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制创新的生物医药供应链重组与运营策略
2014-09-25孟炯郭春霞
孟炯+郭春霞
摘要:运用生物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对基于机制创新的生物医药供应链重组与运营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运营策略细分创新这三类机制创新,可以有效克服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的现存缺陷;同时,基于这三类机制创新可以对生物医药供应链进行重组并给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关键词:生物医药供应链;机制创新;重组;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7-0020-05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Recombination
and Operation Strategy Based on Mechanism Innovation
MENG Jionga, GUO Chunxiab
(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621010 )
Abstract: By using the basic idea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recombination and operation strategy based on mechanism innov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adopting the following three kinds of mechanism innovation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existing defects of operation, the innovation platform of public service in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the innovation of “drug mechanical- service” product combin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operation strategy subdivision in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e enterprisesendogen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itcan recombines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and gives the operation strategy after the reorganiza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mechanism innovation.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mechanism innovation; recombination; operation strategy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创新因素(如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产品组合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运营策略细分创新等等)将会驱动生物医药供应链的变革重组。因此,如何及时调整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策略以提升其运营绩效将是理论者和实践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于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设计和运营,Charles和Brennan[1]指出优化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设计和改善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机制能够减少产品进入市场时间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Geetha[2]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基于这一观点,学者们对生物医药供应链设计和运营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设计和优化[3]、生物医药供应链的生产计划和排程[4]、构建生物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性[5]、建立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6]、生物医药供应链中研发和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7,8]。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学者们(如Ramudhin等 )[9]对一体化决策框架下最优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和运营策略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现有文献几乎尚未考虑生物医药供应链中的运营机制创新对供应链变革的驱动。
因此,本文将以我国的生物医药行业为背景,对基于机制创新的生物医药供应链重组与运营策略进行研究。
1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现存缺陷
结合文献分析和市场调研,本文刻画了现阶段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生物医药供应链由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三个部分组成。生物药品供应链由大学、科研院(所)、研究公司、合同研究组织(CRO)、原材料生产商、药品制造商、药品分销商、物流商、医保机构、零售商(药店)等行为决策主体组成,主要完成生物药品的基础科学研究、初期发现、实验室研究与中试发展、临床前、临床实验、上市前的审批、原材料生产、原材料采购、活性药物成分制造、药品二次制造、药品包装、药品流通、药品使用等任务;医疗器械供应链由医疗器械研发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研究公司等)、医疗器械制造商、医疗器械分销商、医院、门诊、药店以及消费者组成,主要完成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分销及使用任务;医疗服务供应链由医疗服务研发机构、医院门诊或社区护理及消费者组成,主要为消费者(病人、健康人或亚健康状态的人)提供保健、康复、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将随之改变,更多消费者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加之“SARS病毒”和“H7N9病毒”的爆发以及国外医药企业的竞争,这些因素共同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缺乏对接集成“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诸环节关联利益主体(含行为决策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主体)的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这不利于实现整合相关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发挥内生比较优势以细分运营策略、协调关联利益主体、促进信息的彼此共享和快速流通、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以及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等运营目标。其次,生物医药行业的三大产品(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的供应链总体处于各自为阵的分散运营状态,这导致了生物医药供应链中的各决策主体在准确了解总体情况、正确制定计划、有效响应需求等方面的机制障碍,从而无助于提高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效率。第三,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数量多,且多数生物制药企业均独自拥有供应链,这种重复建设和运营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缺乏专业化的运营设施和运营机制,导致多数生物医药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绩效低下。
因此,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2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机制创新
2.1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
生物医药供应链在“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诸环节中涉及众多行为决策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主体,且产品安全责任是生物医药供应链的各关联行为决策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主体必须应对的挑战性难题。因此,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要实现整合相关资源、协调关联利益主体、促进信息的彼此共享和快速流通及确保产品安全等运营目标,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并运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在国外,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已被美国的圣地哥、德国的莱茵三角、印度的海德拉巴等地的生物医药企业广泛采用。
