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舆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2014-09-23万锋周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年7期
关键词:平舆县跨区农机具

万锋+周美

近年来,平舆县农机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县经济工作为统领,以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任务,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充分利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技术推广和培训,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及执法,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进一步提升农机管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2013年底,平舆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47万kW,拖拉机保有量81 475台,配套农具234 246台(套),机耕面积达到218万亩,机械化免耕28万亩,保护性耕作2万亩,深松面积105万亩,机械收获1624万亩,玉米秸秆还田56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6%,这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平舆县农机从玉米联合收获、精少量播种、免耕播种、深耕、化肥深施、节水、节肥、农作物秸秆还田到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等方面付出的努力。伴随着农机装备的优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作业专业户不断发展壮大,跨区作业已成为当地农机户收入新的增长点,仅2012年,平舆县跨区作业27975万亩,毛收入达17 708万元,更好地改善了民生。

在中央惠农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平舆县围绕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配合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等现场演示会,推动县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机具增幅较大。农业机械由原来小型为主逐步向大、中型合理配置有机结合上转变。仅2013年,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10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320台,旋耕机330部,深耕犁20部,秸秆还田机300部,多功能播种机100部,花生收获机700多部。大型复合式机具的应用,对于完成深耕、精少量播种、免耕播种、深松、机收、秸秆还田等主要作业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业结构由单项作业机械逐步向复式多功能作业机械转变,农机作业形式由自助型作业向经营服务型作业转变,农机装备逐步提升和优化,农机具配套结构更趋合理。

目前,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由小到大,作业项目由单一机收向机耕、机播、深松、机械灌溉、植保等多种作业方式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农机作业市场,提高了机具利用率,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也增加了农机户的经营收入。农机是农民进入作业市场创造经济收入、实现发家致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由于农机作业的市场化,也推进了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专业户都大幅度增长,经济收入创新高。

农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农用拖拉机黑车非驾现象依然存在,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由于部分农机手未经培训就直接上车驾驶,技术水平低,安全意识淡漠,是一项重大的不安全因素,须加强无牌无证农机的管理力度,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进行农机执法,管理工作难度大、效果差,是农机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型拖拉机闲置较多,农机动力浪费严重。目前农机跨区作业逐步引向深入,大中型农机具效率高、作业质量好,得到了农民的一致认可,小型拖拉机已无法相比,因此有许多小型拖拉机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组织外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工作有一定难度。现阶段主要原因是外地机车自主流动量大,农机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困难,不能及时有效协调机车,造成车辆分布不平衡。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管理、农机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好维修网点整顿,促进其合理布局,并以此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积极争取更多补贴资金,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力度,努力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服务“三夏”、“三秋”生产。深入开展农机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推广节能增效、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引领广大农民使用先进的农机具及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基础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并以此作为农机作业效益新的增长点。为本地区农业生产,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3)

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舆县跨区农机具
平舆县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扬帆起航 迈向理想
——奋进中的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平舆县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平舆县举办“两学一做”演讲比赛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石家庄市提前做好跨区作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