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元素在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2014-09-25徐晶

艺术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展示设计

徐晶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中国传统元素是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创意源泉。其次以南京六朝博物馆为例,从六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如何运用于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之中,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地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设计师值得思考的一个命题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展示设计;六朝博物馆

0 引言

2014年8月11日下午,六朝博物馆作为中国目前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最系统的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此馆总面积为22000平方米,现设“六朝帝都”、“六朝风采”等4个展厅,全面系统的反映六朝时期的文化生活。作为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首件“南京作品”,不仅在设计手法上凝聚了贝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等处理方法,而且在室内空间中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物化于当代的展示设计中的文化魅力,这正是当代设计师所要思考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将对此将试探性的做些分析。

1 中国传统元素与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

(1)中国传统元素的含义。《当代广告学》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定义为“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独有的,能反映中国,认知中国的东西。现在说的中国传统元素有点狭窄。除了具象的之外,更应该包括那些抽象的。例如,龙、旗袍、长城、书法、绘画、茶等等图像化或者符号化的东西都是中国传统元素,还有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等也同样是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的展现离不开物质载体,就如同中国古代文化和精神通过有形的瓷器、建筑和音乐等来展现”。[1]

(2)中国传统元素是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创作源泉。历史博物馆是从历史角度收藏、研究、展示和组织教育活动的博物馆。我认为历史博物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历史博物馆是指所有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具有收藏、研究、教育功能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而通常所说的历史博物馆是狭义的历史博物馆,专指社会历史博物馆,即从事历史学研究,古器物研究,通过历史遗留的实物阐释历史发展,使观众了解历史(知识、过程及发展规律),了解历史与现实、未来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优良文化,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其内涵博大精深。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富饶的创作土壤。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汲取,不是“拿来主义”,而是用当今的审美观去审视传统文化,从中提炼出精髓用现代设计手法去传承。

2 中国传统元素在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1)具象图案与纹饰符号的运用。中国传统图案与纹饰是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其形式、色彩、寓意,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特征,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实践。中国传统图案与纹饰是中国古代先民在漫长历程中反复审视与积淀,所形成“约定俗成”的具象文化符号,凝聚了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与创造精神。例如,龙图腾、回纹、祥云、京剧脸谱等。中国传统图案与纹饰存在于历代的建筑、绘画、书法、戏剧、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中。六朝瓦当为六朝建筑文化中较有代表的元素之一,装饰纹样华美独特,制作精工细致。六朝瓦当纹样可分为四种:云纹、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六朝博物馆中负一楼展厅入口处有一面瓦当墙,上面整齐排列着162个形制相同,纹样各异的瓦当。其中,人面纹为六朝时期的特色纹样,具有时代与地方特征。细看人面纹图案刻有人的眉、眼、鼻、颊、口、舌等,以两颊鼓突的圆形或椭圆形腮帮最具有特点。根据有无胡须,似乎能区别出男性与女性的形象。人物面部神态各异,或开口大笑,或抿嘴微笑,或故作沉思,或满脸愁苦,或慈祥和蔼,栩栩如生。人面纹的边缘有一周凸弦纹,其外侧多压印一周细密的放射短线或三角形锯齿纹带。六朝博物馆的馆徽是仿照沉思状的人面瓦当纹样进行设计,辨识度较强,凸显了鲜明的六朝时代特征。

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纹饰符号,六朝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亦是书法名家辈出的年代。六朝博物馆二层的观众休憩区,将依据《兰亭序》制作而成的十余幅书法装饰作品悬挂于黑色金属框架内,并结合点光源照亮书法作品,铿锵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引人注目。每幅作品下部配有根据陶榻所设计的座椅,供人们静坐于幽静清雅的氛围之中。数十余幅疏密相间的书法作品犹如“光墙”置身于幽暗的空间环境中与竹林虚实相间,起到了围合限定休憩区域空间的作用。建筑外部门头“六朝博物馆”五个大字亦是出自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虽为拼凑而成,但依现真迹之神韵。

莲花与佛教关系密切,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净土”,象征“自性清净”。六朝是中国古代佛教传播史上第一个兴

盛时期,自孙权为康僧会建造初寺以来,在历朝皇室和大族精英的倡导和推动下,佛教在江南地区迅速发展,南朝时期达到鼎盛,莲瓣或莲花纹被广泛运用于器物装饰。南北朝瓷器“青瓷莲花尊”是六朝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一件器物高度为59.5厘米的瓷瓶。为突出展品重量级,展馆独辟展区空间,此展区的顶部直接采用双层莲花造型的悬挂式吊顶,凸显展品气质的同时也界定展区空间范围。吊顶内部暗藏灯带以漫射方式勾勒出莲花造型,暗黄色的发光顶部营造一种静谧思辨的空间氛围。

(2)抽象符号的表达。传统元素形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受限于当时生产力技术条件,同时也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各个阶层审美观念。因此,传统元素形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级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转变,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重构,使其符合当代的审美观,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装饰元素的重构是将装饰元素所原有的造型结构和组合方式进行分解,打破原有的构成方式,挑选出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造型元素。然后将分离出来的造型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搭配,并进行必要的形式上的处理,形成具有原形特征的全新形态。[2]贝氏家族在建筑设计中,尤为善用此种手法,早期贝律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墙面上反复出现的菱形窗,是其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元素解读后,高度抽象概括出的新形式。而此次菱形窗元素再现于六朝博物馆一层大厅米黄石灰石板的地面中共有78个,被设计团队戏称为“满天星”。透过这些钢化菱形玻璃窗户,观众可以俯瞰负一层城墙遗址。除此之外,南北墙面上对称出现了由现代材料构造的改良版的月亮门,被称为“贝氏月亮门”,形成了“人在墙边走,景在眼前移”的独特视效。endprint