借鉴国内外生物医药公共平台运营的成功经验(如美国的“GHX”平台、德国的“PHONENIX”平台、意大利的“DAFNE”平台等),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相结合,本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
在图2中,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创新平台依托高质量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流程优化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以实现跨子系统信息集成的可视化平台。其运作模式是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和运营,从而可以将公益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发挥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优势。有了这种公信度高、服务面广的服务性机构,便可以带动离散的社会服务资源和整合区域内各类创新资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诸关键环节提供专业、便捷和高效的设备、技术、信息、知识与服务支持。
因此,构建并运营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可以有效克服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缺陷,驱动生物医药供应链进行变革和重组以提升其运营绩效。
2.2“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
为了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药-械-服务”产品组合的需求,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些领先者已经将“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这三类产品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创新。例如:在“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方面,世界最大预充式注射器供应企业BD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BDRx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能用于BDSimplistTM预灌封仿制药注射产品的第二款药品——胃复安注射液;在国内,预灌封注射器也正被山东民康、山东药玻、威高集团等医药企业广泛生产[10]。借鉴上述案例的实践经验,本文针对“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三大产品设计了“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模式,如图3所示。
在图3中,产品组合研发创新主要由大学、科研院所等公共研究机构承担,实验室研究与中试主要由专家型公司承担,临床实验与审批主要由核心公司承担。“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不但能够打造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能够极大方便消费者。基于这种产品组合创新的推动,在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方面,理论者和实践者已经开始重视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可以预期,整合后的生物医药供应链能够方便供应链中的各决策主体准确了解总体情况、正确制定计划、有效响应消费者的特定需求。
因此,生物医药企业采用“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模式不但能够克服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的缺陷,而且能够驱动生物医药供应链变革重组。
2.3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运营策略细分创新
生物医药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众多的节点企业,但是并非每一个节点企业都精通和擅长整条供应链的业务和运作。因此,生物医药企业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共享在“研发-制造-流通-使用”诸环节中的资源,能够突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经营机制障碍,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例如,在生物药品生产外包方面,包括辉瑞公司、默克公司和罗氏公司在内的一些全球知名公司均将其没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业务外包给生产业务提供商。这样,一方面生物医药行业就可以通过外包合同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委托外包给其他更具比较优势的企业或组织去完成,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其自身擅长的领域承包其他企业的外包业务,从而提升整个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因此,在生物医药行业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合同研究(CRO)、合同委托加工(CMO)服务、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等企业或组织,以专门承接生物医药行业的外包业务。借鉴上述案例的实践经验,结合文献研究与市场调研,本文总结出了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策略细分创新模式,如表1所示。这样,生物医药企业就可以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表1所示的四种供应链运营策略细分模式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供应链运营策略。表1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策略细分创新模式
需求类型专用疗法药物大众市场药物企业类型与专用疗法药物相关的企业与大众市场药物相关的企业运营策略虚拟制造商服务创新者低成本提供商利润中心运营目标创建一个一体化供应链合作伙伴虚拟网络创建一条以服务为导向的差异化供应链、提升品牌创建一条可靠而务实的供应链、更有效地提供产品制造和分销与附加服务相结合、实现盈利的目的所需关键技能计划和协调、新产品研制和创新计划和协调、新产品研制和创新、分销与直销新产品研制、活性药物成分制造、二次制造与包装计划和协调、新产品研制、活性药物成分制造、分销与直销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策略细分创新模式不仅能够克服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的缺陷,而且能够驱动生物医药供应链变革重组。
3生物医药供应链的重组与运营
3.1生物医药供应链重组
为了能够实现供应链的集成与整体优化、协调生物医药供应链关联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发挥各决策主体的比较优势、确保生物医药供应链快速响应、实时满足市场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等目标,必须实时变革重组生物医药供应链。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许多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如辉瑞公司、默克公司和罗氏公司等)是这方面的领先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鉴上述国际知名公司供应链重组的成功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9,11],本文对生物医药供应链进行了重组,如图4所示。在图4中,重组后的生物医药供应链由“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选择”、“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以及“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实现”三大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基本功能刻画如下:(1)运营策略选择模块——生物医药企业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并结合市场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运营策略;(2)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将生物医药供应链“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各子系统对接集成起来,将生物医药企业所选择的运营策略转化为可实现的具体行动方案,为“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选择”和“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实现”提供技术、知识、信息和决策等支持;(3)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实现——基于“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给出的行动方案,实现生物医药企业所选择的运营策略。
