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想象重于表达
2014-09-23夏玉桥
夏玉桥
笔者听了几次作文公开课,发现许多老师都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语言的外在形式上。他们展示语言表达的多种形式,他们对学生表达的语言用心给以加工与润色,唯独忽视了语言的根本,即对事物的观察与想象。许多作文课耗时低效。
作文教学,当以观察想象为重,语言表达次之。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来说,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激活了思维,就激活了语言。而激活学生思维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调动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调动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自然生成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言自然有了新内容。因此,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应落在观察与想象上,而不是作文语言的外在形式。
作文教学的根本,是生成语言而不是修饰语言。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落在观察与想象上,我们就能以观察促表达、以想象促表达,从而让学生将观察、想象及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生成无穷的鲜活语言,这就达到了优质高效完成作文教学的目的。
下面,以我的一节作文课为例,从如何选取激活语言着力点的角度,谈谈观察与想象的重要意义。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是《把话说明白》(板书)。仅仅把话说出来易,可要把话说清楚明白就非常难。因为,说话里面实在是藏有许许多多的秘密。今天,我们大家一道,去一步一步弄清楚这里面藏有的秘密。
二、进行新课
活动一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话
1.出示图案标志。(投影)
2.师:给图起一个名字。
生:中国探月标志。
师:请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是探月?为什么是中国探月?
生:这图案是古代金文大篆体“月”的变形。
()那个用毛笔变形的横折钩,又是我国古代的“龙”形玉器()的变形 。 因此,它是中国的探月标志。
生:那两个脚印其实就是“月”字中两个横的变形,表示对月球的探索。
师:给图案起个名字,是对这一图案标志简洁而又明确的表达,通过以上学习,谁能说说如何才能对某一事物进行简明表达?
生:要抓住内在特征元素,并加以提炼概括。如此图案中,要抓住表现中国特征的龙形玉器标志、书法标志、月的标志。
活动二用生动鲜明的语言说话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句话给图案起了个名儿——中国探月标志。其实,那图案下面也用中英文给出了标注。对我们来说,这图案的线条寓意很容易理解,但是,对我们家中的小弟弟小妹妹来说,却难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那线条和图案太抽象了。如何向他们说清楚讲明白呢?
生:应借助形象说话,也就是把那些抽象的线条及图案还原成他们看得懂的形象,然后把语言落在那些形象上。
师:谁示范给大家听一听?
生:看,那顺畅的横折钩,就像一条巨龙在腾飞。
师:那图案就是中国古代的一条玉龙。
生:看,那轻轻的两点就像两个足迹。
师:真有些足迹的味道。
生:看,那轻轻的一笔又勾勒出一轮满月。
师:是的,那图案使人想到了月亮。同学们,你们看出了图案设计者顾永江的用意,也给图案中的两个笔画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么,你们说说,该如何把事物说明白?
生:多用联想,用熟知的事物比拟我们陌生的事物。
师:这往往就构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比喻。好,请同学们运用比喻句,向大家介绍一些不熟悉的事物。
生:……
活动三用具体翔实的语言说话
师:有时我们不能把话说明白,是因为我们不能把话说具体,遗漏了许多方面。怎样才能把话说具体?今天,我给同学们介绍两种方法:一是多层次说话,二是多角度说话。
先来多层次说话,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先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说你想到了什么,最后说你看后有何感受。
生:看到中国探月标志,我想到了那是一只鼓满帆的航船,感到中华民族的航天事业正在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生:看到中国探月标志,我想到了那是一轮中秋的圆月,感到中华民族的航天事业正在去圆祖先的奔月梦;航天科技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创造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
……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很好,能够多层次地进行表达,不仅看到许多,而且能想到许多。下面我们学习多角度的表达,要从图案颜色的角度来说话。注意:颜色不同,里面藏有的寓意也不尽相同,要说出它们的差别。
生:从中国龙那个深蓝色的图案上,我感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从敦煌飞天到万户升天,中华民族无时不在追逐着飞天梦。
生:从中国龙落笔的飞白中,我看到了一群美丽的白鸽,我感受到中国人和平利用宇宙空间的美好愿望。
生:从中国龙旁边的浅色足迹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风度与修养。他们渴望奔月,可到了月球上,他们却把双脚轻轻地落下。他们既有强烈的飞天梦,又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他们带着虔诚的心,与世界和平共处,而不是自私地占有。
三、体会发现
怎样把话说明白,我想,在本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同时,你们也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请以“怎样把话说明白?”为主题,写一段话,读给同学们听。
教师力求引导学生有新发现,说出他们从老师的话中,引申发挥的新体会。
教师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把话说明白。一是“简而明”,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话;“喻而明”,即用生动鲜明的语言说话;“实而明”,即用具体翔实的语言说话。(板书)
附板书设计:
四、片段写作
下面一个图案是国家节水标志。请同学们运用从本节课上学到的写作技法,给它添加一段话。
附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让学生观察,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在活动一中,老师出示中国探月标志,就让学生给该图案起一个名字,意在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不仅仅是看,而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去发现事物的内在意义。紧接着,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是探月,为什么是中国探月?”这样,学生在对图案进行观察时,自己内心藏有的我国古代金文大篆体“月”字及“龙”形玉器知识被调动出来。自然,学生也就发现了图案中的中国元素,对图案有了新认识,表达有了新语言。
观察的目的是触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鲜明地把握事物的特性。在活动二中,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线条和图案也太抽象了。如何向他们(弟弟妹妹)说清楚讲明白?”自然,需要学生去联想自己及弟弟妹妹们身边的事物,同时,又需要一定的想象加工。请看学生的语言:那顺畅的横折钩,就像一条巨龙在腾飞;那轻轻的两点就像两个足迹;那轻轻的一笔又勾勒出一轮满月。这些优美的句子,与其说是语言,不如说是学生内在的联想与想象。有了这样的联想与想象,自然就有了表现事物特点的鲜活语言。
观察、联想与想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不同阶段。如果说观察是发现事物的特征元素,那么联想与想象就是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视角去把握聚焦这一事物的特点。在活动三中,学生看到中国探月标志,想到了那是一只鼓满帆的航船,感到中华民族的航天事业正在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由观察到联想到想象,其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也就一层一层对中国探月标志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语言表达也就鲜活了。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能发现事物不同侧面的不同特性,从而使事物的内涵丰满,文章的语言充实。如本教学实录中,学生从深蓝色中国龙图案中,感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从中国龙落笔的飞白中,同学们看到了一群美丽的白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从中国龙旁边的浅色足迹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风度与修养。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文章的语言从观察及想象中来,而非是从语言形式的填空与雕琢中来。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着力点在于观察与想象,而非表达。观察与想象重于表达,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编后:
此文强调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很重要,这个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作者通过实例说明了学生写作时通过观察才能把事物看明白、写明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这样笔下的事物才会“活”起来,而且作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挖掘某些事物表象下的文化内涵,以此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作文教学法。编者也认为观察加上想象才有可能写出出人意料的“神句”,最终形成名篇佳作。
但在文中作者把观察、想象的重要性置于语言表达之上,编者不敢苟同。看得再明白想得再多,如果“囊中羞涩”,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不会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所看所想表达出来,写出的文章也是没有活力的!终归要走向平淡无奇,甚至出现“我手写不出我想”的情况。作者在文中把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看成是前后承接的关系,作者先自己提出观点,再用自己的想法证明观点,意在说明有了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不然,有时候想象出的东西只是抽象的某几个意象而已,要想把这些零散的、不成形的东西落于纸上,让读者品味到,就必须借助合适的、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可见,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观察想象与表达是并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