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改造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14-09-24李凤程曼
李凤 程曼
摘要:目前国内农业项目中的用水量在整体的农业生产里占比重高达90%以上,达到了三千五百亿立方米,可现状却是其中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渠道没有做到有效的防渗管理,导致整个系统的实际有效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五十,从而导致了水资源的大幅不必要消耗,更会致使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改变,造成渍涝的不良现象发生,最终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受到相对的影响。所以,加强灌区改造工程的渠道防渗技术依旧是提升灌区渠道用水的利用率以及保持水资源用到实处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灌区改造工程;渠道;防渗技术
中图分类号:TV91文献标识码: A
一、采用渠道防渗技术的重要作用
(1)能够进一步起到节水作用,主要就是在渠道的底部产生一个不是很容易透水的保护层,当前主要可以利用的技术主要的有很多种,每一个地方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同时,利用防水材料可以有效的使水在进行输送中能够实现节水作用,并且还能够加快输水的速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灌溉效率,一定意义上节约了输水费用以及时间。
(2)在对灌区的沟渠进行防渗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增加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使农作物的产量能够得到提高,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也提高了水的综合利用效率,在节水上也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二、渠道防渗工程措施的选择因素
(一)考虑使用范围
渠道防渗工程措施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渠道防渗技术的适用范围要广,以便于所有渠道都可以适用,而渠道防渗技术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防渗效果好,防渗效率提高到50%~80%;(2)要符合地域情况,最好材料能够就地得到;(3)使用时间长,也就是耐久性强;(4)经济实惠,施工简单,便于管理;(5)提供输水速度,抗冲击能力强。
(二)考虑地形要求
考虑整体规划的可行性,科学安排,把主要问题放在首位,如对于以下几种渠道的情况,要优先考虑衬砌:(1)用于向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输水的渠道;(2)输水距离较远并且渗漏的情况比较严重的渠道;(3)渠床不稳定的渠道,比如:渠床沙土较多、傍山渠道以及高填方渠道等;(4)土壤含盐量较多的渠道以及需要控制地下水位埋深的渠道;(5)因坡度较大易产生冲刷危害的渠道;第六,水源含泥沙较多的渠道。在以上几种渠道类型,要以输水距离远上的渠道优先。
(三)考虑地方实情
渠道防渗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保证防渗效果,所以在选择渠道防渗技术时可在保证防渗效果的基础上,考虑地方特色,确保渠道防渗技术适合地方特点,具体的可分为三种:(1)原料的优先使用,也就是就地取材,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在原料上的费用。比如:在石料丰富的地方要使用砌石防渗技术,在沙、石料丰富的地方要使用混凝土防渗技术。(2)要符合地方的气候特点,这样才能保证渠道防渗工程的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比如:在冬季较寒冷的地方或是冻害严重的区域,使用沥青混凝土类的衬砌。(3)在水费很高的地方和水的渗漏会影响渠基稳定的渠道,要使用下铺膜料上部用混凝土板作保护层的措施,这样就可以提高防渗效果。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除了就地取材可以减少工程费用,还可以通过提高输水效率和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三、渠道防渗问题形成的原因
渠道出现渗漏的问题原因是非常多样的,通常是由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导致的,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找到解决措施。
(一)化学因素
在进行灌区改造工程施工的时候,通常面临的土壤情况都是非常不同的,这样就使得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很多的土壤中在盐类和碱类物质含量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些物质在和混凝土进行融合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化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板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度腐蚀。
(二)施工方面的因素
很多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通常存在着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情况,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经常存在着不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情况,这样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出现,在施工的时候导致施工的质量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冻胀因素
我国的国土面积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进行灌区改造工程施工的时候通常要面临不同的施工环境,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地基土中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地基中的水分是会出现凝结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板在承受能力方面是会出现很大的影响。
(四)没有做好维护工作
在灌区改造工程施工中,通常非常细微的问题都会导致很大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出现的细小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能够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出现经济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进行解决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四、灌区渠道防渗技术
