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 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
在管理上,要把社会公德细化成量化考核指标,考核到班级与个人。考核结果纳入学期与毕业鉴定中,同时作为学生在校各项评比的重要参考。好的典型要宣传,违规行为要予以相应惩罚,促使其纠正。从而让学生明确知道学校在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
(三)强化社会实践对社会公德意识的促进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学习的重要步骤,它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陋习,培养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感恩之心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大学生们可以深刻体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强劳动观念,增加友善情怀。进而增强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辅导员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雷锋小组、保护环境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团等组织形式,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养成互敬互助、团结友善等社会行为。鼓励学生利用在校或寒暑假时间,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力求在班级活动中形成一种制度,计划、执行、总结和表彰四部曲,确保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地进行。
(四)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有助心理健康培育的情境中去感知体验,有利于健康心态与良好公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面对不同对象其道德要求与心理把握均有所不同。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不应停留在简单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的低层次要求上,而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获奖受表彰的同学要对他们进行持续性教育,使他们和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一样在践行社会公德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一些正犯错误和易犯错误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长期、反复的教育与培养。用积极的态度挖掘这些“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宣传和表扬,增强他们做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他们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和树立完善自我的信心。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尤其要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特别是有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帮其分析原因,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
(五)优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基于整个社会公德水准的提升。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氛围能不断陶冶人的心灵,潜移默化营造好的品质。要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社会力量不可低估。
良好道德风尚的确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成功。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中央习主席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奋发努力,大家从现在做起,人人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一定能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2] 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 刘芳芳.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2).
[4]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才智,2008,(3).
[5] 袁宜芝.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6] 李琳.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12).[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