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震敌胆的百团大战

2014-09-25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文史月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百团大战华北八路军

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正当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时,从1939年秋冬到1940年春夏,日军华北方面军利用国共磨擦之机,加紧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在华北大规模修筑公路、铁路、挖壕筑堡,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大力推行“囚笼政策”,扩大其占领区。

在晋西北,日军从1940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先后开始对五寨、方山、岚县、文水、交城等地进行春季“扫荡”。至4月1日,八路军第一二○师和新军各部经过大小53次战斗,均将其击退。6月上旬,日军集中2.5万重兵,进一步发动对晋西北根据地的夏季“扫荡”。敌兵分多路,分进合击根据地腹心地区,相继占领数座空城和一些村镇,一直推进到黄河岸边。到7月上旬,晋西北军民以第一二○师为主,前后作战250余次,分别取得静乐米峪镇和兴县二十里铺等重大战斗的胜利,共歼日伪军4500多人,缴枪300余支,收复兴县、临县、方山、保德、河曲等县城,胜利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在晋东南,驻长治的日军第三十六师团从1940年春开始修筑白晋铁路,到1940年5月初,该路已修到沁县。计划中的白晋铁路,北起太谷城西的白圭镇,南至晋城,全长约300公里。它北接太原,中经东观、南关、沁县、襄垣、长治等战略要点,如果修成,将与白晋公路并行,进一步将太行、太岳两区分割开来,给晋东南抗日根据地造成严重威胁。深谙兵法的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一眼洞穿日军强化交通的阴险图谋。他指出:日军强化交通的目的是“企图对我们大块根据地,用据点、铁路、公路构成网状,把抗战军民缠绕起来。打一个比喻来说,敌人要用铁路为柱,公路作链,据点作锁来造成一个囚笼,想把我军民装进里边去,凌迟处死”。到百团大战前夕,日军已利用平汉铁路切断了山区根据地与平原根据地的联系,利用正太铁路切断了太行根据地与晋察冀根据地的联系,同时正在赶修石(家庄)德(州)铁路,企图切断冀中、冀南两区的联系。

为粉碎敌人的图谋,第一二九师决心抓住日军主力南下高平、晋城“扫荡”的机会,集中太行、太岳部队主力和沿线各县8000多民兵、民工,对白晋铁路进行一次大破击。5月5日夜,破击战在100多公里长的铁路及沿线沁县、漳源、权店、南关、来远等据点全面展开。至8日,共破坏铁路50余公里,炸毁桥梁50余座、火车1列,歼敌350余人。

白晋战役是根据地军民进行交通破击战的一次成功演习,也是百团大战的前奏曲。早在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聂荣臻等就共同讨论了破击正太铁路的计划。白晋战役之后,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集中除山东之外的所属各部,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主要目的是破袭敌在华北的交通线。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百团大战”。

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第一二九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明确指出发动此役的目的是:“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要求各部队对其他重要铁路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等铁路“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路战役之成功”。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对作战兵力作了具体部署,同时确定了战役发起时间。

百团大战前后共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交通总破袭,重点是正太铁路。正太铁路贯穿太行山脉,是日军控制山西、河北两省的重要交通命脉,也是阻隔晋察冀和晋冀豫两大根据地联系的重大障碍。8月20日夜,各参战部队、游击队、民兵在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德石、平绥、北宁、津浦等铁路交通线同时发起攻击,战役正式打响。一时间,枪炮声、爆炸声响彻正太铁路,震撼华北大地。至9月10日,晋察冀军区部队在聂荣臻的指挥下,先后攻克正太铁路上的娘子关、井陉煤矿等重要据点,控制了正太铁路东段。第一二九师和晋冀豫军区部队(包括新军决死第一纵队)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攻克阳泉至榆次间的正太铁路上的重要据点,占领了制高点狮垴山,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两区部队的成功破袭,使正太铁路中断一个多月。第一二。师、晋西北新军和地方武装在贺龙、关向应的指挥下,相继攻克康家会、阳方口、平社、龙泉等重要车站和据点,一度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静、太汾、汾离公路,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其难以抽身增援正太路,有力地支援了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九师部队的作战。这一阶段的主动进攻,各部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敌人猝不及防,仓惶应战,顾此失彼,损失惨重。

第二阶段从9月20日开始,中心任务是扩大前一阶段战果,继续进行破袭战,重点攻克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晋察冀右翼部队在杨成武、邓华的指挥下,进行了涞(源)灵(丘)战役,歼灭日伪军1100余名。第一二九师和决死第一、第三纵队进行了榆(社)辽(县)战役,收复了榆社县城,毙伤日伪军1000余名、击溃日伪军3000余名;新一旅破袭了邯长公路及沿线周围多处据点;太岳军区的内线部队在王新亭的指挥下,对白晋铁路和同蒲铁路南段也进行了破击,彻底破坏了白晋铁路权店至篪亭段、同蒲铁路灵石至洪洞段。第一二○师再次向同蒲铁路北段出击,控制了朔县、原平间数段铁路,同时,主动袭击或攻取了头马营、奇村、忻口、离石、柳林、五寨、义井、岚县等日伪据点,有力地配合了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九师的作战行动。

