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离学生再近些
2014-09-23李婧
李婧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很有用,而且学起来很简单,他们才会爱上数学,万万不能让数学教学游离于学生的生活。而现行的数学教材,虽说课本上每个知识点,都被编者精心设置了情境,但因教材使用的范围比较广,不一定能贴近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而且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而言,有些情境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说明我的想法。
首先,因地域不同,有些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符。以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的“口算乘法”为例,课本情境为游乐园。我特意在课下问了6个学生是否曾去过游乐园,只有1个去过,其余的只是在电视中看到过一两次。去过的那个学生简单讲了一些游乐设施,因为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没有引起同学的共鸣,而且这个学生最后用了一句话总结:“游乐园挺好玩的,就是票贵!”是的,我也曾经去过市里一个小型的游乐园,每一项都要花费几十元。而教材中旋转木马2元、碰碰车3元早已过去了,无法引起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改用了“我是小管家”——计算自己家里的收入。我们这里是农村,农闲时节学生们的家长总是外出打工,日工资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学生说,他的爸爸每天挣90元钱,我问:那么他两天挣多少钱?所有的学生马上回答:180元。当问及算理时,学生很快说明:90元就是9张10元的人民币,两天就有2个9,也就是18张10元的人民币,也就是180元。用数人民币的方式,学生们主动掌握了整十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算理。很多学生都积极投身进来,向老师、向同学主动讲述自己的爸爸妈妈几天挣了多少元。在此情境中,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掌握了数学知识点,又运用这个知识点,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其次,如果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单凭教师的一张嘴,不容易将学生较好地带入某些特定情境,费时、费力。仍以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其中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情境为运动会上同学们准备的矿泉水有多少瓶。同样因为我们是农村,学生从未参加过这种活动,也很少接触这种成件的矿泉水,如果教师用语言叙述赛场上的情况,再引出矿泉水的问题,浪费了时间不说,还有可能让那些思想上容易开小差的同学想入非非,将注意力放在脑中呈现出的情境画面上,得不偿失。
教学中,我将例题换为“算算我们学校多少人”。上课伊始,我引入情境:刚刚下课的时候,全校的同学们都在校园里玩耍,你知道大约有多少人吗?有的学生说几十人,有的学生具体到五六十人,也有的学生说二百人。其中,有个学生说大约140人,我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他说:我们班有18个人,可以看作20人,全校7个班,所以大约140人。对这个将已学的估算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孩子,我首先送给了他响亮的掌声。在夸奖他之后,我引导学生:假设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人数都是18,你能计算出准确结果吗?学生纷纷拿笔计算起来。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对我们的学校也增加了一些了解。
再次,有些情境设置得过于呆板,无法吸引所有学生。以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为例,《有余数的除法》这节新课,要求学生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认识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教材以“一共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为情境,让学生算出可以摆几组、剩几盆。如果教师口述这个情境,大部分学生应该能用竖式计算,但极有可能不懂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而将商变小了,使余数大于商。
所以,在教学这个知识点时,我以“结组跳大绳”为情境,“我们班共18人,每组4人,可以结几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和最要好的伙伴结成了组,后来发现,能够结成4组,还有两个人结不成组。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用竖式表示这个计算过程。学生很快就在练习本上把竖式呈现出来,在竖式的最下面,用2代替了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的0。我适时引导学生认识,这个“2”就相当于余下的两个同学,它是这个除法算式中的“余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继而,我又问,如果老师也加入游戏,能够分成几组?还剩几人?学生马上回答:依旧能分成4组,余3人。我继续问:如果体育老师也来参加呢?同学们马上回答:能分成5组,没有余数了。再次通过竖式计算和实际分组,使学生认识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则。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际结组,学生牢固掌握了“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知识,而且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同时,在结组的过程中,带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走神儿溜号儿的现象发生。
所谓随机应变,即“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小学生,注定了教师不能抓住教材表面,一成不变地教,只有在工作中适时、合适的变,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