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单亲家庭孩子的学校教育
2014-09-22王晓燕
摘要:近年来随着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加,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纠正,后果是严重。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他们内心的创伤,以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单亲 原因分析 学校教育
1 现象
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加。从目前我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看(见下表)[1]离婚率上升致单亲家庭增多,尤其是现在离婚的夫妻年龄越来越小,也表明他们的孩子可能从小就会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从这些年教学的的经验来看,单亲家庭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要引起重视!
表1 2011年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高离婚率
■
本人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性格、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所谓的“问题学生”也往往是单亲家庭子女居多。经过调研,中专班级单亲的比例更高,“问题学生”更多,班级整体风气比较差时,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德育工作都是将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监护和孤儿类的学生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面对这些孩子,若我们教育方法不得要领,在处理问题时将他们与正常家庭子女相同对待,忽略了他们的特殊性,有时会使某些问题越闹越复杂,这些学生也就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故如何教育好单亲家庭孩子,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2 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及性格方面 某中职校单亲家庭学生的5级评分标准量化表,其每个因子以3做为临界点,超过3则说明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2]。
■
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多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我们根据李秀珍等人的调查,不难看出,大多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都成长在单亲家庭里。其中,48%的单亲家庭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40%的学生性格较为孤僻;24%的学生心理呈现过于早熟的现象[3],而完整家庭只有10%的孩子存在怨恨父母的现象,而职业院校却有40.16%的单亲家庭学生怨恨父母[4],这样他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升级为怨恨整个社会。他们不信任别人,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进行交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以过激的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5]。
2.2 学习方面:自控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厌恶学习、爱钻牛角尖、易偏激。由于父母离异,他们情绪波动较大,并不能安心进行学习。加上学习上无人问津的现象,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被调查的离异学生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占25%,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占50%,62%的人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6]。
2.3 人际关系方面:自卑情结严重,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的消极型,表现为:单亲家庭子女与老师、家长难以沟通,不合作、不诚实;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不关心集体;对同学冷漠、易冲动、自制力差、但有强烈的表现欲。
2.4 情感方面:情绪不稳定,易怒,遇事易冲动的攻击型,表现为:青春期烦恼、抑郁、孤独、对感情渴望;交友不当;早恋问题等。有结果显示[7],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学生;他们上学盲目性较大,学习自觉性不强;与同学的关系融洽程度也不如完整家庭的学生,缺乏安全感,大多数学生把恋爱作为一种依靠。
3 原因分析
本人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变成“问题孩子”原因也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3.1 严重分化的爱和保护
3.1.1 过分的溺爱与保护。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存在,[8]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53.21%在丧偶或者离异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据调查单亲家庭的主体是单身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94%,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更是周到细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一切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大学的教育弹性和自由度比较大,有时一些错误的行为和想法容易放任自流。我们注意到:离婚后,孩子跟随母亲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母亲的约束力几乎为零,很少能够管得住孩子。
3.1.2 严重匮乏的爱与保护。目前不少离婚的父母,在离婚前争吵、反目,离婚后,还继续相互仇恨,不相往来,有的甚至把孩子做为报复对方的武器,使孩子不胜痛苦。这种心灵上的刺痛和创伤,却没有家人去抚慰。而且据调查暴力与虐待在单亲家庭中经常发生,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22.13%。本来父母离婚就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现在则是雪上加霜,异常可怕,对学生成长十分不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促成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之事,最容易走极端。
3.2 严重分化的管理和教育
3.2.1 严抓期望值过高。一些离异的父母对孩子赋予极大的期望,他们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进,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的教育行为。缺少了配偶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期望值过高,厚望之下孩子心理负担沉重,有发奋图强的,也有“破罐子破摔”的。而本人见到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没有目标,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责任感。
3.2.2 大撒手式教育。离异的父母在孩子低年级时照顾还多一些,到了大学他们只给钱,在感情上严重缺乏“爱”的教育、关心、照顾、沟通;在教育上过分放任、甚至完全放弃,整个一个大撒手式教育。家长觉得孩子已经长大,在学校有老师、同学,便对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在校内、校外、学习上、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对其施加任何管制放任自流。父母这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孩子产生没有家、没有爱的痛苦与创伤。如此管教方式,给低年级的学生离家出走创造了机会,给学生犯罪创设了条件,也给高校的教育埋下了隐患。个别内疚的家长,给不了“爱”,便用钱来打发,父(母)亲的这种“金钱教育”方式,最容易使学生从小养成好逸恶劳、大吃大喝的习惯,导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子女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进行监护,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充当“生活保姆”的角色,并不能够很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
3.3 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整体的状况如此,单亲的孩子因家庭的缺陷,家庭教育的缺失,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自我否定、信心不足;轻生、自毁;玩世不恭、万念俱灰;自我封闭。在很多情况下,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家长中一方的疏远,学生不愿意与之沟通,而又不愿给一起生活的另一方带来压力,也只是报喜不报忧,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上烦恼、压力、困难只能自己承受,有时还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长期的结果他们的心理健康令人堪忧,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忧郁、自卑、敏感、甚至孤僻。
