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学习习惯调查

2014-09-25王建新罗朝晖王彩冰梁祚仁阳秀英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学习习惯对策

王建新+罗朝晖+王彩冰+梁祚仁+阳秀英

【摘 要】对600名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学习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可采取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生 学习习惯 问卷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12-02

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会影响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社会服务能力的发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受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全日制本科生都是通过一年一度高考而择优录取入学,显然,他们并非存在智力低下问题,非智力因素便成为影响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而学习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学习习惯状况,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对百色学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各300名大二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并为教学第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只有少部分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大部分学生存在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结果见表1。

表1 普通高校600名本科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肯定(n) 百分比(%)

课前预习 71 11.83

课后当日或次日复习 243 40.50

课后能阶段性复习 52 8.67

课中注意力集中 218 36.33

课中积极做笔记 255 42.50

课中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7 7.83

课后及时主动思考课堂遗留的问题 121 20.17

主动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 184 30.67

决心要赶上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 224 37.33

以下针对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结果及其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教师可采取的对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一、学生自学能力不高

学生课前预习是对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做大致了解,认清重点和难点内容,有利于上课时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自己没弄懂的内容,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及做笔记,提高听课效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存在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模棱两可甚至不清不楚,课后通过思考、琢磨、推敲遗留问题,使模糊不清的知识对大脑思维区域再次或不断刺激,使思维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扩散,有利于思路的搭建和问题的解决。可见,课前预习能培养自主发现问题的习惯,课后思考遗留问题会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83%的学生课前预习、20.17%的学生在课后主动思考遗留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也不注意自觉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久而久之致使自学能力低下。

因此,教师可在上新课前提出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一些简单知识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刺激学生课前预习;提出一些较复杂的或多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在下次课抽查,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和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对持续学习不适

课后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还能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大脑皮层对信息的记忆可分为短时记忆、中时记忆、长时记忆、永久记忆等四个阶段。当大脑皮层获得信息时首先进入短时记忆,如信息不经加工处理(如复习、思考、运用)很快就遗忘,反之会升级进入中时记忆;中时记忆保存数分至数天,如信息不经加工处理也会遗忘,反之就能升级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能将信息保存数天至数年,同样信息不经加工处理也会遗忘,反之升级进入永久记忆,可保持长久记忆甚至不被遗忘。由此得知,事或物要在大脑皮层保留记忆,是由于大脑皮层记忆区域经历事或物反复多次刺激并对刺激信息产生反复多次反应处理才能够实现的。同理,课后及时复习和适当阶段性复习可增强学习记忆。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后当日或次日复习的学生只占40.50%,仅有8.67%的学生能阶段性复习,表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复习的习惯,致使学到后面忘了前面,出现“水过鸭背”的不良现象,许多学生采取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昼夜连续突击复习行为,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学习结果。

所以,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学习记忆与遗忘的科学规律,让学生认识复习的重要性,教会学生科学安排复习;同时,教师在上新课前通过复习、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阶段性测验促使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复习习惯,增加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三、学生学习情绪不佳

情绪是心情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情绪的变化可判断心情的好与坏,这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指出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观点。心情愉悦表现为情绪高昂,它能使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能及时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调节反应;心情忧郁表现为情绪沉闷,它会使思维滞后、反应迟钝、对外界刺激不敏感而应变能力差。教师课堂讲解能帮助学生走学习的捷径,避免或减少学生走弯路、缩短认知时间,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悟和记忆;学生做课堂笔记能将一些重点、难点、分析思路做记录,有利于课后消化、巩固和钻研。因此,学习情绪良好的学生能专心致志听取教师课堂讲解,还能同步思索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做好笔记,提高课堂吸收率;而学习情绪不佳的学生注意力涣散,思维跟不上教师讲解的思路,对教师课堂讲解的刺激不能做出及时反应,懒于动手做笔记。因此,学习情绪好的学生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达到最大限度吸收课堂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36.33%、上课注意记笔记的学生占42.50%,提示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上课出现开小差和不注意记笔记,这些表现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佳。endprint

