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情深:张爱萍35年6次寻找战友忠骨
2014-09-25颜梅生
颜梅生
1930年4月16日深夜,11个农民不顾伸手不见五指,冒着倾盆大雨,抬着一具红军高级将领的尸体,掩埋在一块名叫“垛子口”的地里,来不及立碑、做记号,又匆忙离去……
那位高级将领是谁?他因何而死?为何被如此仓促落葬……一连串的谜,直到35年后才被解开:他就是坚持在南京国民政府卧榻之侧战斗,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红军第十四军首任军长何昆!
而推动解开这些谜的,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
何昆其人
何昆,又名何坤,号德晟、字普发,别名克信,化名李维森,1898年9月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金黾乡牛头下村。
何昆从小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并练就一身好武艺。1908年,他开始读私塾,后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20岁时,何昆随父亲到广东省韶关市最北部,南岭山脉南麓一个叫坪石的小镇,靠开“金生泰”小客栈营生。除帮助父亲经营小客栈外,何昆还经常挑着货郎担四处叫卖,兜售物品。随着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他较早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
27岁时,何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期间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熏陶下,何昆刻苦学习,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不久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蒋介石为排斥共产党人,夺取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制造“中山舰事件”,驱逐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中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员。何昆因身份暴露,奉命转移到广东省三水县石峽地区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何昆在广州黄沙火车站被捕,他和同时被捕的200多人一起被关在广州明星电影院楼上。当夜,何昆凭着一身武功跃上楼顶,弄断了房顶椽子,率领部分难友成功逃脱虎口。之后,何昆乔装打扮成农民,迅速从广州到达武汉,很快就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1927年,何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随后被指派参加组织广州起义。12月11日凌晨,起义爆发,何昆带领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经过两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占领了全城大部分地区。因粤桂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联合反扑,起义最终失败。何昆受党组织派遣,前往武汉、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取道回老家作短暂停留时,何昆在老家宣传革命道理,帮助地方党组织训练工农武装。
1929年冬,何昆调任中共江苏通海(南通、海门)特委委员,领导通海地区革命武装斗争。
血溅老户庄
随着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不断壮大,1929年11月18日至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黄浦江畔的泉漳中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和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等决定将这一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组建为江苏境内第一支工农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何昆被任命为军长,并带领张爱萍等具体负责组建红十四军。
1930年3月2日,红十四军在如皋西乡正式打出部队旗号,公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十大政纲》,即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工厂、企业和银行;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军阀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苏维埃四政权;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主权;实行8小时工作、增加工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等;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改良士兵生活,分给土地和工作;取消军阀在地方强征的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累进税;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何昆还将政纲制成传单在上海发放。
3月下旬,通海红军接连打下南通东乡的四甲坝、四扬坝两个敌人据点,如泰工农红军打下了卢庄,红十四军声威大振。红色刊物《中华苏维埃》中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与红军扩大的总形势》一文对当时的情况报道称:“南通、如皋、泰兴、靖江、泰县等江北的县份,是赤色农民武装斗争最激烈的区域。”《全国红军概况》也谈及:“十四军:现在只成立了一个纵队,分3个支队,分布在南通、如皋、海门、泰兴等县作游击,人数二千,贫农占全数百分之六十,武装千余,现在正在扩展中,并向长江中心区域发展。”