3.4 学校教育存在不足 ①对单亲家庭学生管理理念落后。②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管理人才匮乏。③由于教育方法不妥,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和老师之间产生敌对情绪。让他们们觉得自己被孤立,不被外人接受,从而会引出一些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怀疑、绝望、伤心、恐惧等。从调查中了解到,职校里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班主任在心理上大都存在一定的芥蒂,而班主任也觉得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性常常让他们觉得“伤脑筋”,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
4 学校教育与管理
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纠正,不良后果是严重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缺少一定的幸福感,因此,学校除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外,还要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通过这十几年来本人担任班主任的经验,有关单亲家庭孩子的学校教育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4.1 建立档案。从学生入学就建立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个人档案,以此加强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跟踪记载。有针对性的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助,使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4.2 真诚关爱。首先,教师要主动地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第二父母,尽可能给予单亲孩子更好地温暖和慈爱,使他们真正切身体会到真诚的亲人之爱。教师不能因为对他们的“同情”而降低管理标准,而是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更应予以严格要求和监管,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让学生感受到理智的师爱。教师要精心扮演好“亲人、老师、朋友”三种角色。第二,创造环境,学生互帮互助,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的共同活动,没有讽刺、没有歧视,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还要积极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参与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的活动,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能更好地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使他们甩掉自卑的包袱。第三,开展党员教师和单亲家庭学生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一帮一”结对子,可以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关心爱护单亲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4.3 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鲁老师认为:第一,我们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并创造更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让单亲家庭孩子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肯定自己。第二,不失时机的赞美和鼓励。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多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意识。第三,鼓励单亲孩子担任一些班里的职务,帮助他们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第四,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通过沟通和交流,拉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并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和磨难,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4.4 加强法制教育。有效地预防犯罪“家庭离异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加强法制教育,这部分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作为学校可以多方面、多渠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可以利用班会、专栏进行、还可以聘请司法部门的人员来校讲学等使其领会法制教育的意义,增强其法制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4.5 学习和就业方面的辅导。前面提到职业院校单亲家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习上的挫败经历。因而只有在学习上真正的适应和成功,才能切实改变学生的消极状态。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学习方法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充实。还要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与社会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学校还应尽可能的倾斜、照顾这些单亲家庭。
4.6 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单亲家庭学生是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的,职业院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及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帮助单亲家庭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保健的常识及方法,尤其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心理防卫技术,如倾诉、宣泄、放松、参与文体活动、自我暗示等。
4.7 完善教育平台。单亲家庭孩子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将单亲家庭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开诚布公,希望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痛苦过多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向离婚家庭的负面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切实保护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教育是发于心付于行的爱的流动。对待单亲家庭的高职生,班主任以及辅导员除了给予他们更好的关爱和帮助外,最主要的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心理学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的良好行为和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巩固,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不气馁、不灰心,始终坚信坚持家校的密切配合,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帮助和引导他们,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祖霞.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宋燕.中职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3]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2):81-83.
[4]陈维英.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的矫正[J].班主任,2002(10):27-28.
[5]李纯丽,张秋红.职业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7卷第4期.
[6]尹兰.单亲家庭孩子的学校教育及管理.
[7]王慧莉.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15).
[8]游溟.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初探.
作者简介:王晓燕(1976-),女,2000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2013年6月毕业于新疆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在职工程硕士,现在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担任教师 及班主任,讲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