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钢琴一台戏
2014-09-24林达
林达
第一次接触到格什温四钢琴重奏是在2009年,他们在东艺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当时我就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拉威尔的《大圆舞曲》,改编得令人耳目一新,在重奏的编排上敢想敢为,让人意想不到。这样的四钢琴重奏组合难能可贵,因为许多组合就是因为配合乱、曲目无聊而最终告竭,而格什温四钢琴重奏恰恰相反,在欣赏过他们弹过一首作品后,你会非常渴望知道下一首的亮点在哪里。
2014年,受到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邀请,格什温四钢琴重奏将在7月12日重登申城的舞台。这支成立于1996年的钢琴重奏团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演出遍及全球,四位钢琴家安德烈·德斯庞兹(Andre Desponds)、斯蒂芬·沃什(Stefan Wirth)、本杰明·恩格利(Benjamin Engeli)与米沙·张(Mischa Cheung)早已合作融洽。要知道四架钢琴在一起,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配合默契并非是易事,好在他们独创了一套“爵士与现代派”相互交融的风格,这大大提升了在四架钢琴上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
不久前,我在国外视频网站上看了他们演奏格什温《我有节奏》的视频,华丽而不乏内涵,并且融入了不同的音乐类型,甚至在作品中段,钢琴之间的错位感可以鲜明地判断出是模仿了电子音乐的成分,这或许与成员之一的斯蒂芬·沃什有关,他长期从事新音乐的推动,这是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当然,重奏团主打的依然是非常先锋的爵士风格。在此基础上,他们挖掘了钢琴重奏的无限可能性,追求一种全三维立体的呈现,有极为鲜明的层次感,尤其是衬托主旋律的副线部分,想象力近乎被无限放大。因为四架钢琴同时运作,泛音之间所引爆的“化学效应”往往会使人怀疑这声音是否出自于钢琴;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旋律往往成为了十足的“幌子”,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他们多元素、多风格的交替转化以及给予钢琴的创作全新的理念。
可以说,格什温四钢琴重奏的成功,其所需要具备的创作能力远远大于了演奏本身。这就好像优秀的演员,如果无法拥有精彩的剧本,那么拍出来的戏也会是平庸之作一样。安德烈·德斯庞兹,首先是重奏团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前辈,更是创作上的灵魂人物,任教于苏黎世音乐学院,教授即兴演奏与室内乐。他为四架钢琴改编的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并非只是根据总谱做小幅度修改移植到钢琴上,而是在保留原本乐句基调与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基础上,采取了二次创作,让作品焕然一新。这也是他们在本次夏季音乐节上的演出曲目之一,值得期待。
另外,重奏团的四人也将会在音乐会上独奏他们各自擅长的作品。其中,以厄尔·怀尔德改编的格什温练习曲第三首《我的爱人》最为抢眼。怀尔德何许人也?除了是一位重要的钢琴家外,他还为二十世纪的钢琴改编艺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首《我的爱人》就像是在一架钢琴上的三重奏,大大考验钢琴家手指的独立性。将要演奏此曲的是本杰明·恩格利,这位当年师从过拉扎·贝尔曼、波利尼、席夫的钢琴家,会有如何精湛的表现?音乐会上另一个重头戏就是莱纳德·伯恩斯坦《西城故事》的选曲,这些钢琴家们将如何在钢琴上“歌舞”同在?我想必须到现场去过把瘾才能知道,在此之前,一切就像是迷一样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