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古烁今的中国“羊皮卷”—— 《广舆图》

2014-09-22唐相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古籍

关键词:广舆图;罗洪先;明;古籍

摘要: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广舆图》,作者罗洪先,明代嘉靖刻本,名列首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地图集。盛世华章,证古烁今,《广舆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珍贵的财富,堪与欧洲中世纪绘于羊皮上的《加泰罗尼亚地图》媲美。

中图分类号:G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7-0132-04

收稿日期:2014-05-05

作者简介:唐相平(1970-),河南省图书馆馆员。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实现国家对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并制定了十分严格的入选标准。经过半年多的申报、评选,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计2,392种。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广舆图》名列其中。

《广舆图》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地图集,由明代罗洪先在元代朱思本所撰《舆地图》的基础上,收集了《声教广被图》(元李泽民撰)《大明一统图志》(明代),以及《九边小图》(明许沦撰)《水图》(明杨虞坡、徐斌撰)等14种资料,用计里画方之法,汇集增补,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前后改编成为地图集的形式,名之为《广舆图》。

1罗洪先其人

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罗洪先出身于官宦家庭,家境较好,教训严格,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他从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传》上说他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欲往受业”,只是因为父亲的阻拦而未成行。公元1529年,也就是在他二十五岁时,参加金殿会试。嘉靖皇帝评价:“学识正道有见地,言论正直而意志忠诚”,对其大加赞赏,点为状元,为“嘉靖年间第一进士”,授翰林院修撰。

当时,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求长生,奸臣严嵩擅权,政治极为腐败。罗洪先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即请告归。自此之后,他隐居山间,闭门谢客,甘于淡泊,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一心治学,更加专心致志地研究王阳明心学。他曾师事王门学者黄宏纲、何廷仁,研究王守仁“致知”之旨。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见解,是王阳明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和开拓者。由于他道学精深,上白天文地志,下逮阴阳算数,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靡不精研,被视为“得道仙人”。

罗洪先喜爱游历山水,足迹遍及全国。每达一地,皆探幽寻秘,写下众多地理和游记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游石钟山记》《游洪都记》等。时至今日,民间还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美丽传说。

传说罗洪先云游天下,戊午年至晋祠会仙桥,看到一个美丽妇人。他情不自禁叹曰:“世间人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哪知妇人为仙所化,看他言辞轻薄,发功火烧板桥,使他差点跌入渠里。罗洪先执迷不悟,绕道追至山下,说道:“你若真是仙女,让我再仔细看你一眼。”仙人一怒,只见悬瓮山摇摇欲坠,东移数步。罗洪先大为惊恐,方知是仙人来点化他,信手以瓜皮题诗一首:

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

水飘火劫山步移,五十年来帝母临。

罗洪先作这首诗是在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太原县志》记载,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晋祠山移,既而市楼火。”此时为1566年,也就是在他写诗八年之后。于是当地人以为罗洪先具有神通,事有前知,“竟应诗言”,果真是“山移火劫”,啧啧称奇。

时至今日,在太原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走廊里,仍有一方高1.46米、宽0.72米的“悬笔碑”。碑上即为罗洪先的草书此诗,字里行间,透出一派天马行空、纵横万里的气象,又有一种超然出尘、无牵无羁的韵味。《晋祠铭》赞曰:“体势悠扬,宛如骤雨飘风,落花飞雪,锐不可当”。

罗洪先卒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享年61岁,诏赠光禄少卿,谥文恭。他著有《念庵集》22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另有《冬游记》《广舆图》传世。

2罗洪先与《广舆图》

罗洪先一生在文学、书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但主要成就却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为我国地理学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财富。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国际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状元出身的罗洪先,在仕途上昙花一现。但其博学多才,且怀抱济世之志,非一般官员学者可比。自因上疏得罪皇帝被贬,他就从此再不入仕,而是致力于地理学的研究。他“考图观史”,发现“天下图籍虽极详尽,其疏密失准,远近错误,百篇而一,莫之能易也”。但他认为朱思本的《舆地图》虽有一些阙略,却是他见到的最好的地图,只是图幅太大不便使用,“长广七尺,不便卷舒”。所以他就选择朱图作为基础,专心于《舆地图》阙略讹误处的订正增广工作,准备重新编著一本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于是,他“积十余寒暑”,花费十年工夫,“量远近,别险夷,证古今,补遗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殚精竭虑,创立地图符号图例,以计里画方之法,“广其图”,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将《舆地图》总图、两直隶及十三布政司图缩编,另外增补绘制九边、漕河、四极等图幅,汇总成《广舆图》一书。

