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特殊路基的处理方法探析
2014-09-24张勇
张勇
摘要:特殊路基处理是按照路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使得该公路路基更加适应其自身的承重负荷。对特殊路基的处理,尤其是公路上的特殊路基的科学有效处理,是公路在投入使用中后健康运作的重要保障。针对公路特殊路基处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具体施工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特殊路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基本特殊路基情况分析
(一)特殊路基简述。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对公路中的特殊路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作为一个气候条件、地质形态多样、沙漠化严重的国家,其大江南北的公路地基建设各有不同。为了进而保证公路的安全和质量,我们需要针对其不同的地基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其特殊路基的处理方式。一般而言,对于特殊路基的处理中,根据土质的特点可以分为对软土路基、水田和沼泽路基、粉煤灰路基;根据地形的特点则分为沿河路基、沿海路基、水库路基等。另外,针对国内部分沙漠化、高原盆地、山区地带、丘陵等地质,也有一系列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案。同时,我国南北气候不同,公路特殊路基处理上还应采用分气候、分季节等特殊处理方法,如冻土、冰雪地区的路基。
(二)特殊路基的危害及处理意义。特殊路基的处理往往关于到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因此,在整个施工中,需要重点对特殊路基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解决公路在施工中遇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我们需要在整个施工中,重视特殊路基的研究和处理,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和改善,从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顺利完工。总的来说,对于不同的特殊路基,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在对黄土路基施工中,由于其具有一定收缩和膨胀的系数,遇到不良积水容易产生膨胀收缩反应,造成路基裂缝甚至路基的崩解。在对东北的冻土路基处理时,一旦没有注意到其路段的土壤、含水量及温度的情况,将产生不同性质的冷冻破坏,导致翻浆现象的发生。另外,对淤泥路基的处理不当,会产生该路段的土层含水量大,导致一定程度的渗水和不易透水,使得路面的受压力能力明显降低,一旦受到重力的压迫,容易产生路基失稳沉降等危害。因此,下文就上述几种公路特殊路基处理中遇到的注意事项和施工方法进行进一步探讨。
二、市政道路几种特殊路基的处理方法
(一)塌方路基的处理
塌方易发生在道路的边坡上,对道路边坡塌方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截排水工程①地面排水工程。主要是拦截坡体以外的地面水及排除坡体范围内的地表水。地面排水沟均应采用浆砌圬工体,以防止渗漏和冲刷。②地下排水工程。多采用盲沟,对防治边坡坍塌以及其他类型的路基病害有良好的效果。边坡渗沟能有效地排引坡体内的层间水及地表渗水。如对呼集公路路基病害调查发现,凡设有盲沟的路段,普遍比没有设盲沟的路段稳定性好。
2、边坡防护工程①坡面植草,以改善坡面土体固着力并防止表面冲刷。草皮应尽早铺种。②采用满铺浆砌片石或骨架式浆砌片石构筑物时,一定要在骨架内种植草皮等保护坡体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骨架护坡,但骨架内填土应夯击密实,以防止坡体被冲刷,产生渗漏。
3、支挡工程对道路边坡的坡脚及体内发生的坍塌,当坍塌体较厚,人为清方困难且可能引起坍塌范围扩大的地段,可视滑体的推力大小等因素分别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抗滑桩、锚杆、锚索地梁或锚管注浆等支挡工程类型,以恢复坡体平衡,杜绝坍塌发生。
(二)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湿陷性黄土是我国一种主要的、分布较为广泛的区域性土,它主要分部于我国黄土高原上。湿陷性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沉积物,它以粉土颗粒为主,富含碳酸盐,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以黄色为基本色调,具有湿陷性,故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湿陷性黄土、非自重湿陷湿陷性黄土、非湿陷性黄土。
1、灰土挤密桩处理
1.1灰料拌制施工前应将施工所用土和生石灰准备妥当。土料宜为天然的黄土状亚粘土或轻亚粘土,有机杂质含量要小于5%,使用前剔除较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石灰应选用新鲜的消解石灰粉,直径不得大于5mm。生石灰块用水喷闷后(3~4h),消解成石灰粉,剔除较大颗粒后方能使用,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灰土须充分拌和至均匀,并控制最佳含水量。
1.2成孔工艺。成孔方法分为沉管法和冲击法两种,根据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桩孔深度、机械设备条件和施工经验等因素选定。①沉管成孔。沉管法是最常用的成孔方法,孔壁光滑规整,挤密效果和施工技术容易控制和掌握,但沉管成孔的最大深度受到桩架高度的限制,一般不超过8m。②冲击法成孔。本法特别适用处理自重湿陷性厚度较大的土层,成孔深度不受机架高度限制,可达20m以上。