第三阶段主要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扫荡”。10月6日起,日军纠集重兵,开始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重点是寻歼八路军主力和抗日根据地的首脑机关——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晋冀豫区党、政机关,“扫荡”其驻地太行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日军先后出动3000人和1万余人,分别对武乡县砖壁村,辽县麻田镇、桐峪镇,黎城黄崖洞、西辽城、索堡等地进行反复“扫荡”。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集中7000余人分10路对太岳区沁源县及其以北之郭道镇进行“扫荡”。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集中4000余人对晋西北的第八分区和第三分区所辖之娄烦、米峪镇地区进行“扫荡”;12月中旬至1941年1月下旬,集中2万余人分18路对晋西北根据地发动全面“扫荡”。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纠集1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进行“扫荡”。在报复“扫荡”中,日军对根据地进行灭绝人性的破坏和摧残,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所不用其极。根据地人民惨死于敌人机关枪、刺刀之下者,不知凡几,无数村庄化为灰烬。面对日军疯狂的报复“扫荡”,各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顽强战斗,对日军进行了坚决反击,迫使敌大多退出了根据地。尤其是关家垴争夺战最为惨烈。10月28日,日军第四混成旅团冈崎大队540余人,在根据地军民袭扰下西返驻地沁县途中,进至武乡县关家垴地区,29日被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三八五旅、新编第十旅和决死第一纵队各一部重重包围。30日至31日,敌利用有利的地形、密集强大的火力和飞机的助战,居高临下,拼死突围。彭德怀亲临前沿指挥,八路军各部迎着枪林弹雨,反复冲锋,轮番猛攻,直至短兵肉搏,与敌激战两昼夜,其中第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一营3个连仅剩下6个人。11月1日,该敌在大量援兵和10多架飞机的接应下,仓皇撤逃,冈崎谦受和今富光藏两个大队长双双命丧关家垴上。此战,日军死伤400多人,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600余人的惨重代价。

endprint

12月5日,百团大战宣告结束。此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313座、火车站37个;缴获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重机枪224挺、各种炮53门、汽车98辆、大车1148辆及其他大批军用品。

在百团大战中,山西各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部队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正太铁路破袭战是以晋中为主战场的,太行二地委及所属各县委,进行了充分动员、严密组织和全面部署,动员了1.46万名自卫队员参加作战。他们以县为单位成立支队部,县长任支队长,县委书记任政委;以区为单位成立大队,以村为单位成立中队,都由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领。在中队以下,还成立有破袭分队、运输分队、担架分队、向导小组、通讯组等专业组织。仅太行第二军分区参加破路的群众即达7万余人。同时,广大群众还为战役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百团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华北的日本侵略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其所编《华北治安战》一书中称:“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在袭击石太路(即正太路一引者)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的同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井陉煤矿等的设备,遭受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才能恢复。”陌团大战的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有效地改善了根据地周边的环境,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和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大量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恶意诬蔑,对进一步提高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百团大战同时也使八路军自身付出了重大牺牲。整个战役全军共伤亡1.7万余人,决死第三纵队政委董天知在潞城殉国。尤其是战役的第二阶段以后,在日军已经高度戒备的情况下,进行了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对敌攻击过长的攻坚战,过多地消耗了抗日军民的人力、物力,给尔后坚持山西以至整个华北抗战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日军在遭受这次重大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抽调兵力,对包括山西在内的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endprint

12月5日,百团大战宣告结束。此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313座、火车站37个;缴获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重机枪224挺、各种炮53门、汽车98辆、大车1148辆及其他大批军用品。

在百团大战中,山西各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部队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正太铁路破袭战是以晋中为主战场的,太行二地委及所属各县委,进行了充分动员、严密组织和全面部署,动员了1.46万名自卫队员参加作战。他们以县为单位成立支队部,县长任支队长,县委书记任政委;以区为单位成立大队,以村为单位成立中队,都由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领。在中队以下,还成立有破袭分队、运输分队、担架分队、向导小组、通讯组等专业组织。仅太行第二军分区参加破路的群众即达7万余人。同时,广大群众还为战役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百团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华北的日本侵略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其所编《华北治安战》一书中称:“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在袭击石太路(即正太路一引者)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的同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井陉煤矿等的设备,遭受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才能恢复。”陌团大战的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有效地改善了根据地周边的环境,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和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大量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恶意诬蔑,对进一步提高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百团大战同时也使八路军自身付出了重大牺牲。整个战役全军共伤亡1.7万余人,决死第三纵队政委董天知在潞城殉国。尤其是战役的第二阶段以后,在日军已经高度戒备的情况下,进行了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对敌攻击过长的攻坚战,过多地消耗了抗日军民的人力、物力,给尔后坚持山西以至整个华北抗战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日军在遭受这次重大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抽调兵力,对包括山西在内的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endprint

12月5日,百团大战宣告结束。此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313座、火车站37个;缴获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重机枪224挺、各种炮53门、汽车98辆、大车1148辆及其他大批军用品。

在百团大战中,山西各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部队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正太铁路破袭战是以晋中为主战场的,太行二地委及所属各县委,进行了充分动员、严密组织和全面部署,动员了1.46万名自卫队员参加作战。他们以县为单位成立支队部,县长任支队长,县委书记任政委;以区为单位成立大队,以村为单位成立中队,都由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领。在中队以下,还成立有破袭分队、运输分队、担架分队、向导小组、通讯组等专业组织。仅太行第二军分区参加破路的群众即达7万余人。同时,广大群众还为战役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百团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华北的日本侵略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其所编《华北治安战》一书中称:“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在袭击石太路(即正太路一引者)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的同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井陉煤矿等的设备,遭受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才能恢复。”陌团大战的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有效地改善了根据地周边的环境,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和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大量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恶意诬蔑,对进一步提高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百团大战同时也使八路军自身付出了重大牺牲。整个战役全军共伤亡1.7万余人,决死第三纵队政委董天知在潞城殉国。尤其是战役的第二阶段以后,在日军已经高度戒备的情况下,进行了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对敌攻击过长的攻坚战,过多地消耗了抗日军民的人力、物力,给尔后坚持山西以至整个华北抗战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日军在遭受这次重大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抽调兵力,对包括山西在内的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endprint

猜你喜欢

百团大战华北八路军
什么是百团大战?
什么是百团大战?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颂彭德怀大将军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风采录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