罗洪先在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前后完成《广舆图》稿本,初刻于嘉靖三十四年 (公元1555年)。初刻本为正方形,地图版框为纵横34.5厘米×35.5厘米,共117页。《广舆图》绘画工整、刻镌精细,比例尺的大小因图而异,海岸线轮廓、河流走向、城邑位置在今天对照来看相差无几。同时,《广舆图》首次使用了24种“图例”符号,还配有文字说明。各省内的府、州、县、卫所、关隘、镇、营、堡均采用方、圆、菱形等标准符号定点,名称注记在符号旁边。名山、河流、湖泊名称也均有标注,其中部分符号已抽象化,如山脉用写景法表示,河流用双曲线绘制,湖泊用圆圈加绘波纹表示。在该图册中,黄河源头绘成3个湖泊并注明为星宿海,长江则以岷江为主源,西北部的沙漠以灰黑色宽带表示,十分醒目。

唐相平:证古烁今的中国“羊皮卷”—— 《广舆图》唐相平:证古烁今的中国“羊皮卷”—— 《广舆图》《广舆图》因为其图集形式,精确易得,实用方便,易于保存,先后翻刻6次,而且成为明、清以来诸多中国传统舆图编绘时的底本,并作为后代考证依据,影响中国地图的发展历时200余年。

3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广舆图》

河南省图书馆所藏《广舆图》,为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浙江布政使胡松刻本,即第三版。图册竖长35厘米,宽23厘米,共有三册,合为一函,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全书包括朱思本序、罗洪先自序各1篇,文首说明:“大明舆地东起朝鲜,西至嘉峪,南至滨海,北连沙漠,道路行繁各万余里。南北直隶府,二十二州、六属府、三十县。”舆图图面每幅宽46厘米,竖长35厘米。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政区图,包括“舆地总图一”和“两直隶十三布政司图十六”。“舆地总图”(如图1)是《广舆图》的首幅地图,采用计里画方之法,共划分342方,每方边长为1.8厘米,每方500里。图1舆地总图 “两直隶十三布政司图十六”,即北直隶舆图、南直隶舆图各1幅,山东舆图、山西舆图、河南舆图、浙江舆图、江西舆图、湖广舆图、四川舆图、福建舆图、广东舆图、广西舆图、云南舆图、贵州舆图十二布政司各1幅,独陕西舆图为2幅(如图2、图3)。分省舆图每方百里,从罗洪先自序中可以得知,这些基本上都是按朱思本《舆地图》改编的。图2陕西舆图一图3陕西舆图二第二部分是边防图,包括“九边图十一”和“洮河、松潘、建昌、麻阳、虔镇诸边图五”。 明朝为了防御北方瓦剌族骚扰,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九边图包括九边总图1幅,蓟州边图占用2幅,其他均1幅,共计11幅。每边图旁都有简略的图说,介绍驻军人数,下属各边镇兵马数目以及囤积粮草情况。洮河、松潘、建昌、麻阳、虔镇诸边图为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图,共5幅。

endprint

“九边图”和第三部分的专题地图都是罗洪先增补的,根据图幅和地图范围的大小,分别采用每方40里、100里、200里、400里和500里等不同的比例,使地图的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三部分是专题地图,包括黄河图3幅、漕河图3幅、海运图2幅,均为一个标题占图3幅或2幅。这一组地图篇幅虽然不多,但是却反映了罗洪先对黄河水利、漕运和海运事业的重视和熟知程度,以及他在专题地图制作方面的成就。

第四部分是邻国和周边地区图,其中包括初刻本中的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及东南海夷图、西南海夷图、四夷总图等,新增加了琉球图、日本图2幅。

4《广舆图》证古烁今

古地图不仅是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文化成果,更是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政治历史沿革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首批全国珍贵古籍申报超过5,000多部,最终确定2,392部、不足一半成为首批全国珍贵古籍。河南省图书馆馆藏的《广舆图》能够得以顺利入选,足见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广舆图》被一张方格网均匀分割开来,像是现代的经纬线,与现代地图的面貌相去无几。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刻本地图中最好而又最完善的一种,为中国保存了直接而又珍贵的资料。抛开其所具有的珍贵的文物、文献、文化和艺术价值不谈,仅就其作为历史的佐证,就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华夏文明之中,国家地图因为代表国家,具有作为国家土地乃至国家尊严的代表意义,“神圣不可侵犯”。 与被视为象征政权的立国重器鼎相类似,地图代表国家另成一流,同样传承下来。“据九鼎, 按图籍 , 挟天子以令天下。”其政治寓意不言而喻。鉴湖女侠秋瑾面对民族危亡慷慨悲歌:“忍看画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地图改变了颜色,大好河山就归他人所有了。

因为这个意义,历史上的地图为解决当今边疆纠纷和地域归属问题提供了最好最重要的凭证。以钓鱼岛为例,历史上至少从明朝1372年,明成祖派使册封琉球王开始,中国和琉球之间就建立了藩属关系,中国使节要经常前往琉球册封琉球王。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大陆和琉球之间,是册封使前往琉球的途经之地,当然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广舆图》为第三次刻本,较之前两次刻本,专门新增加了琉球图、日本图各1幅,就是对中国册封琉球王、琉球藩属的记录。琉球都为中国藩属之国,钓鱼岛又怎么会是日本的领土呢?因此,《广舆图》所绘地图给全世界一个最坚实的证据,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说法都是可笑的无稽之谈。

2007年11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等共同主办的《天子国度印象:纪念中意建交37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展示室举办。意方展品《加泰罗尼亚地图》, 最初绘于6张大羊皮纸上,被誉为“中世纪最好最丰富完备的一幅世界地图”,与中方展品《广舆图》一同在展览中大放异彩。

2010年6月11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河南省图书馆应邀展出所藏《广舆图》。盛世华章,秘籍重光,该书一与公众见面,就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发(2008)9号.

