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产链看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4-09-2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生产链农药农户

王 震

(邯郸市融洋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2)

从生产链看农产品质量安全

王 震

(邯郸市融洋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2)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从我国目前农产品的生产链谈起,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

农产品;生产链;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含义是农产品应没有毒害,并且不对人体造成危害,也就是说必须要保证农产品中不包含会危害人体强康的因素。一般来讲,使得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污染问题;动植物型农产品抗生素残留问题;此外一些转基因农产品也会导致营养成分的非预期转变,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过去,我国的农业主要追求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解决温饱的问题。如今,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无论是粮食还是肉类,我国的人均消费也都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许多的优质的农产品成为了人们消费的全新热点。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农产品,随着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农药﹑化肥等物品的使用使得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造成伤残或者死亡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

最近,笔者对一些生猪以及蔬菜的生产链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产品在生产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1.1 难以进行有效的安全生产监控

如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真个,为加强视频安全做了大量十分有效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小农户来讲,影响并不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小农户一方面并不清楚什么肥料是无公害的,另一方面收购蔬菜的营销人员往往也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不太重视。就前者而言,许多品牌不同的农药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农药,但很多农民并不了解这些情况,一味的认为只要多用农药就是好的。因此,常常会出现同品种或者同类农药反复使用的现象,这一方面使得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还是的蔬菜的中职环境受到了污染,同时这也使得农民种植蔬菜的成本不断增加。就后者而言,在收购蔬菜时,营销户往往只凭自己的经验对蔬菜进行目测。相对而言,政府虽然重视蔬菜种植的环境,但由于成本较高,人员不足,因此只能采取小范围的抽样检测,根本达不到要求。

对生猪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养殖生猪的农民往往对饲料的添加比较随意,一般而言,催肥比较快的产品更加受到农民的欢迎。

1.2 基层推广方式不能适应农产品安全的技术需求

我国对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已经实行了多年,但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改推广的改革也削弱了农民技术推广对农民的服务,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也使得原本的推广模式收到了影响。一方面农民不能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进行生产,是由于农民往往为了追逐产量而实用不当的农业资料;另一面,农民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对于农产品的选择往往盲目的。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民渴望得到相关的农业技术培训,但如今的培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难以适应农民的需求。农业技术的推广形式大于内容,追求规模,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因此也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3 劣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给农产品生产带来危害

自从农业生产资料放开以来,农民在选择和购买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方便,但由于经营主体的复杂性,也给政府在生产资料经营的监管上带来了困难。对于管理场所固定的经营户来讲,情况还好一些,但在农村中还存在其他的营销人员,对这些游荡人员的监管较为困难,而这些人常常会因为利益原因销售假冒产品。经过调查逼着发现,农户购买饲料的渠道一般为饲料市场以及个体户上门销售。由于信息渠道的不通畅以及文化的限制,农民并不熟悉饲料的品牌,对好坏品种并不能分清楚。在市场上的选购也多是听从亲戚的推荐,较为随意,对于养殖大户来讲,通常会买多种品牌的饲料,通过喂不同的猪来分辨好坏;养殖户的用量大,可以直接从厂家订购,因此在价格上和质量行都有保证,避免利益受损。但小规模的农户并没有经历选择饲料,他们往往选择催肥快且价格较低的饲料,至于存在的隐患,小规模农户往往不了解,也不顾及。

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2.1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管理

农业投入品是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当前,要解决好相关法规的制定,加快对于农药﹑农用激素等法律的修订工作,使其能够真正管好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对于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劣质农药,要禁止生产,更不能允许这些农药的流通;对非法生产的药品并造成危害的,应依法严惩,对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如与政府管理问题有关,还应追究政府领导者的责任。

2.2 抓好田间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以小规模农业为主的生产格局下,要培养农户为主体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和机制。虽然建立起良好的监控机制较为困难,但只有如此,才能起到对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如今,政府正在积极的推进农民组织的发展,在这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问题。而实际上,农民专业组织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可以通过合作章程来约束生产行为,实现自我监控。除此之外,农民合作组织还能够对成员进行培训,通过对农业资料的购买帮助农民,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防治劣质产品的流入,另一方面还能够控制产品的质量。

结语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生产链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了很多方面的约束,例如基层推广的方式不能满足产品的技术需求﹑安全生产监控难以有效的开展﹑劣质产品在市场的流通,都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危害。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强化源头管理﹑抓好田间质量控制的建议,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 吴修立,张正,李树超.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因素与对策[J]. 农业经济. 2007(03)

[2] 徐柏园.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 2007(03) .

F27

A

猜你喜欢

生产链农药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中美两国内资和外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演进路径
中国内资和外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与演进路径研究
——基于行业数据的测度
产业链的合作机制选择与低碳产品定价及碳减排策略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