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馒头带上锅,走出机关下田间方进东
2014-09-24张娜
张娜
今年开春以来,卓资县农业综合开发区印堂子村南面的设施农业基地,新来了一批面孔陌生的“打工者”,他们每天早早背上馒头,与农民一起到工地干活,中午不回家,就在工地上埋锅造饭。饭后又开始干活,焊钢筋、接水管、覆盖大棚,样样活干得又精又细。这批“打工者”,就是县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近日,我们专访了他们。
印堂子村南面的设施农业项目,是农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建设的一个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总面积5000多亩,主体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需要的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工地上的农民说:“县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来我们村帮助我们搞生产,已有一个多月了。他们都很吃苦,起早贪黑的。他们不挣我们一分钱,干活都是义务的,连吃饭喝水都是自带的,这样的好干部真是少见。”
我们向正往大棚里拖水管子的县农牧业局干部王荣贵了解他们义务帮助农民搞生产的事。这位干部讲:“我们到农村干活,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开始的。县农牧业局每天到这里干活的有20多人。”老王熟练地把水管接到抽水泵上,边紧固螺丝边说:“农牧业局与农村、农民、农业距离最近,是最直接的‘三农职能部门。以前,我们多数是坐在办公室上班的,结果是工作与实际脱节,党员干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现在,我们把工作岗位转移到农村,转移到田间,每天能干不少活。”他指着正在焊接钢筋和安装智能温度调节器的师傅告诉我们:“我们这些干活的,大多有专业技能,都有副高以上的工程师职称。帮助农民干活,不仅解决了劳力问题,而且解决了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老王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受到了深刻教育。我们感到,作为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再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领导农业工作了,这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到农村义务为农民‘打工的初衷。”
一位50多岁的农民听说我们是记者,是来采访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的,就主动过来跟我们聊起了话。他说:“县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下来,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去年,我们雇一个师傅,每天光工资就得支付300多块,还不算吃住费用。现在他们从早到晚干活,自带干粮自带锅灶不要报酬,没有一点干部架子,不给我们增加一点负担,我们从哪里能找到这样好的党员干部!”
我们从西边一座快要封顶的塑料大棚里,找到正在干活的农牧业局局长孙文林,孙局长说:“县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义务帮助农民搞生产,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下来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对口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我们的事业就在农田里,我们的根就应该扎在农民中间。我们要把下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形成常态化,逐步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化,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失职,不脱离群众。”
时近中午了,阳光更加明媚,工地上已经建好的上百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农牧业局的党员干部和农民还在干活,会做饭的在临时搭建的灶堂张罗着做饭,馒头入笼,烩菜下锅。袅袅的炊烟升腾起来,飘向远方。一幅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现代农业图画、一幅党群干群团结一致发展生产的鲜活图画,展现在无垠的大地上。☆
(作者单位: 卓资县委宣传部)
(本栏编辑/胡丽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