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术作品“亮”起来

2014-09-23王叶芳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的美术

王叶芳

摘 要:在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后,各类关于美术教学的改革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美术作品作为活动最后的成果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要么匆匆收尾、要么草草了事,这些都不利于发挥美术作品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别样的摆”——扭转美术作品展示传统化的旧局面;“有趣的玩”——叩响美术作品展示生活化的主旋律;“奇妙的看”——营造美术作品展示艺术化的新氛围,这三方面充分展示儿童独特的创意与想法,激发儿童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关键词:美术作品展示 创新

毕加索曾经说过:“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能画得像拉斐尔那样,但是我费尽了一生的精力像儿童那样画画。”这说明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眼中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一幅画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世界,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人们也逐渐重视美术给孩子带来的积极影响:它引导孩子观察、感悟和创作生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于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激发创造美的愿望,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完善他们健康的人格。

由此也推动了一场关于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的导入形式更加的新颖了,美术活动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儿童的生活,活动的主体由原来的教师转向儿童,整个教育的导向也由原来的重结果转换到重视活动的过程中……但是作为美术活动的成果——美术作品,却往往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被“忽视”了:教师习惯性的挑选几张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孩子一起简要的评析和交流,大部分的作品则变成了此次教学活动的“附属品”,要么匆匆“收藏”到幼儿的美术作业本,要么就机械的张贴到墙上进行展示。美术作品评价成人化、美术作品展示形式单一、作品展示缺乏美感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将童画“亮”出来,发挥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呢?

在通过“别样的摆”——扭转美术作品展示传统化的旧局面;“有趣的玩”——叩响美术作品展示生活化的主旋律;“奇妙的看”——营造美术作品展示艺术化的新氛围,这三方面充分展示幼儿独特的创意与想法,激发儿童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一、别样的摆——扭转传统化旧局面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儿童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作品评价与展示环节,恰恰是儿童通过语音表达以及画面呈现分享的重要途径。而纵观我们的美术活动,大多以平面展示为主,这样的展示比较墨守成规,久而久之,便也激发不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在自我的作品得到肯定之后,如果能用与众不同地方式展示出来,孩子会得到更大的鼓励与肯定。

我们可以对作品进行小小的改变,比如单个的作品可以对画纸进行简单的折一折、卷一卷、弯一弯、剪一剪、贴一贴等方法,对作品进行简单地修整,这样平面的作品就立刻变“活”了!如果是多幅作品组合展示,则可以依托支架,将作品张贴在支架上;也可以将多幅作品装订成书的形式展示,还可以添加辅助物的形式展出,如添加花架、画框等等(如图一),这样可以打破原有的传统模式,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展示方式,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在美术活动《不一样的舞姿》中,孩子们用画笔表现着舞者曼妙的舞姿,借助红色剪纸让孩子在白色背景纸上呈现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图二),但如果就这样展示孩子的作品,可能激发不了孩子再次创的激情,所以我们将儿童的作品“站立”起来,让作品呈现近看、远看高低不一的效果(图三),与此同时,我们还可将孩子的作品连接起来变成了一幅大作品,这样作品便有了情节、也更为连续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画纸的卷曲,呈现别样的立体展示效果(图四),突破作品单一的平面展示方式,从而达到了立体的、多维的效果。

通过这几步简单的“摆”,作品由平面转变成了立体的展示方式,儿童感受了作品另类的美。

二、有趣的玩——奏响生活化主旋律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是的,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种子的发芽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是儿童喜欢的,也是最适合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可以发现儿童自发的玩总是那么的投入、快乐,对于他们来说,游戏不是随意的玩耍,而是一种“工作”,为了玩得开心,他们会“挖空心思”的去想各种办法,这个过程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创作条件让幼儿尽情地游戏,自由地“玩”。那么,如何让最后的作品展示让孩子“玩”起来呢?

在《不一样的舞姿》中,我们借助了转盘(图五)这一支架,让环形的作品能够转动起来,变成一个立体的展示台(图六),幼儿完成作品之后,可以看一看、转一转、玩一玩这些好玩的美术作品,感受不一样的舞姿带给我们的奇妙体验,这也大大激发了幼儿再次创作的积极性。

美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生活与自然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宝库。借助生活中的这些物品作为展示的支架,有效地将日常活动中静态的作品展示转换化为动态的呈现,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转转、玩玩的过程中开启儿童感受美、发现美的大门,同时也开辟一个展现他们独特想法和创意的艺术天地。

三、奇妙的看——营造个性化新氛围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儿童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与欲望 ,这就需要我们在活动时创设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环境,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美,幼儿的美术作品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孩子心灵世界的真实表达,读懂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别样的作品展示方式让孩子的作品焕然一新,重新点燃了孩子们对艺术的激情。

大班美术《不一样的舞姿》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我们挖掘了潜藏在幼儿美术作品里的美,让作品的展示与生活接轨,在转一转、看一看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生活特性,并巧妙的借助烛光呈现作品奇幻的动态变化(图七),在看看、剪剪、贴贴、转转、再看看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艺术创意与想象能力。

这里教师创造条件让幼儿浸染在艺术环境里,让“作品”借助灯光的效应走近幼儿的生活,为再次创作奠定基础。可以说作品展示时这种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具有视觉冲击力、感染力的艺术环境,是儿童爱上画画的开始,也是让每个儿童心里那颗美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的关键所在。

儿童的美术作品让我们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与孩子一起用纯真的眼睛去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别样的摆”、“有趣的玩”、“奇妙的看”让我们更直观地展现孩子富有创意的表现与表达,给予孩子一份完整的、积极的、正面的情绪体验的机会,同时也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美、表达美的空间,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展示作品,还需我们更多地尝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编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景芝 《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

( 平湖市行知幼儿园 浙江嘉兴)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的美术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