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2014-09-22徐景涛王世军

关键词:就业困难体育专业毕业生

徐景涛 王世军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分析,得出从学生自身方面存在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全面的阐述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就业困难,从而为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为学校及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困难

1 概述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窘境日益凸显。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校生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近几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度走低,其中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并且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教育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由来已久,其形成原因涉及多个方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教育培养的原因,也有来自政府政策、用人单位、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2 高校体育专业就业难现象的成因分析

2.1 学生自身就业力的影响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私下了解,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仅限于体育学生身份,尤其是刚踏进大学的学生,他们认为眼下没有必要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那都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应该考虑的事情;有些大学生因整日忙于学习理论知识或者专业体育技能,很少走出校园,对社会了解太少,因而对当前的体育类就业形势,个人的就业目标,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不甚了解;有的同学在校期间把持不住自己,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忙于谈恋爱,不主动参加社团活动,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以至于走出校园后才发现自身各种能力的欠缺。

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是大多数体育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通病,同时也是其最大的劣势和不足。就业力是“得工作”、“保工作”、“做好工作”三者的统一体,现在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根本不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何以谈就业力。

2.2 道德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从事职业劳动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要逐步培养树立三种思想,一是为自己工作。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不断进取。二是为企业工作。建立与企业共荣辱与共思想,学会奉献,企业好自己才会更好。三是为社会工作。作为服务行业,只有真正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继而顺利就业。

而现如今,紧俏的就业市场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部分毕业生抛弃了基本的道德观,在求职简历中作假、签约毁约不负责任、频繁跳槽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毕业生严重缺乏敬业精神,缺少团队协作理念,这从侧面暴露出高职体育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诸多缺陷。

2.3 专业学习氛围方面对就业的影响

①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据调查分析,当前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比较茫然。

②自学能力不高,学习自觉性差。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相当低。特别是体育专业学生文化课学习方面,学生只注重喜爱项目的技能学习,文化课学习自觉性非常差,对学校图书馆的利用更低。

③考风不好,作弊现象普遍。考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风,严格的考试制度无形地对学生和老师是一个促进,许多学生认为造成作弊的重要原因是教师监考不负责任,考场管理不严,给作弊者提供了机会。监考老师不负责任使得部分学生考试作弊屡屡得逞,也让更多的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

④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应用,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在平时检查学生宿舍中发现男生宿舍有电脑的同学基本上是在打游戏,而女生的电脑则主要是用于交友聊天,真正用于学习的基本没有。过分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严重地影响了本人的学习,学业荒废,而且他们作息时间比较晚也影响了舍友的休息,导致睡眠不足的学生第二天迟到或在课堂上睡觉。

⑤就业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普及化,很多大学生毕业还没有走出精英心态,“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状况不同程度的存在。近年来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总体上倾向于务实化、理性化,多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已明显放低,但也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太高;还有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比较深,不太愿意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这些不良观念都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顺利就业。

2.4 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对就业的影响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更倾向于理论素质扎实、实操能力卓越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涉及基础理论、技能等智力成绩,还包括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情操、品行、审美观等多个维度。可见,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欠缺与职业需求严重脱节,这才是制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导因素。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用人需求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对人才素质的评价标准更高。这不仅要求毕业生要有合理的专业体育知识结构,而且对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社科知识也有较高的要求。

从近年来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目前体育高职生有几方面的欠缺:第一是文化课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只重视体育专项学习,技能练习,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第二是不能将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知识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特别体现在体育营销,市场开发等方面;第三是缺乏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第四是有些学生缺乏相关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职业不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不积极;第五是缺乏爱岗敬业和诚信意识,许多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第六是缺乏创业理念,有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期望值很高,不能实事求是的定位,将就业目标定在“大企业、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考虑去乡镇学校、企业等条件差的地方去。

3 结论

解决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并非朝夕之事,需要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共同关注,常抓不懈。作为高职院校,为了提升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必须从新生抓起,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差别化、分阶段的就业能力培养教育,必须从新生入学开始着手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基本技能培养培训、体育课程训练、模拟实战、毕业指导与服务,分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并且与当地人社部门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月、送岗位到家”等招聘活动,实现招聘活动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有力地缓解了就业。同时,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大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当降低“期望值”,实现在更广的领域就业,以此拓宽就业渠道,提升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另外,从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角度来分析,应该从进入学校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进行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通过各种渠道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胡珊.浅谈如何提高体育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传承,2012(6).

[2]李晓靖.创新办学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J].文教资料,2010(8).

[3]李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10(8).

[4]娄季春.论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经济问题探索,2006(5).

作者简介:徐景涛(1980-),男,河南叶县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王世军(1983-),男,河南信阳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就业困难体育专业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