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与调适
2014-09-24张春明
张春明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青春期,也是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他们精力充沛,对世界充满好奇,开始产生独立自主的观念,非常渴望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正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建立的初期,内心充满了矛盾、焦虑和困惑。初中学生开始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周围同龄人进行比较,希望自己能在同伴中脱颖而出,赢得别人的关注。同时,他们也害怕失败,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顺利,常常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由此产生的紧张、焦虑、不安、困惑等情绪常常困扰着他们,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使他们痛苦不堪。初中学生的这种焦虑对学习产生严重危害:一是注意力分散,处在焦虑中的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不能做到全神贯注;二是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低下;三是焦虑情绪影响学习水平的发挥,即便是自己掌握的内容,处于焦虑状态的学生也容易犯错。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心理,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初中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
1.性格内向,导致焦虑
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他们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对外的言语交流较少,但往往心理活动丰富;虽然充满各种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但是自我实现的能力远远不够,常常处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倍感孤独、寂寞和痛苦。这种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不善于言辞,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较差,他们羞于与老师、同学主动接触交流,表现出胆小孤僻、沉默寡言、意志消沉等形象。有时,他们做了好事,学习上有了进步,内心非常渴望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但由于性格原因,也不愿表现出来。这些默默无闻的学生最容易被教师疏忽,长时间的期盼与长时间的被忽略,导致了他们焦虑心理的产生。
2.缺乏自信,引起焦虑
进入青春期后,学生中开始出现“自我”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的产生。处于观察地位的“主体我”,不断分析现实中的“客体我”,往往发现现实中的“我”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远不是那么完美,同理想中的“我”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两个“我”不能同一,“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冲突,学生内心动荡不安,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表现为自我伤感、自我怜悯、自我厌恶等。特别是偶然的或经常的失败最易使学生自信心丧失,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结果产生不确定感,引起严重的焦虑心理。
3.归因不当,产生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威纳等人认为:人们关于行为成败结果的知觉分析会影响他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碰到挫折和失败,片面地归因于能力不强、智力低等内在因素,从而产生羞愧、内疚、自卑、焦虑心理,学习动机水平降低。曾经有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这里有没有办法测量一个人的智力,我是不是智力有问题?为什么我认真学习了,成绩还是不理想呢?”学生一方面潜意识中希望自己学习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赶不上大家,于是陷入极度焦虑的情绪中,自怨自艾,感觉失落、自卑、孤独,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导致学习陷入恶性循环中。
4.压力过大,诱发焦虑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加重。这种学习压力的加重不仅是学习科目数量的增加和学习难度的加大,更多的压力来自于中考和高考。进入初中后,从教师、家长到社会,都对学生的学习有很高期望值,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形之中给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考试前,家长往往不断提示孩子:“别紧张,做题目要细心。”其实这正流露出家长的紧张情绪,这种情绪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使其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社会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氛围使学生本身也意识到不努力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然而在其努力的过程中却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方法,往往盲目蛮干,并且喜欢拿成绩好的同学和自己比较,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在心理上自然而然诱发了矛盾、焦虑。
二、初中学生焦虑心理的调适
焦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状态,不同学生形成焦虑心理的原因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针对学生的焦虑情绪,分析其产生焦虑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做好心理指导和调适,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
1.扬长避短,确立自信
扬长避短、确立自信是消除焦虑的有效方法。正如心理学家马尔慈所说:“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感受到的一定是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的人,感受到的一定是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重拾自信,体验到自尊、自豪和成功的喜悦,克服焦虑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是引导学生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一点上,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一位称职的家长职责是一致的,都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毫不吝啬的鼓励;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培养。这两点往往是学生成功之路的起点,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扬长避短,培养积极的情绪,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
2.认识自己,合理定位
焦虑严重的学生都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即要有自知之明。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会使自己盲目乐观,定位过高,对自己的成绩产生过高的预期,这样反而会以收获失败而告终。应提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立发展目标,并脚踏实地,分步实施。其次,学生不要沉溺在自我批评中。有意识的自我批评和反省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自责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任务的完成,过度自责只能让自己变得更胆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没有执行力。 最后,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依赖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的评价态度。如果他经常从教师那里得到表扬、奖励,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肯定自己,充满自信,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批评与责罚,长期得不到肯定和赞扬,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事缺少自信,变得优柔寡断。endprint
3.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间的因果关系,能让学生认识到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是多种方面造成的。正确归因可以避免学生片面地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脑子笨、学习能力差这些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当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意识到只要逐步改进学习方法,积极改进学习行为,就能获得学习的进步时,他们就能主动克服消极的心理焦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对学习困难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其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向学生指出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并通过学科教学中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只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有所改进,同样能取得很大的进步,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能取得学业的进步。那么,学生就会朝奋发向上变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热情,扫除心理上的障碍。
4.心境坦然,面对压力
进入中学后,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教师要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认识到困难、压力的存在是正常而非可怕的,从而心境坦然,直面压力。要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认识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认识到只有心理上具有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行动上有一丝不苟、百折不挠的努力,才能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功。要指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懂得人生之路永远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道理,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成功者往往善于把来自各方的压力化为动力,以此激励学生并培养他们正视现实的能力,逐步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5.亲密融洽,师生和谐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克服学生焦虑心理的有效方法。有句名言说得很好: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教师的职责并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能将眼光只盯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要时时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尊重每位学生,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营造起亲密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空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并将每一位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看成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加以合理利用,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建构、不断完善的过程。
此外,因焦虑而发展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必要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给予疏导与治疗,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危机,促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甘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