(一)土料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一般会采用土料,虽然土料的耐久性不强,防渗层容易损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但由于土料的来源广并且造价低,所以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应用很常见。在施工过程中,要先清理掉表面土层的杂物,以减少杂物对防渗层的破坏,之后再将粉碎的土料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其搅拌顺序是先干后湿。最后是将防渗层铺设到一定厚度,并进行分层铺筑和养护。
(二)砌石防渗技术
砌石防渗技术的取材和土料防渗技术一样方便广泛,但不同的是砌石防渗技术的防渗效果在时间和质量上都优于土料防渗。即使水流速度较大时,砌石也不受影响。在进行砌石防渗工程时,不需要繁杂的工序,只需将砌石砌筑在渠道表面土层上,或是在砌石下面再增设一层,这样防渗效果更好。
(三)膜料防渗技术
渠道的防渗施工时比较普遍使用的是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为主的塑料薄膜。而在现实情况中,多选择深色系的、厚度范围约为零点一二毫米到零点二毫米间的聚乙烯膜,能有效的保持工程中的效益。这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渠道的修理过程中,避免杂物残留在其中,需仔细做好清理工作,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渠道各面的平整,使其发挥优良的性能。其斜坡面的设计,应当遵循比降度低于一比一点五,这样能使薄膜更好的发挥它的性能,从而使得防渗层整体趋于稳定,同时渠床上口两肩需根据渠道实际情况作宽20~30cm的戗台或30cm 深的小沟,以铺压防渗塑料薄膜,防止其在水流推动下出现下滑现象。防渗塑料薄膜在铺设前,应将渠床表面洒水进行湿润,确保防渗塑料薄膜具有较高施工质量水平。
(四)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沥青防渗技术的各方面都优于砌石防渗,不仅防渗效果好,而且受时间影响的程度低,也可随地基的变化而改变。常用的沥青防渗技术是沥青混凝土,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先进行试验铺设,以确定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其他一些铺设因素,再进行铺设工作,包括: 铺筑整平胶结层、铺筑防渗层、涂刷封闭层,最后是碾压,目的是巩固,为了达到碾压目的,在碾压过程中要注意碾压的顺序以及力度。
(五)水泥土防渗技术
水泥土的特点是取材很容易,施工很便捷,造价也相对低廉,防渗效果较好但是强度略低,主要是把砂土和水泥加水混合行程的材料,但是具有耐久性却没有混凝土号的材料。不过水泥土的优点在于它的含水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九左右,对于前期工作的要求较低,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也略便捷。水泥土更加适用在受冰冻灾害问题影响的土质地带或者容易受到风化的石质渠道的防渗和节水的加固性工程,一般这种砌衬的厚度都必须限制在六厘米到八厘米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水泥土中所混合的土料多少会给水泥土后期的强度和耐用度带来较大的影响,一般使用砂土和砾石土的效果比较好,原因是这种土料里的粘粒含量一般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下,是比较理想的情况。相比之下前文所提的混合土由于其粘性特质则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加入沙子来调整它的防渗功能。土料在水泥土配制过程中应充分粉碎,待筛分工艺完成后方能与水泥、水进行均匀拌和。
(六)混凝土防渗技术
在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衬砌渠道。这种渠道防渗技术在防渗抗冲性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在耐力和时间上都比较优秀,但也有一些不足,那就是变形能力差,材料来源不是很广泛。所以一般会在施工现场附近存在骨料来源的地方选用此技术。按施工方法,混凝土衬砌可分为现场浇筑和预制装配两种。现场浇筑的好处在于衬砌接缝少、与渠床贴合以及经济投资较低;预制装配的好处在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大、混凝土质量有保证、工期较短以及对能处理好施工与渠道引水的矛盾。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现浇混凝土防渗层时,除了要有分块的两侧挡板和伸缩缝成型夹板外,还有要外模板。在材料配比上,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采用活动模板和分块跳仓法以及滑模振捣器法施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还可以节省费用。混凝土预制板凝固后就可以拆除模板了,但要保证其强度达到预期强度的70%后才能进行运输。在砌石过程中,要保证砌石的平整和牢固,砌缝要用水泥砂浆填满,并且之后还要对水泥砂浆进行压平和抹光操作。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现浇完工后,要在第一时间里进行收面和养护。在近十几年的时间内,在使用衬砌机浇筑U型混凝土渠道时,会在土基梯形和U形渠道上使用喷射混凝土,并对塑料养护剂进行试验,这两项操作对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总之,提高灌区渠道输水能力和实现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的有效适用技术就是防渗技术。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一定要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选取适当防渗技术措施建好灌区渠道防渗工程,是实现节水型农业灌溉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研究,使渠道防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君,姜绪安,俞双恩,佘冬立,李凯.生态防渗技术在灌区改造工程建设中的可持续性对比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1:145-147.
[2]姜绪安,佘冬立,俞双恩.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改造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328-6330.
[3]魏生全.防渗技术在湿陷性黄土灌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7,12:213-215.
[4]王小勇.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几种渠道防渗方式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9,06:141-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