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要展现语文教学的灵魂

2014-09-22肖海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灵魂载体内涵

肖海金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越来越显得单调,整齐划一,教师的个性思维被磨灭,语文教学也丧失了内在的灵魂。在丰富多变的语文课堂形式中,教师要力求体现语文真正的灵魂。资料的利用、文本的充分解读、教师自我个性的展现,都是让语文体现其灵魂不可或缺的东西。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魅力,体现语文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灵魂;载体;文本;内涵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少年了,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语文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教学。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该篇文章的的重点、难点,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分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而教师只需提出自己的建议引导学生,于是课堂在一片热闹中完成。

但在这热闹的背后,引起了教师的深思。学生讨论是否都参与进来,对文本的解读是否透彻?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分小组完成,而问题的设置是代表个人的思维,他能否代替共性的思考?正如读《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思维是不同的,如果千篇一律,那就像陶瓷厂打下的模具般,几乎没有变化,这样的课堂还是课堂吗?长此以往,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还在吗?这不得不让教师深思,语文到底怎么教,语文教学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一、正确对待导学案这种教学载体,将硬性的资料转化为学生活的灵魂

导学案是教师课堂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载体。在繁杂的导学案中,很多同事越来越反感,对导学案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排斥(浪费人力物力),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妥善运用,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如笔者在《小狗包弟》的导学案中是这样设置探究的环节的:问题探究1.从探究“引子”的作用入手,本文的中心话题是“包弟”,但作者开篇却写了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能否删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问题探究2.从探究内容和写作手法着手,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为什么一定要送上解剖台?不可以有别的结局吗?这是怎样的一种写作手法?问题探究3.从探究感情基调和主题角度,小狗的命运谁应该负责任?你如何看待巴金为求自保而放弃小狗的行为?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问题由文本的引子入手,引发学生兴趣,围绕小狗的命运,逐层深入,直到升华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增加了文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学生在逐层思考的过程中,提升了对文本的阅读的兴趣,也提升了阅读文本的技巧,还感受到人应该经常地反省自我,检讨自我,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获得双丰收。学生通过导学案的提示,能更快、更好地深入到文本当中,让一篇与自我有时代隔阂的文章进行对话交流,领会特定的时代下的灵魂,从而也让自我的灵魂得到了洗礼,这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自主质疑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而有价值的问题生成的过程正是灵魂得以释放的过程。导学案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当然,就如前面所说,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妥善运用,对已有的导学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导学案仅仅是教学的载体,或者说是教学的手段、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前提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进行个性化思维教学,而不是被硬性的资料束缚,失去自我的方向。不管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自己可以灵活处理,让硬性的资料转变为学生活的灵魂,体现着语文教师的驾驭能力,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灵魂所在。

二、文本有其内在的魅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文本的魅力

一篇文章,从最开始的酝酿到最后形成,都是作者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在内容、形式或写作等方面都有着它的魅力。因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让文本的魅力能更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与学生产生共鸣。

记得听过一堂《再别康桥》的公开课,在那堂课上,教师在一旁静静地聆听,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诵着徐志摩的这首诗,课堂景象一片繁荣,那声音,真的像徐志摩在康桥边上与康桥做着最后的告别,依依不舍。但过后再去让学生回忆,他们的回答会让你很伤心。“那堂课,上得开心吗?”“开心!可那好像只有朗诵……”也就是说,那堂课并没有多少东西沉淀于学生心中。当然,放任学生自由是有理由的。如果是我,我也会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这篇文章本来就好读,既然好读,就让他去读呗,干嘛还要去“干扰”。二是我一直记得两句话:一句是吕叔湘说的“学生自己读,感动得流泪;教师一分析,眼泪全没了”;一句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曾想,不是所有的文章“学生自个儿读”就能读懂的。虽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但也是平等中的首席。具体到上面的课堂就是学生的阅读没有了教师的参与,永远都只是阅读而不是阅读教学。而这样的阅读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作品的魅力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如新月诗派的“三美”的体现,可以进行朗读:通过初读进行整体感知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通过找出文章中的意象,如金柳、青荇等,以及将这些意象本体与喻体之间关系,进行再次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画面美;而诗歌的结构的回环,通过朗读,读出结构的美。在朗读过程中层层深入,直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文本的内在美,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而这也正是一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三、语文教师展现自我的魅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对于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每一个教师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如个人的文化积淀、幽默程度等都不同,在这个舞台上,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的特色,也是语文教学灵魂的一种体现。

就像我周围的教师,有着细腻型的,也有开阔型的;有幽默型的,也有不拘小节型,他们在课堂上挥洒着他们的智慧,给学生很大的影响。记得一次选修课,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的新词新语,有个班级就以他们的语文教师为原型写了很多,听着他们骄傲地念着自己老师的格言,可以想象教師对他们的影响;而幽默的陈老师在上古文时又大过“皇帝瘾”,一天,他阔步进教室,“上课,老师好!”的声音顿起。“赐座!”陈老师大手一挥。“谢主隆恩!”学生高呼。之后“陛下驾到”一时成为美谈。

而教师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的历练也会成为学生的一笔财富。记得《项脊轩志》中有句这样的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当年笔者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但是同办公室的几个年龄稍大点的教师却颇有感慨,想起自己的祖父,想起自己父母,那种物是人非的情感溢于言表。而这种情感是当时涉世不深的笔者所不能体会到的,因而在课堂的收尾部分也就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讲得让自己流泪、让学生流泪,不能将这种情感感染学生。

可见,教师本身的魅力,不拘泥形式的个性张扬,让文章的魅力再现,让学生与文章达到了更好的沟通,这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呢?

四、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给教师形成的最早的印象,从狭义的语文到现在所提倡的大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都让教师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教师每一天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体现着语文本身的魅力所在。所以,好好地抓好听、说、读、写,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学生走向社会铺路。不要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学生的不支持就垂头丧气,作为语文教师,教师应该守住教师的阵地,坚信教师的力量,在教学与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自身的魅力,这也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特色。

语文教学的魅力,要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这一大舞台中去引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展现语文的魅力,教出自我特色,千万不能为某种形式所束缚。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猜你喜欢

灵魂载体内涵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活出精致内涵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挖掘习题的内涵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