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群众路线“原汁” 尝教育实践“五味”

2014-09-24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原汁联系点调研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始终真学实做,真抓实改,确保活动开展原汁原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品尝出了五种“味道”。

从群众中来品“辣味”。赛罕区敢于动真碰硬,直面有“辣味”的意见和尖锐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活动开展之前,针对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各类学校及卫生医疗部门等七类群体,通过深入调研,找准穴位,准确画像,明确提出了需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活动一开始,区委班子就带头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查找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诚恳进行相互批评。区委常委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共征集到对区委班子的意见建议120条,对个人的意见建议112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共梳理出涉及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村干部管理、职工安置、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积案118件。

到群众中去品“苦味”。针对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衙门作风”和“上级部门优越感”的问题,给领导干部派任务、压担子,建立了处级领导、科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区级领导每人每半个月深入联系点1次,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人有针对性的包联3个信访案件;每人为所包联镇街道办一到两件实事。科级干部每人每半个月深入联系点1次,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讲一堂党课。让领导干部在苦中知晓民生民情,在苦中增知识长才干。在深入调研、与百姓亲切交谈中,想办法、找路子、破难题,实现政策与基层实际需要“接轨”。

依靠群众品“原味”。开展活动重在整改落实。改什么?怎么改?赛罕区力求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原汁原味。利用周末,组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近2000名党员干部集中开展“调研走访日”活动。43名处级领导带队,组成11个调研组、188个调研小组深入3个镇、8个街道所辖的101个村和87个社区开展了调研走访,入户3760家,共征集到群众意见四大类1710项。其中,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65项,落实惠民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675项,群众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813项,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107项,其他方面50项。调研活动中还现场解决了36个具体问题。

立足实际体现赛罕“风味”。针对赛罕区人口众多、既有城区又有农区、工业项目集中、城市建设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在学习教育上,力求方式灵活;在听取意见上,确保全覆盖;在整改落实上,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牢牢把握赛罕区作为全市财政税收重要增长极、全市城市建设主战场的定位,作为自治区102个旗县区中第四个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地区,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相结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服务群众享受“甜味”。赛罕区力争活动的效果深入民心,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民众,让百姓切实尝到发展带来的甜头。年内将集中资金,重点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全区减贫2000人。确保用3年时间全区农村实现“十个全覆盖”。依托金桥开发区优势特色产业,以及人才、技术优势,打造自治区石油化工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首府东部商圈和滨河商圈,重点推进中央文化休闲示范区、永泰城、中海蓝湾、彩虹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切入点,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和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城区。针对入园、上学、安居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建成5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让4800名学生入园、入学,改造53个老旧小区,惠及城市居民7521户2.3万人,建设5处145万平方米安置房,确保4.5万居民入住新居,建成822套廉租房,完成偏远农村危旧房改造150户,有效改善城乡3500名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endprint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始终真学实做,真抓实改,确保活动开展原汁原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品尝出了五种“味道”。

从群众中来品“辣味”。赛罕区敢于动真碰硬,直面有“辣味”的意见和尖锐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活动开展之前,针对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各类学校及卫生医疗部门等七类群体,通过深入调研,找准穴位,准确画像,明确提出了需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活动一开始,区委班子就带头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查找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诚恳进行相互批评。区委常委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共征集到对区委班子的意见建议120条,对个人的意见建议112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共梳理出涉及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村干部管理、职工安置、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积案118件。

到群众中去品“苦味”。针对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衙门作风”和“上级部门优越感”的问题,给领导干部派任务、压担子,建立了处级领导、科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区级领导每人每半个月深入联系点1次,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人有针对性的包联3个信访案件;每人为所包联镇街道办一到两件实事。科级干部每人每半个月深入联系点1次,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讲一堂党课。让领导干部在苦中知晓民生民情,在苦中增知识长才干。在深入调研、与百姓亲切交谈中,想办法、找路子、破难题,实现政策与基层实际需要“接轨”。

依靠群众品“原味”。开展活动重在整改落实。改什么?怎么改?赛罕区力求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原汁原味。利用周末,组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近2000名党员干部集中开展“调研走访日”活动。43名处级领导带队,组成11个调研组、188个调研小组深入3个镇、8个街道所辖的101个村和87个社区开展了调研走访,入户3760家,共征集到群众意见四大类1710项。其中,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65项,落实惠民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675项,群众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813项,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107项,其他方面50项。调研活动中还现场解决了36个具体问题。

