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之美
2014-09-24洪越
洪越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节课,要抓住学生的内心、吸引学生的眼球,精心设计好每一节的导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导入,尤其是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节课教学的开始,它的成功,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大半了。
那么,如何把每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好,并发挥出它的魅力呢?根据多年来的从教经验,笔者发现很多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都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以下,笔者将对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进行简要讨论。
一、生活活水,无痕导入
由生活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对新授课的领悟能力,拉近学生与语文学习的距离。
比如,在教学《本命年的回想》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上课一开始,一起欣赏一段《喜洋洋》的新年音乐。听到这欢快的音乐,学生马上会想到最熟悉的节日——春节。在学生兴高采烈之时,请他们说说自己了解的过节的风俗。然后,引导启发学生:是否知道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是怎么过节的,他们有没有说起那时过节的风俗。可以适时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年和我们现在有了很大的差别。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一起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他的家乡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这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们畅所欲言,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扬,学习兴趣就能被激发,教学效果自然会有显著的提升。
再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或电视节目寻找济南冬天的信息。在课堂上,让去济南过过寒假的同学谈谈关外或济南冬天的特点。这样,学生们在谈论天气中,在轻松的氛围下,就能了解到北方冬天整体上的特点:寒冷异常、白雪覆盖。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同学的介绍,来阅读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看看老舍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这样的启发,能把老舍笔下“温晴”的特点凸现出来。
课堂因为引入了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中又会引发我们对生活更深的思考,激发我们进一步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欲望。在这个时候,老师给出相关的话题、布置恰当的作业会让学生在课外自觉地去体验、发现生活。尤其是老师对一些善于捕捉生活信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更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巧妙引用,兴趣盎然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这说明开头很重要,语文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好的导语可以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从而顺利地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恰当的“引用”,为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那些经典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学《端午日》一课时,老师可以先为学生念几句民谣,请他们猜一猜,民谣中描述的是中华民族的哪个传统节日。“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显然,这些习俗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一下子就能猜出是端午。这时,老师要进一步引导告知学生,中华大地非常辽阔,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过端午节的时候,还是会体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请同学们跟着作家沈从文的笔墨,走进他的家乡湖南,看看湘西全茶峒人是如何过端午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熟悉的事物走向不甚了解的角度,既是学习,又是探究,语文课就是文化寻旅之课,何乐而不为!
再比如,我们学习《蒹葭》前,也可以通过“引用”一些经典来激发兴趣。可以先让学生读《论语》,《论语》中有一句“不学诗,无以言”。教师提出问题,看看《论语》中的“诗”指的是哪一部作品。自然,学生可以答出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教师可以顺带介绍《诗经》的特点,并告诉学生,古人认为经过《诗经》的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诵读《诗经》中非常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共同体会其中的无穷魅力。把学生引入诗经的氛围中,然后再品读、解读、回味,课堂之妙妙不可言。
从这些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语文本身具有文学味、文化味。这些中华文化,包括对经典的引用,可以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喜爱中华文化,特别是对语文的热爱。
三、背景释疑,化解难度
许多经典美文之所以历久弥新、常读常新,就在于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或者是有着不一般的人生经历,或者是处于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尽可能多了解这些创作背景,才能更快地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比如,教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一诗时,可以先对作者坎坷的一生作一介绍:有这么一个人,幼时逢乱世,跟着族人颠沛流离,寒窗苦读数十载,成年后满怀理想走上仕途,却因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被贬十年;刚奉诏回京,似乎仕途迎来转机,又因诗作中有讽刺权贵的嫌疑再次被贬;二十三年后才再有机会回到京城。面对朋友的洗尘宴会,他的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感慨呢?这样的导入,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使他们急于弄清什么样的人如此不幸,又为学生们读懂这首诗、理解这首诗提供了背景,简化了教学的难点。
不仅是诗歌和小说,有的时候说明文也可以从背景介绍入手。比如,《苏州园林》的教学就是如此。由于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叶圣陶先生所写的,所以可以先对作者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例如,叶老因自小生长在苏州,所以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不同于常人的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然后,教师通过图片等介绍,《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在1979年写的,当时的背景是他被邀请为《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因为叶圣陶自小生长在苏州,所以在这篇序文中,能够准确而又深情地道出苏州园林的魅力。这样,在阅读中,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作者笔下的《苏州园林》是如此的灵动、如此的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还可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以“境”导入。今天,很多教师都在尝试把“微课”、“微视频”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更有人将之引入到课堂的导入环节,借助音、视等多种媒体合一的载体,来调动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当然,借助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用得巧,用得合适,才不会喧宾夺主,才能获得导入真正需要的教学作用。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美妙的导入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但是,好的导入,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们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被牢牢吸引,跟着教师走进文本深处,细细体会语文的美妙深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