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窗边的小豆豆》的教育特色
2014-09-25王郡芳
王郡芳
摘要:《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在上小学时的真实故事。书中的小林校长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关爱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以其独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促使孩子快乐自由地成长。
关键字:自主学习、教育、《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在上小学时的真实故事。这不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也是值得探究的教育作品。书中的小林校长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和谐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独特的教学方式
(一)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学习是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过程。[1]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
巴学园与一般学校不同,老师只会把每一节课索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写在黑板上,剩下的一天时间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不懂之处再寻求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对学习的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兴趣学习,快乐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BLOOM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2]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会产生持久的趋向性,学习的状态便由被动化为主动,学习的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巴学园的上课不仅是自主学习,更是兴趣学习。老师把所要学习的问题点写在黑板上,并没有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上有个先后,而是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这样不仅可以愉快学习,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3]。一个真正的学校是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在生活和劳动中思考,将所学知识化为智慧。小林校长请了一个戴着“草帽”的“旱田”老师,在别的学校,教给孩子们知识的人,必须有“执教资格”之类,可是小林校长并不在乎,他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真正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旱田”老师不仅教孩子们如何种庄稼,还告诉孩子们好多有趣的事,有关虫子、鸟儿、蝴蝶,还有天气的知识。这种教学,使枯燥的学习成为一件充满无限乐趣的事情,学生不但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体会了种庄稼种成功的喜悦。小林校长带领孩子们走入劳动生活,鼓励他们在劳动中思考,通过手脑结合,使孩子们在一种快乐的状态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慧。
二、巴学园的教育启示
(一)成才先成人
《资治通鉴中》对人才有这样的描述:“德才兼备者上上才,有德无才者上等才,无德有才者下等才,无德无才者下下才”,毫无疑问,先成人才能更好地成才。何谓“成人”?成人就是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成为一个无私的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小林校长认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所以,小林校长在教学中并不急于让孩子学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通过不断地沟通,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了解孩子们内心的世界,教会孩子们在生活中如何爱人,如何尊重人,并尽可能地保护孩子们的纯真,让孩子们先成人。
(二)顺应天性,懂得尊重,学会倾听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4]小林先生出色地做到了,他用他那未泯的童心去走入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努力地保护孩子们的童真。调皮的小豆豆因为自己的漂亮钱包掉进便池,便用舀子不断地舀脏东西来寻找自己的钱包,小林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只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虽然最后小豆豆并没有找到钱包,但是校长尊重的态度还是让小豆豆非常满足。
小林先生可以在刚认识的时候耐心专注地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而且并没有一丁点的不耐烦。在后来,他不停地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他愿意去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愿望。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性评价
加德纳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强调人与人的智力差异不是等级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独特的智力组合。[5]只要发现学生的独特智力和特点,便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小林校长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个孩子,积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相信学生并鼓励学生,孩子们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在学习中便更加自信。
《窗边的小豆豆》不只是文学读本,更是教育读本,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书中,每个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在每个故事中都熠熠生辉,其在巴学园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虽然有点类似理想的乌托邦,但依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反思。
参考文献:
[]陈晓娟.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于晓平.语文课堂兴趣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47.
[4]李永春.巴学园—教育的桃花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8(7):54-55.
[5]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