立足实际体现赛罕“风味”。针对赛罕区人口众多、既有城区又有农区、工业项目集中、城市建设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在学习教育上,力求方式灵活;在听取意见上,确保全覆盖;在整改落实上,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牢牢把握赛罕区作为全市财政税收重要增长极、全市城市建设主战场的定位,作为自治区102个旗县区中第四个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地区,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相结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服务群众享受“甜味”。赛罕区力争活动的效果深入民心,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民众,让百姓切实尝到发展带来的甜头。年内将集中资金,重点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全区减贫2000人。确保用3年时间全区农村实现“十个全覆盖”。依托金桥开发区优势特色产业,以及人才、技术优势,打造自治区石油化工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首府东部商圈和滨河商圈,重点推进中央文化休闲示范区、永泰城、中海蓝湾、彩虹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切入点,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和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城区。针对入园、上学、安居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建成5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让4800名学生入园、入学,改造53个老旧小区,惠及城市居民7521户2.3万人,建设5处145万平方米安置房,确保4.5万居民入住新居,建成822套廉租房,完成偏远农村危旧房改造150户,有效改善城乡3500名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endprint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始终真学实做,真抓实改,确保活动开展原汁原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品尝出了五种“味道”。

从群众中来品“辣味”。赛罕区敢于动真碰硬,直面有“辣味”的意见和尖锐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活动开展之前,针对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各类学校及卫生医疗部门等七类群体,通过深入调研,找准穴位,准确画像,明确提出了需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活动一开始,区委班子就带头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查找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诚恳进行相互批评。区委常委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共征集到对区委班子的意见建议120条,对个人的意见建议112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共梳理出涉及土地征收、拆迁补偿、村干部管理、职工安置、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积案118件。

到群众中去品“苦味”。针对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衙门作风”和“上级部门优越感”的问题,给领导干部派任务、压担子,建立了处级领导、科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区级领导每人每半个月深入联系点1次,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人有针对性的包联3个信访案件;每人为所包联镇街道办一到两件实事。科级干部每人每半个月深入联系点1次,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讲一堂党课。让领导干部在苦中知晓民生民情,在苦中增知识长才干。在深入调研、与百姓亲切交谈中,想办法、找路子、破难题,实现政策与基层实际需要“接轨”。

依靠群众品“原味”。开展活动重在整改落实。改什么?怎么改?赛罕区力求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原汁原味。利用周末,组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近2000名党员干部集中开展“调研走访日”活动。43名处级领导带队,组成11个调研组、188个调研小组深入3个镇、8个街道所辖的101个村和87个社区开展了调研走访,入户3760家,共征集到群众意见四大类1710项。其中,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65项,落实惠民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675项,群众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813项,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107项,其他方面50项。调研活动中还现场解决了36个具体问题。

立足实际体现赛罕“风味”。针对赛罕区人口众多、既有城区又有农区、工业项目集中、城市建设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在学习教育上,力求方式灵活;在听取意见上,确保全覆盖;在整改落实上,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牢牢把握赛罕区作为全市财政税收重要增长极、全市城市建设主战场的定位,作为自治区102个旗县区中第四个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地区,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相结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服务群众享受“甜味”。赛罕区力争活动的效果深入民心,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民众,让百姓切实尝到发展带来的甜头。年内将集中资金,重点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全区减贫2000人。确保用3年时间全区农村实现“十个全覆盖”。依托金桥开发区优势特色产业,以及人才、技术优势,打造自治区石油化工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首府东部商圈和滨河商圈,重点推进中央文化休闲示范区、永泰城、中海蓝湾、彩虹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切入点,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和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城区。针对入园、上学、安居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建成5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让4800名学生入园、入学,改造53个老旧小区,惠及城市居民7521户2.3万人,建设5处145万平方米安置房,确保4.5万居民入住新居,建成822套廉租房,完成偏远农村危旧房改造150户,有效改善城乡3500名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汁联系点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大作用
立法联系点:群众爹与立法新途径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做好地方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坚持包联系点 打造过硬品牌
江安夏橙原汁中维生素C稳定性分析
菠菜原汁中Vc稳定性的研究
香蕉全果原汁贮藏期间的非酶褐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