(3)建筑构件的装饰。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形制与结构是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成熟的构架体系,不仅是力与美均衡协调的集中展现,也是传统建筑工艺技法的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构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其审美功能一般超出其实用功能。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传统装饰构件难以直接再应用于现代建筑结构中,为此,可将传统建筑装饰构件进行功能置换后再应用于现代设计意匠中,以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趣味。[3]

斗拱为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之一,贯穿于中国历代古建之中,此构件位于屋顶之下,柱头之上,既有承载屋顶重量的作用,也有装饰作用。斗拱构件随着时代的不同,也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六朝博物馆二层六朝风采展厅入口处,一对抽象简化版的斗拱立柱构件,对称而立,犹如古代门阙一般。虽为部分建筑构件,但观众通过构件能构想出整个古典建筑框架的形制。

屏风,亦为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之一,初期是陈设于室内用来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此后屏风的造型不断变化,并饰以字画与雕刻,在实用的基础上又起到了装饰空间的功能。六朝博物馆中二层的六朝风采展区域,屏风构件利用较多,其中青瓷展厅里,由数个简化的屏风构件四周围合,仿照六朝民居形制,地面上铺有草席,顶部采用概念化的抬梁式建筑构件,共同营造六朝居室内景。

(4)“诗情画意”的意境营造。意境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它反映了古典美学家、艺术家的独特审美观。意境说的精髓,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境生于象外”。“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园林受诗歌绘画影响所营造的寄情于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境界,彰显中国园林独特魅力。六朝时期,士大夫知识阶层普遍崇尚隐逸,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甚至将自然山水搬至家中,此时私家园林达到兴盛。

六朝博物馆中二层的六朝风采展厅内,设计师采用园林设计手法打造展厅风貌。展厅内几乎没有实墙,竹林、竹帘、屏风成为分隔空间的载体,虚实相间。竹子置放于白色布景屏风之后,通过灯光照射渲染,白布上竹影婆娑。观众行走的地面部分被稍许抬高,并用灯光勾勒边缘,周边间隙中配以卵石、荷叶、棋盘、假山石等打造走廊景观,凸显园林风貌,甚至用钢化玻璃作为路面连接来模仿自然界的流水。观众行走于此空间环境中,观赏六朝文物展品,移步异景,风雅至极,体会属于自己的那份六朝心境。六朝博物馆二层出口与三层的展厅入口处,大面积的空间用于设置场景展示,在二层出口处的空间里,利用艺术化的手法利用如行云流水般的曲线打造墙面的浅浮雕与地面沙石,配以假山与枯枝,隐喻六朝人们寄情于自然山水间逍遥游的心境。在三楼的入口处用上万支箭由天花板部直到墙壁,去隐喻“草船借箭”的典故。

(5)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多媒体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展示设计,借助于文字、图像、音乐、视频、动画等信息载体及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科技手段,极大地丰富展示设计的语言。历史博物馆展示中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文物虚拟复原、工艺制作过程、文物鉴赏等信息传达给观者。多媒体技术在六朝博物馆中也被运用。例如,一层大厅设置微电影放映区,在长10米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微电影《东方大都会》,带观众梦回六朝。在二层的墓志砖文书法展示区的一面墙上悬挂有电视屏幕,屏幕里播放着六朝时期书法字体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动画。陶俑展示区中,根据陶俑形象制作的动画微电影视频,使静态文物赋予生命力。在三层六朝人杰展区出口处,设置了多媒体人机互动知识问答机,通过触摸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观众梳理观展内容。

(6)传统哲学思想与空间表达。哲学思想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人们行为的方法论,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其提倡崇尚仁礼、道法自然、因果轮回等哲学观,主要哲学流派为儒、道、释,且三派互相影响深远。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为展示设计提供创意来源,展示设计为传播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新途径。六朝博物馆位于长江路与汉府路的交界之处(上接第60页)毗邻总统府,对面为江苏美术馆、附近有南京图书馆、江宁织造府、梅园新村等建筑,博物馆为了和周围建筑相协调,最高处不超过24米,并且建筑外观采用米黄色的石材打造,是一座与周围建筑环境气质相符现代化的建筑,体现了“因地制宜”、“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建筑体采用双“L”形相互交错组合,上下各层互相嵌套的设计方法将博物馆与精品酒店整合于一栋建筑之中,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融合,体现“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观。

3 结束语

展示设计的创意通常来源于对文化的认知,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为博物馆展示设计提供了丰硕的土壤,无论是展示空间、展示形制、展示符号、展示观念乃至展示氛围等都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汲取养分,加以设计。拥有同样的民族文化教育背景的观众,在中国传统元素的展示环境中,很容易得到情感上的认同、精神上的共鸣。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展示设计之间,还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如何运用现代的审美观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将其文化精髓提取、吸收、解读与演绎,创新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设计师值得思考的一个命题方向,本文以南京六朝博物馆为例提出了些粗略的看法。

参考文献:

[1] 威廉·阿伦斯(美).当代广告学(第八版)(上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前言).

[2] 李函儒.论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现代化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31.

[3] 李刚.中国传统建筑拆除构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学报,2014,6(2):57.

[4] 付晓霞.苏州博物馆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符号文化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9):127-128.

[5] 付晓霞.美的历程——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审美思想[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04):39-41.

[6] 俞敏怡.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03(01):102-103.

[7] 李倜.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2(09):81-82.

[8] 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元素展示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