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CEC—CDIO理念的物联网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4-09-24马荣飞
摘 要:以CEC(学院-企业-合作)校企深度融合作为基础平台,并与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创新了CEC-CDIO“做中学”教育理念,提炼了校企全程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融入CDID整体训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行为导向项目式实训教学体系,实施了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关键词:CDIO;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教学体系;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oactice of High Skill Talent Train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rofessional Based on CEC-CDIO
MA Rongfei
(Institute of Digital Information,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The CEC(College-Enterprise-Cooperation) depth cooperation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as the basic platform,an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CDIO education idea organically of CDIO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education idea,innovate CEC-CDIO “learns from doing” education idea,refine and full participat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pplication,construc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the whole train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oriented behavior project,impl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guarantee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multiple effect.
Keywords:CDIO;personnel training mode;curriculum integration;practice teaching system;quality guarantee
1 引言(Introduction)
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的各种新型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直接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1,2]。从物联网应用方面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将超过百亿元甚至达到千亿元。
随着物联网产业近两年飞快的发展,为主动适应行业和地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所需大量的物联网方面人才,在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必然的趋势,培养懂物联产品,会系统集成,能维护、能进行技术开发的高端技能型物联网技术人才,已刻不容缓。本论文是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群)的调研分析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物联网新型产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CEC-CDIO”理念指导下,开拓专业建设思路,提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物联网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依托校企合作一体化物联网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创新,优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改革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强化专业教学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突出面向物联网行业和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
2 研究现状(Status of research)
物联网产业体现了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技术效益好、带动性强的突出特点[3]。为了适应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3月9日,教育部发出通知,我国拟针对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等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传感网和物联网作为信息网络产业相关新兴专业方向予以申报,教育部将对举办这些相关专业的学校给予重点支持。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开设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较少,即使开设这个专业,都在探索之中,很不成熟,也没有借鉴的价值。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条件这些方面都需要探索和研究。我院是全国首批成功申报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通过对物联网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和实践,正好填补全国在这个方面研究的空白。
3 研究思路(Research ideas)
研究总体思路是在“CEC-CDIO”做中学理念指导下,通过“行业+企业+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对专业调研、组织、实施、反馈、服务等阶段实施,明确培养目标,制定能力大纲,构建课程体系、实施教与学、建立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服务产业和社会,从而形成符合“三标一系”(三标是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一系是指系统化综合实践)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具体思路如下:
(1)瞄准企业需求,结合行业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背景、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标准,系统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突出物联网系统集成、开发和维护等工程能力及职业素养的训练。endprint
(2)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利用新技术,保障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按照“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成果共享”的原则,整合企业和大多院校的优势资源,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的应用为重点,利用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环节,来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4 研究内容(Content of research)
(1)职业岗位与专业定位。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对接物联网企业行业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熟练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能力,能胜任系统集成、开发、测试、维护、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岗位要求,符合物联网产业链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以CEC-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做中学”优点,确定CDIO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物联网工程技术及应用人才。
(3)CEC-CDIO能力大纲。
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进行分解,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专业能力大纲。CDIO专业能力大纲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二是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三是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四是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能力。每个层面又包含更多能力。
(4)基于CEC-CDIO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451”与“0.5+1.5+0.5+0.5”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设计出能够实现上述所提到4个能力目标的课程模块;在岗位对接上,与物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系统集成、开发、测试、维护、销售这5种岗位人才;在项目教学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1主线,逐步形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45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在第1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在第2至第4学期完成,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在第5学期完成,顶岗实习在第6学期完成,前4个学期教学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后2个学期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整个教学始终坚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来实施项目内容。
(5)高职物联网专业CEC-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设计。
通过校企共同调研,提炼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就业的岗位,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专业的知识,素质和技能要求,借鉴CDIO项目教学,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紧密结合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与物联网企业行业共同构建“做中学”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图
Fig.1 The curriculum system diagram
课程体系里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项目,一级项目主要是毕业综合实践项目和专业认知项目,与实习单位的实战化项目进行对接,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关键环节完成整个项目,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二级项目包括5个项目,把相应的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物联网核心技能;三级项目是以二级项目为依托,是单一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专项能力。
(6)以培养高技能物联网人才为目标,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的物联网实训基地,利用“点、线、面”相结合,来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
(7)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将CEC-CDIO理念落实到教学实施中,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情境化项目教学。
(8) 构建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应该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需求,将CEC-CDIO培养大纲和12条标准与专业教学管理相结合,来构建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使之不断完善。
5 结论(Conclusion)
物联网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将工程职业实践环境作为教育环境,以能力为目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依托“校企合作先进物联网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做中学,岗课结合完成教学,创新了CEC-CDIO“做中学”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注重人文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国际理念、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志德.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11(36):39-43.
[2] 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J].计算机教
育,2010,11(21):27-29.
[3] 郭丽.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34-36.