应当指出,生物医药供应链的优化重组必须以满足最终顾客需求为核心,克服现有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机制上的缺陷,重新塑造供应链“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诸环节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运转和运营绩效的改善。
3.2重组后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策略
首先,构建并运营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要实现生物医药供应链整体的集成与优化、协调生物医药供应链关联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为“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选择”和“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实现”提供技术、知识、信息和决策支持等运营目标,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在中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设计方法方面,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采用模块化的灵活设计方法,具有供应链整合策略的实现功能,从而可以实现“生物药品供应链-医疗器械供应链-医疗服务供应链”由分散运营模式向整合运营模式转变;在基本功能方面,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能够实现患者交互、研发外包、生产外包、物流外包、专家咨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等基本功能,从而可以实现生物医药供应链由传统的运营模式向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运营策略细分的创新模式转变;在信息技术采用方面,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采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云计算”技术和“GPS、GIS和呼叫中心”等先进的跟踪技术,能够实现医药供应链中诸子系统的对接集成。
其次,采用“药-械-服务”供应链整合运营策略。基于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采用“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策略所打造出的产品独特性,很可能转化为市场的独占性。因此,在这种产品组合创新的驱动下,“生物药品供应链-医疗器械供应链-医疗服务供应链”由分散运营模式向整合运营模式转变已是生物医药行业的较优选择。通过对“药-械-服务”供应链的有效整合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从而可以整合资源,降低生物医药供应链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2)生物医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能够了解总体情况,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药-械-服务”综合医疗方案,而后通过整合供应链将这种组合产品传送给消费者,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响应需求。(3)可以创新产品、提升市场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医疗需要。
第三,采用细分化的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在未来,除了某些大型生物医药企业之外,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均需要依据自身在整个产业中的比较优势,选择细分化的供应链运营策略。为便于生物医药企业选择,这里对表1中的四种细分化运营策略作如下描述:(1)对于采用“虚拟制造商运营策略”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策略核心是选择外包整个供应链(即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供应合作伙伴的网络),从临床产品的生产,一直到大规模制造、包装和分销,成为虚拟制造商。在实践中,许多企业都采用了这一运营策略,例如:GlaxoSmith Kline、Merck和Pfizer拟将其API生产业务需求予以外包;(2)对于采用“服务创新者运营策略”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策略核心是创建一条以服务为导向的差异化供应链,主要用以制造和分销复杂治疗产品、管理配套医疗服务提供商。例如,德国医疗集团Fresenius(全球透析仪和透析护理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就是采用“服务创新者运营策略”的践行者;(3)对于采用“低成本制造商运营策略”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策略核心是创建一条可靠、务实及能够更有效地提供产品的供应链。采用各种精益制造技术的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的运营经验可为这类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4)对于采用“利润中心运营策略”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策略核心是将制造、分销与附加服务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盈利。
4结束语
本文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为背景,针对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存在的缺陷,对基于机制创新的生物医药供应链重组与运营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现阶段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的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且缺乏对接集成“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诸环节利益主体的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其次,针对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的现存缺陷,分析了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三类机制创新,即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运营策略细分创新,这些机制创新将驱动生物医药供应链的变革重组。最后,基于三类机制创新,对生物医药供应链进行了重组,并给出了重组后生物医药供应链的运营策略,即构建并运营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采用“药-械-服务”供应链整合运营策略、采用细分化的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策略。
参考文献:
[1]Charles D Brennan.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Supply Chain[J]. 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l998(1): 31-34.
[2]Geetha Vaithyanathan.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Dynamics[Z]. White Paper ,2011.
[3]Nilay Shah.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s: Key is Sues and Strategies for Optimization[J]. 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4,28:929-941.
[4]Gatica G, Shah N, Papageorgiou L G. Capacity Planning under Clinicaltrials Uncertainty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J]. In Proceedings of the ESCAPE-11,Kondig,Denmark,2001(11): 865~870.
[5]Corbett CJ,Zhou D,Tang CS. Designing Supply Contracts: Contract Typ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J]. Management Science,2004,50(4):550~559.
[6]周德胜,宋金波,戴大双,等. 基于熵的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8,22(8):97-100.
[7]石忠国,李天柱,银路.生物制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织运行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3):85-92.
[8]孟炯,郭春霞. 基于SCM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J].软科学,2012,26(6):88-91.
[9]Ramudhin A,Alzaman C,Bulgak A. Incorporating the Cost of Quality in Supply Chain Design[J]. Journal of Quality in Maintenance Engineering,2008,14(1): 71-86.
[10]刘正午. 药+械医学整合探路[N].医药经济报,2013-07-05(1).
[11]马金平,王刊良. 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与实施框架研究[J].软科学,2013,27(3):31-34.
(责任编辑:李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