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学生就业率

2014-09-22贾明杰吴海燕袁洪林

关键词:就业率校企合作提高

贾明杰 吴海燕 袁洪林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还能为企业引进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对于学校、企业以及学生来说具有多赢效果。本文以我院与富士康公司校企合作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为突破口,分析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的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提高 就业率

0 引言

作为一所以工科教育为主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我院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此我院在强化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自2009年我院与富士康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后,为学院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平台,促进了学校的就业率。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就业实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与富士康公司的校企合作为依据,分析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1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实习工作表现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体现,校企合作模式对学校与企业来说具有双赢性质。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就业实习岗位,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吸收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而学校则可以根据企业的人才要求,为其提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为企业输入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招工荒的现象。但是根据我院与富士康公司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实习企业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离职现象:①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容易出现厌倦情绪。学生在进入实习企业一段时间后,由于实习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可能与自己预期的相差甚远,为此他们就会产生厌倦情绪,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工作表现的漫不经心,对企业各项制度重视不够等。②学生在实习期存在较为严重的离职现象。由于实习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薪酬等各方面的因素可能与自己的预期差别较大,使得他们在进入实习单位后产生的厌倦情绪,导致他们没有实习期结束就选择了离职。

2 学生实习期工作表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在实习企业工作不努力,情绪厌倦、甚至出现离职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意识。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认识,他们也转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但是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他们对于社会就业压力形式没有清晰的认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就业定位目标过高。高等学校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高素质人才,他们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企业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愿意从事企业一线生产职业,导致对实习企业的工作环境要求过高;二是片面追求专业对口。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他们更多倾向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而受到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实习企业不可能给学生提供完全对口的实现岗位,因此岗位的不对口也会导致学生选择离职;三是学生强调工作环境。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更多地是选择环境优良,工作轻松的岗位,而一旦工作岗位强度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后,他们就会选择逃避。

2.2 实习企业提供的岗位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虽然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出了不公平的现象,这种不公平现象体现为:学校过分热衷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而企业对学校的合作则表现的不够积极,结果导致企业提供给学校的实习岗位存在很大的设置不合理现象,影响学生的实习情绪和实习效果。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不太关心学校教育。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虽然企业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出于投入成本因素考虑,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大的资金用于高等教育,因为与投入高等教育的资金相比,不如直接从社会中聘请自己满意的人才,同时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不愿意带徒弟,因为他们害怕带徒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二是实习企业出于短期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提供给实习学生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岗位。实习企业更多的时候是将实习学生看做一种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借助校企合作为企业引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企业支付劳动报酬,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

3 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措施

基于就业实习中学生的表现,学校与企业之间要通过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建立对等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在就业实习中的工作环境,满足企业对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3.1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管理体系。基于校企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不对等的关系,要想真正实现二者的合作关系,就必须要协调二者的利益,通过二者利益的合作共赢,保持校企合作的关系对等。校企合作是一种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因此校企合作应该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觉,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教育制度。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管理体系就是将校企合作内容归纳为:基本形式、延伸形式、拓展形式,通过不同层次的合作,体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基本形式就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普遍做法,也是对学校的基本要求;延伸形式是对校企合作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拓展形式则是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与创新。

3.2 整合校企资源优势,实施“企业介入”模式,拓展校企合作思路。借助彼此资源优势,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整合是构建关系平等的校企模式的新思路,学校要结合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企业介入”人才培养模式,即积极吸引企业加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制定中,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职业教育培训,让他们根据企业的现实需要,结合企业的教育现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吸取他们的管理理念,弥补学校在实用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具体而言,“企业介入”就是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调整提出具体的意见,使得学校的专业课程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教学设备投入中。企业要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为学习提供相应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学习的表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选用优秀的人才提供科学的判定依据。

3.3 以研促教,深化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资源,通过与企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目前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学校由过去的单一教学功能转变为以教学为目的,兼具社会科研,为此企业要紧紧围绕学校的科研技术力量,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校企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企业要积极引进高校的教育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从事技术指导;学校要借助企业市场营销组织,与企业进行深入科研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实现学校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3.4 积极构建以“三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评价体系。学校要及时对合作企业开展一次“三满意度”的调查,即调查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通过对“三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帮助学校根据调查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合作方式以及人才培养定位等,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向合作企业进行反馈,进而提高合作企业的合作水平,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将学生对实习企业的看法与意见反馈给实习企业,进而让实习企业做出适当的调整。

4 结束语

总之,校企合作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学校要认清学生就业形势,把控学生就业行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同时合作企业也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在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合作中建立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平等关系,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灿,于平等.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探究——以马鞍山师专食品学院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孙慧敏,谢吉龙,姜涛,刘晓春.浅析高职教育与校企合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4).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课题来源:河北省教育厅。

课题名称:《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以与富士康(廊坊)有限公司合作为例》,项目编号:SZ141098。

作者简介:贾明杰(1975-),男,山东梁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经济史;吴海燕(1978-),女,山东梁山人,研究方向:市场营销;袁洪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就业率校企合作提高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