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落建筑的生态意蕴
2014-09-26程安霞
摘要:侗族村落建筑构筑的村落形态呈现出来的空间结构、景观布局蕴含着自己的组织类型、生产方式、信仰系统等文化创造。基于贵州黎平黄岗村侗寨的田野调查,通过对其村落形态、建筑景观、精神空间等方面的考查,探究其独特的生态观、文化观。
关键词:黄岗侗寨;村落建筑;生态观;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2-0140-05
一、黄岗村寨概况
黄岗村位于黎平县双江乡西南部,与从江县小黄村毗邻,属于两县交界处。东、南、西三面都是从江县的辖地,仅北面与双江乡所辖的平天、规密、四寨、岑和4个村相连。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从东到西排列着南北走向的4条山脉,山脉与山脉之间有3条小溪自南向北纵贯村落,在该村辖境的最北端汇合。
黄岗村是一个侗苗杂居的村庄,侗族为主,共计300多户,苗族49户,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侗族和苗族分寨而居。侗族聚居在黄岗自然村,① ①本文考察对象为黄岗自然村,不涉及苗族村寨。行文中,笔者所用的黄岗村概念都是指侗族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苗族聚居在岑秋寨,一个村民小组。岑秋位于黄岗自然村的西南,步行前往大约需要1小时。全村的海拔在400米到1000米之间。以农业生产为主,有耕地面积160706亩,其中田面积154784亩,土面积5922亩,林地面积286566亩,无林地荒地10135亩,森林覆盖率为684%。黄岗村交通较为闭塞,仅有一条简易的通村公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双江乡比较偏远贫困的村寨之一。
二、村落形态: 天人合一观念下的自然生态图景
侗族千百年来认同的理想居住环境模式是依山傍水、田木环绕、人在其中,这种“天人合一”观念已经融入侗家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实践中,也构成了黄岗侗寨村落布局的典型特征。
(一)村落内部布局
黄岗侗寨以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组成全寨的骨架,几条东西向的辅路隔出住房的界线;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三条溪流犹如村寨的三条动脉贯穿其中,而后汇流出寨。鼓楼、歌坪、萨坛、戏台、民居、水塘、水井、禾晾、寨门构成了黄岗村寨空间聚合的主要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类型的分布呈现出很强的圈次感,序列感。
“人类都具有向心感,人群存在着趋同的心理归属,由此形成科序中心和群体意识。没有中心,社会内部就是混乱的,有了中心才能使人在心理上建立秩序的终点。中心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根据自己特有的目的而设计的。无论是较小的乡村还是稍大的市镇,中心的存在,对居民的心理认知,定位定居,秩序建立都有重要意义,也控制着聚落在一定领域内的生长发展”。② ②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从整体布局来看,黄岗村落建筑以鼓楼和萨坛为及其衍生空间歌坪、戏台为中心,其它的建筑物围绕它们涟漪般层层扩散开来,呈团抱式向心聚合。如图1所示,整个黄岗村村寨内部结构共分为3个层次:鼓楼和萨坛构成了其核心层,亦是黄岗村落公共生活和信仰生活的核心区;木楼、水塘、水井围绕着鼓楼而建,构成了黄岗村落日常生活和劳作的空间;风水林、坟地、村边祭拜物、禾晾、寨门在村寨内部结构的最外层,将村寨内部建筑和村寨外部的自然环境隔开,并且这一区域犹如日常生活的缓冲区,是村寨内部的生活区和村寨外部的生产活动区的分隔界限,兼具生活性和生产性、人文建筑和自然风光互融的特征。村落内部各层次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而是以花街、石路、溪流、木桥、村径等标志性建筑和空间进行连接和转换,并在整体上具有起、承、转、合的节奏起伏作用。① ①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二)村落外部结构