对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想方设法结合授课内容,用精辟的语言或生动的举例导课把学生思维尽快带进学习场景,通过教师的课堂仪表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将授课知识形象具体化,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结合生活、自然现象等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重点知识和重要思路时有必要提醒学生动手做笔记,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四、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学习信心与知识积累呈正比,学习思考与交流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交流都能对大脑皮层的学习区域产生新的或反复的刺激,新刺激使大脑皮层接受新信息而填补自身缺乏,反复刺激使大脑皮层接受重复信息而加深记忆,当新刺激与反复刺激的信息发生冲突(矛盾)时促使大脑皮层重新思考、整合信息、去伪存真;可见,学习思考和交流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反省纠错、积累知识而树立学习信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83%的学生主动回答教师课堂问题,30.67%的学生主动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这些都是学习消极和信心不足的表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表达自己观点、不敢主动与别人切磋、探讨学习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担心回答或交流问题错误时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而面子过不去,害怕失败带来的打击;因而不易纠正学习上的偏差,削弱学习对大脑皮层刺激,限制学习思维的扩展和学习思路的搭建,妨碍学习的深入、交流、应用与记忆,减少知识积累,久之造成学习信心不足甚至缺乏。

要改变这些状况,需教师营造轻松、和谐、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正视自己错误、勇敢面对挫折,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以愉悦心情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和观点;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和吸引学生投身到开口说话的讨论中,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交流学习、表达见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交流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五、学生学习竞争意识不强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的结局是优胜劣汰,避免被淘汰就要发展,所以竞争能够促进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能进步,科学才能发展。竞争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时代开始,学生形成学习竞争意识才会更好地激发勤学苦练、奋力拼搏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进一步推动学习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行为,才能更多更好地积累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接受竞争与挑战奠定坚实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竞争意识,容易造成纪律松懈、学习懒惰,表现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从众心理、得过且过等丧失学习斗志的思想行为,导致经不起社会竞争的风浪挑战而阻碍事业发展。因此,学生在孕育人才的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会学习,还需树立学习竞争意识。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决心赶上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仅占37.33%,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不强、拼搏进取精神不够、学习干劲不足,影响知识掌握和积累。

为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竞争的重要性和优胜劣汰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未来自身事业能否很好地发展、未来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能否很好地承担,都与目前在校学习能力的高低和知识积累的多少息息相关,避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剧发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营造学习竞争氛围,通过给予竞争中获取优胜的学生精神或学分奖励来刺激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竞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意识,达到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效应。

总之,第一线的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不良学习习惯;要从行动上全力以赴、想方设法从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着手,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愉悦和谐、互动竞争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走上学习正轨。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 生理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曹管,陈传敏,黄芳. 课堂互动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信心的影响手探析[J]. 广西教育, 2014 (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05);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35)

(责编 丁 梦)endprint

对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想方设法结合授课内容,用精辟的语言或生动的举例导课把学生思维尽快带进学习场景,通过教师的课堂仪表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将授课知识形象具体化,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结合生活、自然现象等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重点知识和重要思路时有必要提醒学生动手做笔记,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四、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学习信心与知识积累呈正比,学习思考与交流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交流都能对大脑皮层的学习区域产生新的或反复的刺激,新刺激使大脑皮层接受新信息而填补自身缺乏,反复刺激使大脑皮层接受重复信息而加深记忆,当新刺激与反复刺激的信息发生冲突(矛盾)时促使大脑皮层重新思考、整合信息、去伪存真;可见,学习思考和交流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反省纠错、积累知识而树立学习信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83%的学生主动回答教师课堂问题,30.67%的学生主动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这些都是学习消极和信心不足的表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表达自己观点、不敢主动与别人切磋、探讨学习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担心回答或交流问题错误时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而面子过不去,害怕失败带来的打击;因而不易纠正学习上的偏差,削弱学习对大脑皮层刺激,限制学习思维的扩展和学习思路的搭建,妨碍学习的深入、交流、应用与记忆,减少知识积累,久之造成学习信心不足甚至缺乏。

