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电影何以大行其道?
2014-09-25彭俐
彭俐
中国垃圾电影非自今日始,但今日尤甚,新近放映的影片《小时代 3》就是最好的例证。截至 2014年7月27日,其票房已经达到 4.64亿元,可以说大江南北的票房全线飘红。垃圾电影的出现不值得大惊小怪,值得认真思考的是——垃圾电影竟然受人追捧,且价值连城。我是在东方广场影城观看的这部影片,身旁年轻观众不时发出愉悦和欣赏的笑声、尖叫声,比银幕中“垃圾 ”的出现更让我吃惊。我们肯定一部影片或否定一部影片都很容易,比如说冠之以“经典”或“垃圾”这样的词汇便可。但是,找出“垃圾”出现的背后原因以及堵住其滋生与泛滥渠道却并非轻而易举。那么,我们要问:垃圾电影何以大行其道?
微信上有关该片的广告词十分露骨:“拜金、虐情”。事实上,一点儿不错,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都在豪华奢靡的环境气氛中展开,人物苍白无力像涂上金粉一样的虚假矫情,男女角色尽管青春妙龄,然而一个个装腔作势、扭捏作态,性格乖戾、艳俗不堪,其生活没有内容,而其所谓悲欢离合让人哭笑不得。假如用优雅语言来评论这部影片,我会感到自己无聊和猥琐,那就干脆戏谑地评说这部不值得评说的垃圾之作:土包子开花的味道颇浓,钱串子掉腰子的手段高明,暴发户挥金如土的嘴脸丑陋,阿堵物膜拜者的奴相尽显。如果你能坐在那里从头到尾看完影片,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要是不看这影片,还真不知道,也万万想不到今天的电影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怎能不百感交集,慨叹世风日下,怎么一下子世界变成了这个样子!
河水不会倒流,但是电影的时光之水可以倒灌!
我为中国电影的现状和现实感到沉痛、悲哀,并且沉痛、悲哀地想到六十多年前拍摄的那部电影史诗——《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编剧)。我诚挚地恳请各位,有时间一定将《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小时代 3》对照着观摩一下!你们一定会理解我说的电影河水倒流的含义。我们今天的电影人,创作、拍摄了像《小时代 3》这类垃圾影片的电影人,面对上世纪 40年代那些在社会价值观和人生信仰方面“黑白分明”的电影人,难道不感到羞愧难当吗?不觉得自己丑陋无行吗?不感到奇耻大辱吗?而我们数以百万计、千万计
的电影观众,在影院影城,翘首企盼,队若长龙所拥戴、推崇、激赏、赞叹的就是这样的垃圾作品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艺术批评工作者们都到哪去了?我们全社会的良心与良知都到哪去了?一部垃圾影片的出现已经是问题了,而一部垃圾影片的票房卖到几亿元的天价更是天大的问题了!
我走出影院的时候,对身边一起观影的朋友说:影片《小时代》系列的出现,是以社会大时代为背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垃圾电影的上映而埋单,这埋单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是花费了 80元票价的“赞助商”;另一方面,我们是没有花费力气阻止“垃圾”生成的责任人。
电影是什么?——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体温表。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体是不是在发烧,是在发低烧还是在发高烧。
由影片《小时代 3》所大事渲染的拜金主义,就是片中人物“陆烧”名字的暗示,“陆烧”——就是大陆发烧的意思。而可叹可悲的是,影片的创作者就是在利用大陆人的发烧来做买卖,并且赚得盆满钵盈。有人对我说,人家拍电影的才不想那么多呢,什么社会责任,什么人生价值观,什么做人准则,什么国家民族命运、前途所有这些关电影人什么事?电影不就是一桩买卖吗?你拍电影不就是为赚大钱吗? ——人家电影人嘻嘻哈哈、明明白白地在干电影生意,在尽力让其电影保值、增值,以便创收、增收,而我们却在这里愁眉苦脸、痛心疾首地谈论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不显得很滑稽、可笑吗?“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而我们正是在和井蛙谈论大海,和夏虫议论寒冰,和生意人谈论人生,和买卖人讨论艺术,风马牛不相及,而我辈却热衷于此道。
电影,不是牛奶,不是烤鸭,不是往返机票,也不是平板电脑,但它是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一点儿没错,可它影响人们的情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是事实。因此,我们要求电影和电影人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导向的人生价值观是理所当然的,这绝对不是什么过分或过高的要求,而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然而,就是这样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都被这些只认金钱、不认其余的电影人所忽视和漠视。于是,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是谁让他们这些电影淘金者、电影商贩这样肆无忌惮?是谁给他们权力让他们如此蹂躏和糟蹋电影艺术女神?是谁让我们的观众如此的蒙昧无知、懵懵懂懂,丝毫没有一点点上层次、上档次的艺术审美意识和感觉?是谁让一部垃圾电影能够轻松兑换几亿元票房?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食品中的垃圾混入现象,固然伤害人们的肉体。但电影的垃圾现象则戕害着人们的灵魂,尤其是年轻人的灵魂。肉体的损害是痛苦的,但还有治愈的可能;而灵魂的残害则是悲惨与绝望的,永远没有康复的希望。倘若没有我们社会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的浪潮,甚至是大海一样漫无边际的拜金浪潮,又怎么会有这高扬、耸立的电影银幕的一叶“白帆”?这银幕的一叶“白帆”能够航行得很远很远,并且满载着使它无比荣耀、无比招摇的黄金万两,则是我们“海关”的腐败和漫长海岸线的贪婪与龌龊,而我们那指引航道的航标灯也有不作为的过失和责任
想一想,已经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很难在电影艺术作品中找到情感的寄托,精神的慰藉,思想的启迪和信念的滋养,就连最最简单、淳朴的人间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故事都难得一见,更不用说刻骨铭心的感动和怀想,沁人心脾的艺术熏陶与沉醉。我们的影片不告诉我们生活真实的样子,就像我们不告诉自己小孩子世界的真相。——这一点我们不予追究。而电影把我们广大观众只当做小孩子也就罢了,如今,这太不讲礼数的《小时代 3》居然把我们人人都当做弱智和白痴,并且毫无愧疚地以霉烂的垃圾食品——精神垃圾食品,来款待对这些年少轻狂、且年少成名电影人顶礼膜拜的肤浅但还真诚的年轻拥趸,那就有些太不像话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影——变成了几个聪明人哄着几亿实诚人在玩游戏。
这几个聪明人清楚地知道,那几亿嗷嗷待哺的实诚人缺少什么、渴望什么、需求什么、期盼什么于是,利用自己的各种
小聪明、小伎俩、小包袱和小把戏,来糊弄和蒙骗这些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实诚人做忠实的观众,并且成功地哄得他们滴溜溜转,并慷慨大方的掏钱、付账。中国电影人的钱实在是太好挣了,只要你能狠下心来把自己的衣食父母——观众,当作猴来耍。这猴呢,被耍还不行,还得把自己聪颖的猴性、灵性变成愚蠢、愚昧的熊性,或是熊瞎子性。
不带这样蒙人的!
但是,电影就是这样蒙人!我看电影看得自己义愤填膺,想着要打抱不平。但走出影院时,我的面前却没有一个可让我讨个公正的确切对象。也就是说,影片《小时代 3》的出现,只不过是一个突出的例证而已,证明我们大家有多么浮躁、多么势利,多么物化以及多么扭曲,并且多么喜欢沉溺其中,通过各种方式——哪怕是梦工厂的幻想而陶醉其中,这其中有我也有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消说,这样一部垃圾影片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大背景和深广的社会原因,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岂是一篇小文章所能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