村落空间是由村落内部空间和村落外部空间两部分构成的。上面提到,村寨内部结构是以鼓楼和萨坛为中心,呈涟漪般层层扩散,这种扩散到了村寨外面并没有停止,而且依然延续着村落内部的扩散层次。围绕着寨子,对外逐层扩张,农田耕作区、人工栽培林带、野生杂交林带依次展开。
第一层为农田耕作区。黄岗村侗族人民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的种植需要有水田,黄岗人除了充分利用山间坝子之外,在山坡上也开垦出层层梯田。这些农田除水稻外,还种植白瓜、韭菜、油菜等蔬菜,以及棉麻和洋芋、玉米、花生各种农作物,供给人们衣食所需。
第二层为人工栽培林带。围绕着农田耕作区是人工培植林带,黄岗人在此种植松树、杉树、楠竹、山核桃竹、桐树等,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桐油和茶油。鼓楼、房屋等一般建筑用材都出自这里的杉木。
第三层为野生杂交林带。野生杂交林带实际上是黄岗村寨的边界,人们在这里砍柴、采药、打猎等。
整个村落外部物理空间构成了黄岗村生产活动区域。群山上的人工培植林和野生杂交林带的茂盛的树木不仅提供了日用的木材、燃料和建筑用料,而且使森林覆盖的大山蓄养了水,水源充足,为水田开垦提供方便。可以说村寨外部空间是黄岗村生存生活的源泉,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出产地;也是村寨与村寨的边界,它像一个屏障一样守护着村寨内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
透过黄岗村侗寨的布局可以看出:黄岗侗族村寨依托和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林木、田地、人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与自然平衡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首先,鼓楼、萨坛、歌坪、戏台、房屋在村寨的中心构造一个具有突出人文特征的文化生活空间。接着,鱼塘、水井、道路、村寨周边祭拜物(如巨石、古树、桥梁等)、禾晾、寨门、溪流等构筑了环绕村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最后,水田、坡地、茶油林、桐油林、松木林、杉木林、杂交林等形成了整个村落的外部物理空间,这个空间既是村寨生存、生活资源的来源地,也是村寨与村寨的边界,它构成了村寨最外一层的生态保护圈。
三、核心建筑:侗族村寨的多重人文景观
村落是村民用各类建筑共同营造的存在空间,这些建筑在构成村落景观时其作用不是均衡的,其中一少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这种“核心”往往成为村落布局的焦点和醒目标志。黄岗侗族村寨的核心表现在鼓楼、萨坛、禾晾等建筑上,他们构成了黄岗人群体组织类型、精神信仰、世俗生活、生产方式、日常交往的文化场域和载体。
(一)鼓楼:聚族而居的人文生态图景
侗族村寨最重要的建寨原则就是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聚族而居就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而宗族制度的向心性决定了这种聚居而居的习惯。鼓楼作为宗族的标志立于村寨的中心,鼓楼前辟有歌坪,旁边是祭祀萨神的萨坛,这些共同构成了公共活动的核心空间。房屋则环绕着鼓楼而依次而立,侗家人的生活围绕鼓楼而依次展开,表现出高度的和谐与团结。