1.3填夯施工。填夯前进行填夯试验,以确定每次合理的填料数量和夯击次数,根据夯实质量标准确定检测方法应达到的指标。挤密成孔后待检查合格立即回填夯实,夯填的次序是先底夯,保证有效处理深度,底夯一般要8击以上,听到清脆锤声为止,再开始填料夯实,每次分层填料厚度、夯锤高度、夯击锤数根据试桩取得的参数确定。每层听到清脆锤声,再进行上一层填料夯实。
2、深层搅拌桩法
深层搅拌桩是复合地基的一种,近几年在黄土地区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处理含水量较高的湿陷性弱的黄土。它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无振动,基本不挤土,低噪音等特点。深层搅拌桩的固化材料有石灰、水泥等,一般都采用后者作固化材料。其加固机理是将水泥掺入粘土后,与粘土中的水分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进而与具有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在水中或空气中发生凝硬反应,使水泥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使路基土达到承载的要求。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方法有干法施工和湿法施工两种,干法施工就是“粉喷桩”,其工艺是用压缩空气将固化材料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喷入土中并搅拌而成。因为输入的是水泥干粉,因此必然对土的天然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土的含水量较低时,很容易出现桩体中心固化不充分、强度低的现象,严重的甚至根本没有强度。在某些含水量较高的土层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此,应用粉喷桩的土层中含水量应超过30%,在饱和土层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中应用更好。对于土的天然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不允许采用。
3、素土垫层法
素土垫层法是将基坑挖出的原土经洒水湿润后,采用夯实机械分层回填至设计高度的一种方法,它与压实机械做的功、土的含水率、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存在密切关系。压实机械做的功与填土的密实度并不成正比,当土质含水量一定时,起初土的密实度随压实机械所做的功的增大而增加,当土的密实度达到极限时,反而随着功的增加而破坏土的整体稳定性,形成剪切破坏。在大面积的素土夯填施工中时常遇到,运输土料的重型机械容易对已夯筑完毕的坝体表面形成过度碾压,造成剪切破坏,同时对含水率过高的地区形成“橡皮泥”现象,从而出现渗漏。这些都将是影响夯填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翻浆路基的处理
翻浆是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表面硬壳层或承载力土层被车轮等的局部超荷载的挤压,破坏土质结构使其承载力下降,路基表面硬壳层从而产生表层局部沉陷和车撤边部凸起的现象。翻浆路基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做好路基排水,提高路基高度。轻型、中型和重型翻浆,丘陵山区、平原的一切新旧路都可采用这种方法。良好的路基排水可以阻止地面水或地下水浸入路基,保持路基土体干燥,将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减少。提高路基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的常用措施。增大地面水位或地下水至路基边缘间的距离,保持路基上部土层干燥,不至于在冻结过程中由于聚冰过多而失稳。取土方便的路段也适用于提高路基这种措施,填筑路堤所用的土应该适水性良好。路线穿过农田地区时,应与路面设计综合考虑,少占耕地,以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在粉性土地段及重冰冻地区,应采取其他措施如石灰土、砂垫层等同提高路基配合使用。②换土。对因地质不良造成的翻浆路段,可在路基上部换填水稳定性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以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根据地区情况、道路等级、行车要求、换填材料等因素确定换土厚度。根据塔城地区的经验,认为在路基上层填40~60cm厚的砂性土,路基可以基本稳定。换土厚度也可以根据强度要求,按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方法确定。用换土法治理翻浆路段,应突出抓一个“早”字,发现苗头,即行开挖,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效果。换土适合路基标高受到限制不能加高路基,且附近有砂性土的路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市政公路特殊路基的处理时,应先对其处理不当的危害性有个深刻的了解,才能引起一定重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地处理方式,从而更好满足不同性质的特殊路基需求,增强公路施工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卢春龙.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中国城市经济,2010(9).
[2]孙润平.浅谈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J].中国科技财富,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