4月3日,中共通海特委和红十四军军部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召开万人大会,公开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成立。红十四军下辖两个支队,通海红军第一大队编为第一支队,如泰工农红军编为第二支队,何昆兼任第二支队队长,张爱萍任二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会上发表了红十四军宣言《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红十四军是工农的武装,是工农苏维埃的部队,要誓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纲,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主子帝国主义作斗争。会后,红十四军领导检阅了部队。
红十四军打土豪、惩恶霸、分粮食、焚田契,先后转战通、海、如、泰等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有力地支持了中央苏区红军的斗争。
尽管如此,但由于红十四军地处于国民党中心城市南京、上海附近,敌我军事力量相当悬殊,而地方反动势力又有着坚固的碉堡和优势装备,使红十四军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威胁。特别是扼守在如泰与通海游击区之间的如皋磨头镇西南老户庄,不仅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敌人还驻有保卫团、县警察大队和省保安队一个中队,极大地妨碍了两个游击区之间的联系。为拔掉这颗钉子,4月16日,红十四军分成三路向老户庄发起进攻。何昆带领的先头部队刚接近老户庄,敌人碉堡上的机枪就开始疯狂扫射,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又冲了上去。经过激战,红军占领了东头晒谷场。可是,从敌人的碉堡里射出的密集重机枪子弹封锁了护庄河,部队难以继续前进。何昆心想,战斗再僵持下去,敌人的增援部队一旦赶到,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当即向张爱萍说道:“让我对付碉堡里的‘野狗子!再不解决,如皋城的援敌出来就不好办了!”说完,手提部队惟一的一挺轻机枪站在张爱萍肩膀爬到谷草堆上,向敌人的碉堡猛烈射击,掩护战士抢渡。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可部队刚要往前冲,敌人碉堡内又响起了枪声。何昆想再次把火力压下去,却不幸身中数弹,从草堆上跌下来。
张爱萍撰写的回忆录《围攻老虎庄》(实为老户庄)中,详细地记述了这一经过:
何昆同志站在我的肩头上大声地喊着:“共产党员们,冲啊!——”
我蹲在底下,看不见何昆同志的表情,但从他洪亮的声音里,我听得出他很兴奋。战士们看到军长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了,纷纷跳起来往上冲去。
突然我感到肩头一晃,何昆同志从上边倒下来,他像一株折断了的大树,躺在我旁边。我以为他没站稳摔下来,连忙去扶他。啊!他一只手按着胸口,血像涌泉似的,顺着指头缝流了出来。
“军长,军长!”我抱住他,连声呼叫。他把手提机枪交给我,坚决地说:“打!快打!不要管我!……”
由于何昆身负重伤,加之进攻受阻,部队只好向邹家岱方向撤退。途中,战士们将浑身浸透鲜血的何昆抬到附近一座破败的土地庙内稍作停顿,而何昆就在这座土地庙里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战士们无比悲痛地把何昆的遗体抬到西燕庄后,由于敌人围追堵截,形势万分危急,只好将遗体交由当地农会组织群众收殓安葬。出于对外保密需要,部队并没有说明遗体的身份,加之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地方党组织遭到严重摧残,当地农会在白色恐怖下,只是借来一口棺材,让11个农民乘着夜色,冒着暴雨,匆匆掩埋了烈士忠骸,甚至无暇留下任何标识,从而给后来寻找何昆烈士遗骨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寻找忠骨
虽然与何昆相处的时间短暂,但张爱萍却与之结下了深深的友情,尤其是何昆爱兵如子、身先士卒、敢做敢为、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张爱萍由衷敬佩。可多年后张爱萍前往悼念时,却发现一片荒草凄凄,何昆的忠骨无从找起。
为告慰烈士英灵,使烈士真正入土为安,张爱萍一直将寻找何昆忠骨这件事挂在心上。
1940年,新四军在通海、如泰地区建立了苏中抗日根据地。1942年,张爱萍便委托中共如西县委书记周特夫等派人寻找何昆的墓地,结果一无所获。
解放后,身居要职的张爱萍仍念念不忘寻找何昆忠骨,曾分别于1952、1956、1957、1958年4次专门派人到如皋查访,但均无结果。
1964年9月,即何昆牺牲后的第35个年头,张爱萍又指示江苏省民政厅,商请当年红十四军第五营政委周方,专程到如皋县胜利乡西燕庄寻找何昆忠骨。经过一个月耐心的调查,终于找到了惟一健在的、当初参与埋葬何昆遗体的孙国民。经其一再回忆和指引,几经周折,终于在庄北一片菜田中间的众多小堆里找到了何昆墓葬的准确位置。经南通专署公安处法医的检验鉴定,遗体身高和牙齿(镶金齿)完全符合何昆的特征;胸椎第二、四左侧横突均缺损,肩甲骨下端断裂,外板向外缺损,明显系子弹射击出口,也与张爱萍回忆录一文中所说的何昆负伤部位完全吻合。同时,墓葬情况也进一步得到佐证:本地葬棺中有大量石灰,遗体平直安放,而此棺椁中无石灰,遗骨形状歪斜,表明是在紧急情况下草草收殓的;本地人随葬衣服不用洋钮扣,而墓中挖掘到5颗白磁洋钮扣,说明死者不是本地人;本地钉棺材都用爬头铁钉,墓中却发现了5根洋钉,这与孙国民“用洋钉钉棺材盖”的说法相符。
如皋县民政科随即出具了《关于红十四军军长何昆(坤)烈士墓地的调查报告》,认定已经找到了何昆的遗骸。而直到此时,孙国民才知道,他和乡亲们亲手掩埋的,竟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十四军军长何昆。
张爱萍接到报告后,即悲痛又欣喜。悲痛的是何昆没能看到全国解放,欣喜的是自己总算可以告慰何昆的在天之灵,寄托战友和群众的哀思。
1966年清明节前夕,根据张爱萍和江苏省民政厅的指示,何昆的忠骨经火化后安置于如皋县烈士馆内。
虽然何昆的忠骨得到了妥善安置,但人们只知道何昆来自湖南,对他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为继续解开何昆的身世谜团,1980年,如皋县委党史办致函湖南省委党史办和湖南省民政厅,转请他们向所属各市、县通报查寻。经过一年多的调查考证,湖南省有关部门从全省40多位同姓同名的人物卡片和各县提供的人物特征中最终确定:何昆的原籍在湖南省永兴县金黾乡牛头下村。永兴县民政局一张《失踪军人简表》中记载:“何昆(坤),失踪军人,何的爱人曹已花暂作战士家属对待,发抚恤金大米180斤,曹晚年进敬老院,一般看待,已病故。”何昆仅有一女名何广梅,亦已病故。经进一步调查得知,何昆从上海到如皋之前,曾给妻子去信:“我在上海开旅社,生活可以。我将要入日本游学,只此一信,望勿念……”可由于当时书信格式是竖写,而“入”与“如”同音,“日本”两字能合写成“皋”字省一小撇,“游学”音似“游击”,导致妻子误认为何昆“入日本游学”,而不知道实际告诉她是去如皋打游击。
终于,何昆的身世在他牺牲51年之后被揭开。
1992年4月,何昆烈士的骨灰随迁至新落成的如皋烈士陵园内安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