鼓楼是宗族和房族的标志,一个鼓楼代表着一个宗族或房族。黄岗自然村是一个以吴姓为主兼有陈、汪、石、潘、滚、芳等少数姓氏的聚居村落,村中90%的人姓吴。黄岗村的吴姓又分成了5个大家族,共同供奉吴公闹为祖先。5大宗族各自拥有1个鼓楼,每1个鼓楼有1个寨老。具体来说,黄岗村的5大宗族分属于晾炯鼓楼(寨老吴佩林)、巴西鼓楼(寨老吴配云)、当瞭鼓楼(寨老吴老懂)、高罗鼓楼(寨老吴正国)。这里的寨老实际上就是该宗族内的长者和尊者,他们负责本宗族内部或者本鼓楼内部的大小事务。同时,村寨若有重大的活动由各个鼓楼的寨老们和村委会的干部共同商议决定。在修建鼓楼时,所用的小木料都是该宗族内部的各个家庭捐献的,寓意鼓楼是大家共同修建的,每家每户每个人均是鼓楼的部分。主柱必须是宗族中的寨老和居住时间最长的老住户捐献,其他人不能代替,寓意鼓楼的主体就是宗族内部的主体。连接主柱之间的穿枋则是由与该宗族通婚的其他鼓楼或其他村寨的亲戚捐献,寓意该宗族与邻近宗族的关系因通婚、友好往来而紧密相连。以巴西鼓楼的修建为例,主柱是由寨老吴配云和宗族内部其他老住户捐献的,而穿枋则是与之通婚的晾炯鼓楼、当瞭鼓楼、高罗鼓楼、簸脊鼓楼的亲戚们捐献,其他的梁柱都是该宗族各个家庭捐献,无论多少,每个家庭一定要捐献的。① ①访谈人:吴成龙,时间:2009年8月4日,地点:黄岗村通村公路,记录整理:程安霞。由此可以看出,鼓楼实际上就是一个宗族组织结构的立体模型展示。
黄岗村人总是说,自己属于哪个鼓楼,某某是哪个鼓楼的。鼓楼是黄岗人的心灵归依之所,无论是有大事商议、节日娱乐,还是平日烦琐的日常生活,人们都离不开鼓楼,缺少了鼓楼,人们心中就会空落落的无所依托,有了鼓楼,人们才有了踏实感,正如侗族古歌所唱:“田要有鱼窝,寨要有鼓楼。”[1]169
(二)萨坛:以萨岁崇拜为核心的多神信仰生态图景
萨坛是祭祀祖母神灵“萨岁”的地方,是祖先的精神和形体的象征。 在侗语中,“萨”意为“祖母”,“岁”意为“鬼神”,“萨岁”就是“创立村寨的始祖母神”。关于这位始祖母的身世,据《萨岁之歌》记载,萨岁是一位为维护侗族先民利益而牺牲的女英雄。在黄岗村,萨岁的传说是这样讲的:
萨岁是一个女子,头发白白的。她赤裸着躺在路上,侗族过来了,一看,把衣服脱了,用衣服把这个女子遮起来;苗族过来了,一看,用芦笙把衣服挑开了;汉族过来了,一看,一个姑娘躺在这里光光的,就把她救回家了。结果,姑娘说:“汉族,你救我,我不让你接触劳动,让你搞生意,读书学字,不用劳动就能吃饱;侗族,你用衣服把我遮起来,我就让你住在山脚下,只有用手劳动才能吃饱;苗族,你用芦笙把衣服掀开,我就让你哪个山坡高你就住在哪里,就是干重活劳动也吃不饱,你爱芦笙就让你在高坡上吹芦笙。” 所以,汉族人搞生意的多,懂知识的多,侗族人住在山脚下,热爱劳动;苗族住在山坡上,爱吹芦笙。② ②访谈人:吴正国,时间:2009年8月6日,地点:黄岗村坡地,记录整理:文龙、肖雷、程安霞。
传说中,祖母萨岁给侗族安排了居住空间和用手劳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侗族生活的智者,所以黄岗人祭祀她感谢她提供美满生活。同时,萨岁神力广大,能够随意支配他人,所以黄岗人设萨坛让她住下来,保护村寨平安。
萨坛是一个圆形的土堆,四周砌石块而成。萨坛中间栽种1棵榕树,榕树的西边并排种植3棵“千年矮”,榕树的东南边是一簇蕨类草木。萨坛中间种植榕树,象征着为萨祖母安的家。榕树生命力极,且根繁叶茂,浓荫似盖。在侗家人眼里,榕树就是风水树,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附在上面。萨坛中榕树种在中间寓意让祖先“萨岁”的灵魂住在其上。在黄岗村,这个榕树不能够让它长得太高了,因为太高了,萨祖母就跑了。所以当它到达一定的高度时要砍掉它,重新栽种1棵。这时候,村里人需要举行盛大的仪式重新邀请萨祖母回来。这个仪式由鬼师主持,通过占卜确定背萨祖母回来的人选,然后,全村的成年男女都集合到到村边的神石处。鬼师念画符念咒,邀请萨祖母回到村寨。背萨祖母的人就会步履艰难的将祖母背回萨坛。千年矮实际上就是黄杨树,也称小叶黄杨,黄杨树是树木里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据说闰年反缩一寸。萨坛之所以栽种千年矮,与其长不高但枝繁叶茂的生理性状特征与侗家人传统的“适度人口”观念有关。一个寨子规模多大,人口多少要和环境在能量交换上保持平衡,在萨坛设千年矮寓意子孙旺而不多。榕树下面的蕨类草木实际上也是一种祛凶避邪的灵草,当去别的村寨或者陌生地方的时候,往往会采一些放在口袋,以保平安。蕨类草木掩映之下,12块小石块对垒而成,据说,① ①访谈人:吴成龙,时间:2009年8月4日,地点:黄岗村通村公路,记录整理:程安霞。这12块小石头代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的方位,“十二地”有24个部将把守。