作者简介:
马荣飞(1968-),男,硕士,教授.研究领域:物联网技术.endprint
(2)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利用新技术,保障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按照“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成果共享”的原则,整合企业和大多院校的优势资源,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的应用为重点,利用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环节,来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4 研究内容(Content of research)
(1)职业岗位与专业定位。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对接物联网企业行业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熟练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能力,能胜任系统集成、开发、测试、维护、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岗位要求,符合物联网产业链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以CEC-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做中学”优点,确定CDIO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物联网工程技术及应用人才。
(3)CEC-CDIO能力大纲。
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进行分解,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专业能力大纲。CDIO专业能力大纲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二是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三是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四是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能力。每个层面又包含更多能力。
(4)基于CEC-CDIO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451”与“0.5+1.5+0.5+0.5”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设计出能够实现上述所提到4个能力目标的课程模块;在岗位对接上,与物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系统集成、开发、测试、维护、销售这5种岗位人才;在项目教学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1主线,逐步形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45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在第1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在第2至第4学期完成,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在第5学期完成,顶岗实习在第6学期完成,前4个学期教学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后2个学期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整个教学始终坚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来实施项目内容。
(5)高职物联网专业CEC-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设计。
通过校企共同调研,提炼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就业的岗位,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专业的知识,素质和技能要求,借鉴CDIO项目教学,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紧密结合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与物联网企业行业共同构建“做中学”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图
Fig.1 The curriculum system diagram
课程体系里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项目,一级项目主要是毕业综合实践项目和专业认知项目,与实习单位的实战化项目进行对接,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关键环节完成整个项目,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二级项目包括5个项目,把相应的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物联网核心技能;三级项目是以二级项目为依托,是单一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专项能力。
(6)以培养高技能物联网人才为目标,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的物联网实训基地,利用“点、线、面”相结合,来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
(7)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将CEC-CDIO理念落实到教学实施中,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情境化项目教学。
(8) 构建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应该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需求,将CEC-CDIO培养大纲和12条标准与专业教学管理相结合,来构建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使之不断完善。
5 结论(Conclusion)
物联网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将工程职业实践环境作为教育环境,以能力为目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依托“校企合作先进物联网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做中学,岗课结合完成教学,创新了CEC-CDIO“做中学”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注重人文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国际理念、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志德.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11(36):39-43.
[2] 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J].计算机教
育,2010,11(21):27-29.
[3] 郭丽.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34-36.
作者简介:
马荣飞(1968-),男,硕士,教授.研究领域:物联网技术.endprint
(2)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利用新技术,保障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按照“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成果共享”的原则,整合企业和大多院校的优势资源,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的应用为重点,利用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环节,来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4 研究内容(Content of research)
(1)职业岗位与专业定位。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对接物联网企业行业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熟练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能力,能胜任系统集成、开发、测试、维护、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岗位要求,符合物联网产业链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以CEC-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做中学”优点,确定CDIO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物联网工程技术及应用人才。
(3)CEC-CDIO能力大纲。
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进行分解,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专业能力大纲。CDIO专业能力大纲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二是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三是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四是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能力。每个层面又包含更多能力。
(4)基于CEC-CDIO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451”与“0.5+1.5+0.5+0.5”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设计出能够实现上述所提到4个能力目标的课程模块;在岗位对接上,与物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系统集成、开发、测试、维护、销售这5种岗位人才;在项目教学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1主线,逐步形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45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在第1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在第2至第4学期完成,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在第5学期完成,顶岗实习在第6学期完成,前4个学期教学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后2个学期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整个教学始终坚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来实施项目内容。
(5)高职物联网专业CEC-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设计。
通过校企共同调研,提炼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就业的岗位,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专业的知识,素质和技能要求,借鉴CDIO项目教学,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紧密结合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与物联网企业行业共同构建“做中学”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图
Fig.1 The curriculum system diagram
课程体系里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项目,一级项目主要是毕业综合实践项目和专业认知项目,与实习单位的实战化项目进行对接,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关键环节完成整个项目,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二级项目包括5个项目,把相应的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物联网核心技能;三级项目是以二级项目为依托,是单一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专项能力。
(6)以培养高技能物联网人才为目标,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的物联网实训基地,利用“点、线、面”相结合,来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
(7)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将CEC-CDIO理念落实到教学实施中,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情境化项目教学。
(8) 构建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应该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需求,将CEC-CDIO培养大纲和12条标准与专业教学管理相结合,来构建多元实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使之不断完善。
5 结论(Conclusion)
物联网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将工程职业实践环境作为教育环境,以能力为目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依托“校企合作先进物联网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做中学,岗课结合完成教学,创新了CEC-CDIO“做中学”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注重人文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国际理念、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志德.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11(36):39-43.
[2] 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J].计算机教
育,2010,11(21):27-29.
[3] 郭丽.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34-36.
作者简介:
马荣飞(1968-),男,硕士,教授.研究领域:物联网技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