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读《伊索寓言》
2014-09-22陈伟宏
陈伟宏
摘要:本文探讨了笔者重读《伊索寓言》的一些新看法。
关键词:伊索寓言 故事 智慧
似乎我们小时候的每一段成长之路,都留下了童话和寓言的足迹,它们就如同雨露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如同甘泉般流过我们的心间,是它们教会了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做人,如何增长智慧。如今,重读《伊索寓言》,又有了新的看法……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做鸟,碰见兽就充做兽,作者借此批判没有原则,没有立场的人。其实不然,蝙蝠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不同的特长,混在鸟中它能飞,混在兽中它又像兽,这正是适应能力强的体现。假使让它在鸟中充兽,它又怎能与鸟和平共处,安宁的生活?假使让它在兽中充鸟,那它还有活路吗?野兽怎能容忍一只鸟在它们之间嚣张?所以,有时候蝙蝠的做法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关键在于蝙蝠所处的社会是腐败的还是积极的,是让人时刻保命的还是健康发展的。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一到冬天,蚂蚁出晒米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作者借此说明不劳不获。可是,我觉得,即使是促织不劳动,蚂蚁也要给予它一定的“低保”,让促织为自己劳动,并且还要对促织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把促织改造成爱劳动的模范,蚂蚁没有这样做,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还落井下石,就是蚂蚁的不对了,现在,就是犯了罪的人,国家也不是这样对待的。促织犯了错,蚂蚁却冷漠对待,只顾自己,这样的社会只会是低级的,又怎么会有“人道主义”呢?
狗和自己影子的故事:狗衔肉过桥,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肉,因而放弃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抢影子衔的肉,结果把嘴里的肉都丢了。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贪得无厌,但我觉得这只狗至少不是只城市里的宠物狗。现在城市里受宠的狗,哪里还会为了一块肉大动干戈,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前提还得是自己爱吃的,口味适宜,咸淡适中的,就这样还得由主人亲自送进嘴里,喝的是牛奶,吃的是高档食品,平时还有精致狗粮供磨牙,哪里会为随随便便一块肉而失掉自己优雅的风度和高贵的地位?两者比较起来,我反而觉得前者更好,那只打架的狗至少还会为了自己的愿望而奋斗,虽然最后丢了肉,但它依然值得现在城市里受宠的狗学习。同样是丢了肉,一个是为了争取更多、更好的而无意丢失的,另一个,却是凭借别人的溺爱而不屑争取,这其中的差距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啊!
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邻居听见了,叹气说:“谁叫他只望着高处,不管地下呢!”是啊,如果把天文家比作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那么“高处”在这里就是利润,如果生产者和销售者只看到金钱和利润,而忘了最基础的产品质量的话,那么他们最终的结局也会像天文家一样,掉在自己制造的“井”里,自食苦果。
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拣最美丽的鸟做禽类之王,乌鸦精心打扮,果然被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识出乌鸦的本相。这可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从表面上看,乌鸦天生不足,没生得一副好模样,可是,这都是天意,容不得挑选。所以,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上帝的不是,为什么偏偏要找一个最美丽的鸟做王呢?空有一副好模样又能做什么?若是挑选最有领导才能的鸟做王,大家还可以多增添增添内涵,促进鸟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少些这样的事端。
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要胀了,当心肚子爆裂!”这只母蛙真是笨呢,她希望自己在小蛙心中比牛还大,却选择了一种笨方法——比个头大小,这样,母蛙如何能比得过牛?有一种方法,是最聪明的,母蛙每日以开明的思想教导小蛙,以身作责,渐渐地,在小蛙的心中,母蛙会变得高大,伟岸,一头牛的高度怎可比?又何须母蛙这般辛苦却不得好?看来现在的官员如果想在群众心中树立威信,平时的工作必不可少,基础的工作很重要啊!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它。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作者借此批判过犹不及。我看到,有时候优越的条件并不是人们成功的必然条件,艰苦的环境反而使人努力拼搏。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青少年应千万切忌贪图享乐,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做到即使生活富裕,也依然要进步,要向前!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终无法弄到,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作者借此批判自欺欺人,但我觉得狐狸的做法实在太明智了,适时的放弃,乐观的思想,正是现代社会的两件法宝。得不到的东西偏要得到,这反倒使人活的辛苦,最终的结局还不一定圆满。若放弃了依然念念不忘,则永远也走不出心灵的阴影,这是痛苦的放弃,与不放弃的人活的是一样的艰辛。所以,狐狸最终还是聪明的动物,它的一些地方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到。”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踢伤逃去,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我倒觉得,这里的狼正像人一样。有时候,当别人落难时,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却不一定会善待你。正如那些见义勇为的人,救人时不顾一切,倒在血泊中,犯罪分子逃之夭夭,这种情况,又有几个人敢回报英雄揭露真相?他们这些人与犯罪分子又有什么两样?
这些是我对《伊索寓言》的一些新的看法。最初的童话,最初的寓言,就如同一块瑰丽的五色石,总能在时代的变迁中,闪烁出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潘妤.伊索寓言的表现手法窥探[J].名作欣赏,2013(35).
[2]钱钟书.读《伊索寓言》.
[3]褚蓓娟.多维视野中的《伊索寓言》[J].学语文,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