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线串点”案例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教学
2014-09-25陈丽晖
摘要:启发式教学因满足现代高等教育指导思想而被肯定和提倡,然而,现实中,却因缺乏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实践误区,使得注入式“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仍然盛行,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转变知识呈现方式,推进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本文基于认知规律、案例分析优势及其逻辑基本框架,提出“(逻辑)线串(知识)点”案例运用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并针对不同置疑的功效就如何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逻辑线;知识点;线串点;案例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heuristic teaching)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基于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还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乐学”和“会学”。虽然启发式教学一直被肯定和提倡,在实际应用中,还没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可寻,缺乏程序性和可操作性[1],高校教育仍然普遍是注入式教学为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对如何通过相应的教学模式,具体实现启发式教学进行讨论。
一、认知规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基础
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能讲授比较多的知识内容,因课时压缩,很多教师困惑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没有时间增加能力训练内容与活动,不能实施获得结果的细致分析过程,多方面的能力训练更难以安排,等等。一些学者们指出教学方法本身没有启发性或注入性,讲授方法不一定就是注入式教学,提问方法和讨论方法不一定就是启发式教学,也并非老师讲得越少越好。衡量方法有无启发性的关键,是看教师在确定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2-6]。因此,教师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師要在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和要求下,对传统的“讲授-接受”注入式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启发式教学虽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是,人类的认知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学模式的设计要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才能起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着重思考如何基于认识规律找到一种加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为主题,又能较好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之间关系的知识呈现方式,再将这种方式提升为一种教学模式,替代“注入式”教学的“传递-接受”模式,来帮助教师实现启发式教学。
二、案例分析——实践与理论的联系桥梁
人的认识来是反复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特殊(实践)到一般(理论),再由一般(理论)到特殊(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透彻地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知识和新成就,使学生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因此,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一样,将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只是说,对于知识与能力两者而言,启发式教学更侧重于能力,即“会学”与“自得”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这些依赖于对事物“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过程和机理分析,而不只是“是什么”,内容上的侧重不同,必然带来传授方式的差异。
案例因材料生动、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和理论。然而,案例教学法运用普遍,大多缺乏分析和推理过程,就直接抛出观点、理论和原理等,然后再给出实例说明,起到增强感性认知和理解的作用,各知识点与多个实例之间缺乏整体关联性,不利于学生连贯的逻辑训练。案例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作为学生归纳思维的基础、演绎推理和理解抽象原理的材料。因此,需要根据认知规律,将案例分析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层层深入、较为完整、透彻地分析,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并自然而然地逐渐呈现新知识。同时,借助案例,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三、“逻辑线”基本框架——案例分析中认识规律的具体体现
兴趣和置疑是思考的源泉和动力,而保持这种动力则在于教师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是以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为框架,学生的能力在这一灌输方式中得不到培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最初产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丧失。现代教育强调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7],就要打破支撑原来的“讲授-接受”模式的、以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础的知识呈现方式。蔡元培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教学过程应带有科学研究的某些性质和探索的色彩,引导学生多观察和多发问,体会科学研究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7]。与此密切相关的讨论就是研究性教学。然而,毕竟研究与教学是有所区别的,而且,很多教师从事的应用研究中探究性不强,研究性教学的提法仍然宽泛了些,会因指向不清晰而不利于实施和操作。但这也说明两者的相似性,即基于人的认知规律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
有学者将案例教学活动分“导入”、“置疑”、“研讨”、“提炼”、“拓展”五个环节来指出其阶段特征和主要任务[8],这种划分和设置总体上反映认知规律,可以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运用操作基本框架,作为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的脉络和主线,并可细分为如下认知阶段,即现象呈现——引发兴趣和产生疑问——原有知识的判断和推理——证据支撑——提炼新知识——归纳总结——将新知识运用到另一案例——举一反三或产生新问题——开始新的话题探讨。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引导,在以下不同教学环节针对性地、反复开展不同的能力,即:1、“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案例教学的开始,以及理论运用和新的探究部分着重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的训练;2、在分析问题部分则侧重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剖析“为什么”,以及开展怎么做的学习方法训练;3、分析结束得到结果的部分着重归纳能力的训练;4、理论的运用部分则是在“学会”的基础上,侧重运用能力的训练;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理论再用于实践时应激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引发新问题,体会学无止境,侧重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断超越自我,增强自信的创新能力培养。其中,逻辑分析过程解答“为什么”和“怎么样”,是其中的核心,因此,我们可以称该基本框架为“逻辑线”。在以上案例分析的不同阶段,根据分析需要,将多媒体材料展示、提问、讨论和比较等其它方法穿插其中,与案例教学方法结合运用,使相应能力的培养方面更为全面和丰富。
四、“(逻辑)线串(知识)点”的案例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基本框架还不能解决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如何将传授知识融入能力培养中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对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取舍,在教什么上发挥其主导作用。一些学者提出只有少而精,才能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9-10]。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以下环节来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线串点”案例运用的具体措施来实现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对所授课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一列出,与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对交叉部分协商各自的取舍,合并、删除和更新知识点,精炼知识点。
其次,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秦时期《学记》中所言:“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维果斯基(Lev Vygotsky)也提出,教学要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11]。教师要不拘于原来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从“圣经式”教材观转变为“材料式”教材观[12],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将问题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重构每门专业课程的授课章节顺序。
之后,要具体考虑知识点与案例之间的关系。选择覆盖知识点较全的、研究较透彻的代表性案例,围绕知识点的“为什么”和“怎么样”所涉及的具体分析活动,来进一步确定教学的细致活动和相应的能力培养重点。
最后,在案例分析基础上,确定知识点的呈現方式。可以将知识点成为一系列逻辑推理和证据证明后得到的结果,甚至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归纳和提炼。
【参考文献】
[1]刘翠英.创新教育与启发式教学[J].网络财富,2009,(2):6-7.
[2]顾拯中.启发式教育理论新探[J].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33-38.
[3]王香婷,刘涛.大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0(4):65-68.
[4]李宏业.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9(4):85-87.
[5]徐亮.旧话新谈:论注入式和启发式两种教学的区别[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22(8):85-87。
[6][10]关宏超.启发式教学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方法[J]. 现代物业 现代经济,2009,8(1):97-98.
[7]王宝金.现代教育与启发式[J]. 教学与管理,1995,(4):21-22.
[8]王一宪.案例教学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2,(5):145-147.
[9]钟德涛.“少而精”和“启发式”: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J].探索与争鸣.2005,(12):54-56.
[11]维果斯基.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8) : 42-44.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2013年教改项目“以案例实现启发教学目标的方法探讨”(项目号:2013CJ005)
作者简介:陈丽晖(1968-),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博士,云南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地理教学及其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