侗族歌谣中唱到“刚落地,12个小孩就被分到各地住,商量好,一人住一个寨子”。这里12小孩实际上就是侗族最初的祖先,在不断的迁徙中,12兄弟在不同的地方定居。侗族后人无论迁徙到何处都不会忘了自己是12兄弟的后代,所以在侗族的文化中多有表现,比如鼓楼的12根衬柱不仅在象征时间上的12个月,也象征着空间上的“十二地”。十二地的观念逐渐的与十二地支观念混合在一起,用来笼统的表示侗家先祖12兄弟各据一方的居住状态。石头其前面竖立着3顶小木伞,每个小木伞前放置1个茶碗,共有3个茶杯。3个木伞分别代表着天上的雷公、地上的龙王、人间的萨岁“萨祖母”。在黄岗人的观念中,请神办事必须要天、地、人三界的神灵都请到才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岗“喊天节”的施雨令:
祖母啊,我们杀一百二十斤重的猪,请您上青天告诉天上雷公,下地里告诉海里的龙王,禾苗枯死了,田地都干乐,泉水不冒了,河也断流了,请他们下大雨。天上的雷公啊,我们杀猪给你吃,请你来到,你要为我们下雨;海里的龙王啊,我们杀猪给你吃,你们快快把雨下来吧!② ②访谈人:吴正国,时间:2009年8月6日,地点:黄岗村坡地,记录整理:文龙、肖雷、程安霞。
大年初一,村子举行大型的祭萨活动。初一清晨,祭萨之前整个村寨都是静悄悄的,不许有任何过大的响声。鬼师带着来自24户人家的24名强壮的成年男子进入萨坛,24名男子寓意守护“十二地”的24名将士。祭品有酒、茶、腌鱼、猪肉等。鬼师开始在萨坛作法、祈祷,请求萨岁保护寨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然后,鬼师开始占卜吉凶,一般要抓3只小鸡,在鸡没有死的时候,把毛扯下来,看是否会流血,以此判断村寨中一年的吉凶。1只鸡管4个月,通过占卜可以预测出每个月的情况。大年初二的时候,寨老和鬼师们就把各个萨坛的人召集起来,将祭萨的情况汇总,哪个萨坛出了不好的情况,想办法应对,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灵验。③ ③访谈人:吴明章,时间:2009年8月6日,地点:吴明章家里,记录整理:文龙、肖雷、程安霞。
祖灵崇拜是侗族信仰的核心,但不是侗族信仰的全部。侗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在侗族人心中,天地间的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龙、凤、狮、鱼等都能够“显灵”,驱邪除害。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多神崇拜信仰系统。整体来说,侗族信仰对象主要是自然神、祖先、图腾等。在黄岗人的眼中“万物有灵”,大凡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水井、桥梁等都可纳入人们崇拜的视野中。为此,当地盛行一种认干亲的习俗。若是小孩出生后体质较弱、久病不愈,或是经常夜里哭,孩子的父母就会考虑为孩子找一个干爹或干妈。这些“干爹”“干妈”就是一些巨石、古树等,具体应该祭拜哪个石头或者哪棵大树由鬼师占卜测定。祖先崇拜是与血缘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有始祖、族祖、家祖崇拜等。吴公闹是全村吴姓的始祖,所以为他立墓祭拜。每个家庭中,都有自己的族祖和家祖。人们认为,自家的祖先能保护一家昌盛,子孙繁荣,牲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在出远门、入学考试、结婚、做生意、上山伐木的时候都要向祖先敬拜,祈求万事顺利。
黄岗图腾崇拜的对象主要是与族群有密切联系的动物。黄岗村家家都有水塘养鱼,鱼不仅是美味食品,更是作为侗族族群认同的文化标识沟通了历史,隐喻了民族迁移的历史进程。在侗族古歌中这样描述:“鲤鱼要找塘中间做窝,人们要找好地方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象大鱼窝。”[1]169鱼成为后人连同祖先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自己根属上的记忆载体。所以一些重大场合必须有鱼,结婚要有鱼,为老人送终要有鱼,祭祀祖先要有鱼。此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黄岗人也信奉一些道教神灵形象,如: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唐僧、五祖、大将、孙悟空、姜子牙、八仙等等。
