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该教什么”
2014-09-23王学荣
王学荣
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众说纷纭。
有教师说:“听、说、读、写、思。”这就是我对语文课的理解。语文课就是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思的能力。
一中学老师云:“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应该把如下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教给学生如何记住文字;记得规定量的文字;教学生如何去大量阅读课内外的语文阅读材料;交给学生写作的金钥匙;教给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我认为:小学语文最该“教”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以来,从理论家到实践者,都在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消极学为积极学,显然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喜欢读、认真听、愉悦地写,才能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形成语文实践能力。教与学的过程才会生动活泼。
一次,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棉花姑娘》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师:孩子们,今天有一位客人和我们一起上课,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随机出示人物化的棉花姑娘图片)孩子们,她是谁?
生:棉花姑娘!
师:对啊!今天就让我们和棉花姑娘一起学习吧!随机板书“棉花姑娘”,引导学生读课题。随机指导识认“姑娘”一词。
师:棉花姑娘这几天没精打采的怎么了?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问问同学,读起来吧!
学生立刻读了起来……
反思学生之所以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是主要原因。两处巧设悬念有效利用了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生动形象地介绍“有一位客人和我们一起上课,想知道是谁吗?”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急切想知道是谁。这样既有效地组织了课堂,又引入了新课;熟读课题并识记生词“姑娘”后,我紧接着设计第二个悬念:“棉花姑娘这几天没精打采的怎么了?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后面还有很多这样的设计,整个一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
一次,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一位颇有名气的大学教授在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时,关于识字教学他举例“碧”字的识记方法。教授认为“碧”字的字源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碧玉”,“碧”字的“石”是“玉石”,“白”指的是毫无瑕疵晶莹剔透,“王”代表的就是“玉”,教授反对一线教师把“碧”字拆开组合识字,认为“王、白、石”,这样记字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汉字的文化;一线教师开始质疑,如果按着教授识记生字的方法识记“碧”字,学生就会出现写错字,写成“玉、白、石”那该怎么办?教授强调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却忽略汉字文化,一线教师更注重的是识字结果——学生记住、记准!他们都在思考如何教学生识字,却忽略了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如果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小学生似懂非懂不感兴趣的汉字学知识,或死记硬背地识记字的几个部件,学生不仅记不住“碧”字,还会对识字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失去识字兴趣,这等于拒绝了阅读兴趣,更谈不上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的过程,有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
有“兴趣”习惯成自然
有人说:“当你喜欢上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将它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兴趣是习惯的前提。”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兴趣所具有的积极、肯定的情绪特征,能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热情,丰富他们的生活。”特级教师李吉林的学生语文素养高,得益于她基于兴趣的情景教学。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从幼儿开始,他的父母有计划地培养他的读书兴趣,渐渐地读书成了他的习惯。只要有空闲,只要身边有书籍,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小纸片,他都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老师同学们对他的读书习惯更是赞不绝口,假日里他可以一天不出去玩,或坐或卧手不释卷,因为海量阅读,他成了班级里的“小诸葛”、“学习明星”,小学毕业前夕他写了成本的《班级记事》,同学们相互传阅。受他的影响,班级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不仅喜欢读写,还养成了良好的读写习惯。这个学生初中、高中语文成绩遥遥领先,顺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正如德国的海纳特所说:“如果不对某一事物直接发生兴趣,也就是说产生内在动机的话,单凭勤奋、进取和努力,很少能使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培养兴趣更需要语文教师的高情趣
曾有一位特级教师在做课《草原》一文时,按捺不住激动的情怀,生动地唱了一句“骏马奔驰保边疆”,“马”字拉得很长很长,她问孩子们:作曲家为什么把“马”的音节写这么长?是啊!草原太辽阔了……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学生怎会忘记《草原》那篇课文呢。于永正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口语交际课,那么吸引学生,是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认知,于老师一会儿漫画,一会儿表演,一招一式,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怎能不愿学语文呢。这些都说明:如果语文教师博学多才,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相当于播音主持的朗读;行云流水的习作水平;专业水平的才艺;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他的学生一定会爱上学习。
当然,培养学生兴趣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务实。一次,指导一年级学生书写“亮”字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随机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同样大的脸谱,前一个是五官端正的、郑重的、目无表情的;后一个是既端正又面带微笑的,学生看后都喜欢第二个脸谱。接着我又写了两个“亮”字,第一个“亮”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第二个端正,但笔画稍有变化,显得很生动,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喜欢第二个“亮”字。我随即教学生怎样观察字,怎样写字既端正又美观,同学们兴趣盎然。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需要“手把手”的“教”,“实打实”的“教”,只有耐心、细致的“教”学生,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通过语文实践逐步形成的,而习惯养成的前提是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最有价值的做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最该“教”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