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探索

2014-09-25钱述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鼓励农村小学课堂

[摘 要] 从教十几年来,有一个切身体会就是农村小学的课堂不如城市小学的课堂活跃,特别是中高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如此现状我们该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呢?笔者在从教十几年来的经验做出了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鼓励

一、认真分析农村小学生课堂发言的现状

1、低年级“你争我抢”

在一、二年级上课时,当老师的问题还没有结束时,我们的小朋友就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有的同学甚至屁股离开了凳子迫切地站起来,旁若无人,一边跳一边喊:“我来!我来!”还有的把桌子拍得“咚咚”响,生怕老师错过良机。

2、中年级“墨守成规”

在三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似乎“老成”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样你争我抢,大显身手了,但举手发言的学生仍然有一部分。

3、高年级“思前想后”

在五六年级教室里,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后,教室里往往顿时出现一片安静,甚至鸦雀无声,学生们也许在思考。但过了一会儿,你会发现举手回答问题的是凤毛麟角。相反,多数学生则在一旁有的观望,不假思索;有的听从,默认对的;有的沉默不语,不加可否。教师对此无可奈何,只好顺其自然。

剖析以上诸多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年龄结构的变化,学生个性形成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应试”影响教师的教法及引导不够恰当,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

二、课堂上始终注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言氛围

1、为学生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就教师本人来说,要民主、宽容、随和,总是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好样的,应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会心情坦荡,没有什么顾忌。

2、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

3、要防止发言权的垄断现象。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胆大,思维敏捷,老师一提出问题,抢着发言的总是这些同学。如果教师不注意调控,就会在无形中造成这些同学对话语权的垄断。假如其他同学很难得到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发言的积极性。

三、认真研究学生,依据学生实际激励他们发言

1、要让学生想说

农村学生虽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不足之处,但他们从小就具有好奇与探索的天性,通过农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求知欲和思考力,避免在书本面前却哑口无言。其实,不是孩子不能正确作答,关键是我们的孩子在走进教室的时候,就被书本和各项条件遏制住了。课堂没有营造出联系实际和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等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他能怎么想、怎么答呢?

2、要让学生爱说

我们认为要热情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在课堂中怯于回答问题的,多多启发,多多给予机会,多多表扬;对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的回答,不要轻易否定其中有用的部分,但不能随意肯定或表扬;对偏离问题的回答要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对大家都不能解决的,不要轻易草率作出统一答复或回避,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再跟小组讨论。

3、要让学生敢说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是不回答,而是不敢回答。因为一旦回答有误,就有可能受老师不耐烦地加以批评。也许教师会不经意地说:“你怎么连这样简单的问题这也不清楚啊!”“类似的这个问题昨天才讲的,今天怎么不能活學活用呢?”岂知这样大大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他们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从此再也不敢启齿灵牙了。

4、要让学生会说

在农村小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确实也动了脑筋,发言踊跃积极,但很多都是在讲述个人的意见,有的根本没有注意前面同学的发言或者问题的要旨,一站起来就是“我认为……”,学完一节课,各有各的感慨,结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认识。

回答问题除了注意基本的要求,如礼貌用语、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表达流利等,还应注意准确性,即要求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思考,有的放矢地回答。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扎实、有效。

四、教师应转变观念,走出“应试阴影”,打造新课堂

为了“应试”许多教师都赶着上课,简化课堂程序,加快教学进度,提前结束课程,以便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来搞“书山题海战术”。这样就很难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和氛围,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发言了。所以教师能否转变观念,走出“应试阴影”打造新课堂,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发言,不仅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显现,个性的表现,创造力的解放,还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真正实现了交往与互动,师生间真正实现了相互交流和沟通。

总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之外,要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乐问,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作者简介:钱述才(1971—),男,甘肃省民乐县人,大专,职称:小高,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鼓励农村小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