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中的“萨满”

2014-09-24章歆微

音乐爱好者 2014年6期
关键词:萨满打击乐乐章

章歆微

在即将开幕的2014年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中,爱乐者们定能接受一次灵魂与肉体的洗礼——苏格兰打击乐演奏大师伊芙琳·格兰妮(Evelyn Glennie)将首次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演奏打击乐协奏曲《萨满》。

伊芙琳·格兰妮从八岁开始逐渐丧失听力,十二岁时完全失聪,但这些并没能阻止她成为世界级的演奏大师。她是位全职打击乐独奏家,曾与不同界别的乐人合作演出,比如流行乐的比约、波比·麦法连、史汀,钢琴大师艾思,班卓琴手比拉·费里克,英皇合唱团等,亦经常以独奏家身份与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同台演出。格兰妮灌录了二十五张个人唱片,其中两张荣获格莱美奖;她曾委约不少名家为她作曲,总共创作了一百余首打击乐独奏作品。格兰妮参与不少电视、电台节目,包括《科技娱乐设计思想集》(TED)等。她对声音的独特看法,可见于名导演利达斯玛的电影《触摸声音》中。她也是世界知名、广受欢迎的教育家和演讲者,推动积极的人生态度,透过声音治疗沟通媒介的角度来探索世界。

《萨满》是一部为伊芙琳·格兰妮度身打造的作品,为打击乐独奏与交响乐队而作。2011年1月28日,《萨满》由伊芙琳·格兰妮与加拿大温尼伯交响乐团首演于乐团的新音乐节;2012年5月20日,《萨满》由马来西亚青年作曲家江赐良改编成为打击乐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版本,仍由伊芙琳·格兰妮担任打击乐独奏,并携手台北中乐团在中国台湾演出。

作曲家何志扬说:“萨满用超自然的力量修补人类的灵魂,继而医治人类的肉体。伊芙琳·格兰妮的每一场演出都能给予观众精神上的滋养。对我来说,格兰妮就是当代的萨满,这也是我写作这部作品的原因。”作曲家何志扬一直痴迷于土著文化的音乐及萨满教的概念,萨满被认为是人类与神界之间的媒介,并通过咒语、舞蹈或音乐的方式治疗灵魂、身体上的疾病。在这部作品中,打击乐独奏家就扮演了萨满的角色。

整部作品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乐章:“仪式”

乐章以展现独奏者拥有“萨满”的能力。一声清脆的指钹声扣开了神秘世界的大门,整个乐队营造出各种空灵清澈的音色,伴随着由远及近的人声,打击乐独奏正式进入到乐章中。当她对观众施以“咒语”时,音乐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并由此带领我们从原始部落庆典的古老舞蹈现场来到现代的喧嚣之中。

第二乐章:“幻想曲”——“怀旧”

第一部分“幻想曲”由独奏者抓住作品中的一个动机、一个元素自由地即兴演奏。以马林巴为主融入颤音琴及音束等乐器的悦动音色交替,勾起无限想象。

第二部分“怀旧”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巴贝(Doug Barber)的摄影作品《老人看着窗外夕阳》、勒斯梅克(Luc Leestemaker)的绘画作品《航行者 7号》以及一幅同样命名为《航行者》的诗句插画作品,作曲家希望通过音乐将自己与观众都带到那回忆中的情感空间。

插曲:“咒术的精神”

乐曲中使用了大量的镲类打击乐器,开发了众多其他金属类打击乐器的演奏可能性。此时独奏者与乐队都准备着唤起即将爆发的高潮。

第三乐章:“火舞”

乐章开头强有力的管乐齐鸣以及充满力量的鼓声预示着最终能量的释放。乐章中段使用了大量的马林巴快速演奏段落,以表现在精神世界里上天入地、脱离现实世界的束缚。最后阶段由乐队先注入有力的律动,随后独奏家加入到纯鼓段的激烈演奏中,其中运用了大军鼓、通通鼓、邦加鼓、康加鼓、排鼓等大量鼓类的组合演奏形式以展现原始、狂野的极度兴奋状态。整曲以乐队契合鼓点节奏律动的齐奏收尾,达到彻底的内心释放。

当一位欧洲打击乐大师遇上中国民乐团会怎样?答案就在这场音乐会中。也许,在聆听这场音乐会时,我们也应抛开一切世俗束缚,或是甩开双脚,或是席地而坐,敞开心扉跟随台上的演奏家们感受音乐脉搏,更好地体察中西文化交融碰擦的火花。

猜你喜欢

萨满打击乐乐章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浅析萨满艺术的传递
萨满图腾艺术性服装创作灵感研究
满族剪纸中所蕴含的萨满文化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