(三)禾晾:稻林鸭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态图景
禾晾位于村寨内外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的缓冲地带,一般是在鱼塘附近或者坡地上并排埋几根杉树干,高6 米以上,在这些木杆上分别按不同水平凿十多排孔,各穿有横木杆而成。黄岗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品种是香禾糯。刚收割下来的稻子比较潮湿,不能立即入仓,必须及时挂到禾晾上晾晒。一般是在地上九月收糯稻之后,即将禾把挂在禾架上晾晒。晒干以后才移入仓或室内悬挂。食用时再取下来,以脚搓或木槌拍打进行脱粒。
禾晾是黄岗村的晾晒空间,并体现了黄村传统的稻作生产方式。黄岗村人们除了种植水稻外,还种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在山坡地头上还种植花生、洋芋、油菜等经济作物。黄岗村还兼营林业,种植松树、杉树、楠竹、山核桃竹、油桐、油茶等经济林木。尤其是油桐,油桐生产是村人重要经济收入,“家有千株桐,子孙不受穷”,村民会以种植桐树的数量衡量这个家庭是否富有。
黄岗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养殖业,几乎家家都饲养牛、猪、鸭子。黄岗的多种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为牲畜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如红薯、包谷、米糠、麦麸、酒糟、各种藤叶桔杆等,都是饲养生猪及各种家禽。黄岗村水田里种植糯谷,由于杆高,稻田蓄水深,便于在稻田里养鱼。村民习惯于稻田养鱼,每年栽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田,秋收季节,鱼苗已长成大鱼,到时一面收稻,一面捕鱼。
四、结语
黄岗侗寨村落布局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林木、田地、人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文与自然平衡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以鼓楼为核心的聚族而居,把有血缘关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通过这种血缘确定了自己的社会身份,明确了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形成和强化了自己的宗族意识和民族意识;以萨岁崇拜为中心,兼具祖先崇拜、自然神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多元崇拜系统是黄岗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实困难和不幸、面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的一种生存策略,通过对超自然力的信仰获得一份力量和希望,从而能够更积极地生活;禾晾的设置彰显了稻林鸭和谐发展的生产模式,黄岗人把林木资源、稻田、草坡、鱼塘等统合在一起建构了一种稻田与森林资源和谐共存、平衡发展的生态景观。总之,可以说黄岗侗族村落实际上是由自然环境环绕的文化创造,显示侗家人朴素的生命观、生态观、文化观。
参考文献:
[1] 贵州民间文艺研究会.侗族祖先哪里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曾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