要改变这些状况,需教师营造轻松、和谐、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正视自己错误、勇敢面对挫折,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以愉悦心情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和观点;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和吸引学生投身到开口说话的讨论中,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交流学习、表达见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交流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五、学生学习竞争意识不强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的结局是优胜劣汰,避免被淘汰就要发展,所以竞争能够促进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能进步,科学才能发展。竞争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时代开始,学生形成学习竞争意识才会更好地激发勤学苦练、奋力拼搏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进一步推动学习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行为,才能更多更好地积累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接受竞争与挑战奠定坚实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竞争意识,容易造成纪律松懈、学习懒惰,表现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从众心理、得过且过等丧失学习斗志的思想行为,导致经不起社会竞争的风浪挑战而阻碍事业发展。因此,学生在孕育人才的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会学习,还需树立学习竞争意识。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决心赶上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仅占37.33%,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不强、拼搏进取精神不够、学习干劲不足,影响知识掌握和积累。

为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竞争的重要性和优胜劣汰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未来自身事业能否很好地发展、未来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能否很好地承担,都与目前在校学习能力的高低和知识积累的多少息息相关,避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剧发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营造学习竞争氛围,通过给予竞争中获取优胜的学生精神或学分奖励来刺激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竞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意识,达到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效应。

总之,第一线的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不良学习习惯;要从行动上全力以赴、想方设法从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着手,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愉悦和谐、互动竞争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走上学习正轨。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 生理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曹管,陈传敏,黄芳. 课堂互动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信心的影响手探析[J]. 广西教育, 2014 (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05);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35)

(责编 丁 梦)endprint

对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想方设法结合授课内容,用精辟的语言或生动的举例导课把学生思维尽快带进学习场景,通过教师的课堂仪表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将授课知识形象具体化,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结合生活、自然现象等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重点知识和重要思路时有必要提醒学生动手做笔记,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四、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学习信心与知识积累呈正比,学习思考与交流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交流都能对大脑皮层的学习区域产生新的或反复的刺激,新刺激使大脑皮层接受新信息而填补自身缺乏,反复刺激使大脑皮层接受重复信息而加深记忆,当新刺激与反复刺激的信息发生冲突(矛盾)时促使大脑皮层重新思考、整合信息、去伪存真;可见,学习思考和交流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反省纠错、积累知识而树立学习信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83%的学生主动回答教师课堂问题,30.67%的学生主动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这些都是学习消极和信心不足的表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表达自己观点、不敢主动与别人切磋、探讨学习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担心回答或交流问题错误时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而面子过不去,害怕失败带来的打击;因而不易纠正学习上的偏差,削弱学习对大脑皮层刺激,限制学习思维的扩展和学习思路的搭建,妨碍学习的深入、交流、应用与记忆,减少知识积累,久之造成学习信心不足甚至缺乏。

要改变这些状况,需教师营造轻松、和谐、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正视自己错误、勇敢面对挫折,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以愉悦心情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和观点;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和吸引学生投身到开口说话的讨论中,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交流学习、表达见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交流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五、学生学习竞争意识不强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的结局是优胜劣汰,避免被淘汰就要发展,所以竞争能够促进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能进步,科学才能发展。竞争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时代开始,学生形成学习竞争意识才会更好地激发勤学苦练、奋力拼搏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进一步推动学习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行为,才能更多更好地积累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接受竞争与挑战奠定坚实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竞争意识,容易造成纪律松懈、学习懒惰,表现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从众心理、得过且过等丧失学习斗志的思想行为,导致经不起社会竞争的风浪挑战而阻碍事业发展。因此,学生在孕育人才的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会学习,还需树立学习竞争意识。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决心赶上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仅占37.33%,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不强、拼搏进取精神不够、学习干劲不足,影响知识掌握和积累。

为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竞争的重要性和优胜劣汰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未来自身事业能否很好地发展、未来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能否很好地承担,都与目前在校学习能力的高低和知识积累的多少息息相关,避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剧发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营造学习竞争氛围,通过给予竞争中获取优胜的学生精神或学分奖励来刺激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竞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意识,达到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效应。

总之,第一线的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不良学习习惯;要从行动上全力以赴、想方设法从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着手,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愉悦和谐、互动竞争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走上学习正轨。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 生理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曹管,陈传敏,黄芳. 课堂互动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信心的影响手探析[J]. 广西教育, 2014 (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05);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35)

(责编 丁 梦)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学习习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