[2]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目[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09.

[3]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204-206.

[4]徐儒宗.罗洪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63-164.

(编校:严真)

endprint

“九边图”和第三部分的专题地图都是罗洪先增补的,根据图幅和地图范围的大小,分别采用每方40里、100里、200里、400里和500里等不同的比例,使地图的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三部分是专题地图,包括黄河图3幅、漕河图3幅、海运图2幅,均为一个标题占图3幅或2幅。这一组地图篇幅虽然不多,但是却反映了罗洪先对黄河水利、漕运和海运事业的重视和熟知程度,以及他在专题地图制作方面的成就。

第四部分是邻国和周边地区图,其中包括初刻本中的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及东南海夷图、西南海夷图、四夷总图等,新增加了琉球图、日本图2幅。

4《广舆图》证古烁今

古地图不仅是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文化成果,更是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政治历史沿革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首批全国珍贵古籍申报超过5,000多部,最终确定2,392部、不足一半成为首批全国珍贵古籍。河南省图书馆馆藏的《广舆图》能够得以顺利入选,足见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广舆图》被一张方格网均匀分割开来,像是现代的经纬线,与现代地图的面貌相去无几。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刻本地图中最好而又最完善的一种,为中国保存了直接而又珍贵的资料。抛开其所具有的珍贵的文物、文献、文化和艺术价值不谈,仅就其作为历史的佐证,就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华夏文明之中,国家地图因为代表国家,具有作为国家土地乃至国家尊严的代表意义,“神圣不可侵犯”。 与被视为象征政权的立国重器鼎相类似,地图代表国家另成一流,同样传承下来。“据九鼎, 按图籍 , 挟天子以令天下。”其政治寓意不言而喻。鉴湖女侠秋瑾面对民族危亡慷慨悲歌:“忍看画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地图改变了颜色,大好河山就归他人所有了。

因为这个意义,历史上的地图为解决当今边疆纠纷和地域归属问题提供了最好最重要的凭证。以钓鱼岛为例,历史上至少从明朝1372年,明成祖派使册封琉球王开始,中国和琉球之间就建立了藩属关系,中国使节要经常前往琉球册封琉球王。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大陆和琉球之间,是册封使前往琉球的途经之地,当然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广舆图》为第三次刻本,较之前两次刻本,专门新增加了琉球图、日本图各1幅,就是对中国册封琉球王、琉球藩属的记录。琉球都为中国藩属之国,钓鱼岛又怎么会是日本的领土呢?因此,《广舆图》所绘地图给全世界一个最坚实的证据,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说法都是可笑的无稽之谈。

2007年11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等共同主办的《天子国度印象:纪念中意建交37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展示室举办。意方展品《加泰罗尼亚地图》, 最初绘于6张大羊皮纸上,被誉为“中世纪最好最丰富完备的一幅世界地图”,与中方展品《广舆图》一同在展览中大放异彩。

2010年6月11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河南省图书馆应邀展出所藏《广舆图》。盛世华章,秘籍重光,该书一与公众见面,就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发(2008)9号.

[2]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目[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09.

[3]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204-206.

[4]徐儒宗.罗洪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63-164.

(编校:严真)

endprint

“九边图”和第三部分的专题地图都是罗洪先增补的,根据图幅和地图范围的大小,分别采用每方40里、100里、200里、400里和500里等不同的比例,使地图的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三部分是专题地图,包括黄河图3幅、漕河图3幅、海运图2幅,均为一个标题占图3幅或2幅。这一组地图篇幅虽然不多,但是却反映了罗洪先对黄河水利、漕运和海运事业的重视和熟知程度,以及他在专题地图制作方面的成就。

第四部分是邻国和周边地区图,其中包括初刻本中的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及东南海夷图、西南海夷图、四夷总图等,新增加了琉球图、日本图2幅。

4《广舆图》证古烁今

古地图不仅是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文化成果,更是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政治历史沿革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首批全国珍贵古籍申报超过5,000多部,最终确定2,392部、不足一半成为首批全国珍贵古籍。河南省图书馆馆藏的《广舆图》能够得以顺利入选,足见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广舆图》被一张方格网均匀分割开来,像是现代的经纬线,与现代地图的面貌相去无几。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刻本地图中最好而又最完善的一种,为中国保存了直接而又珍贵的资料。抛开其所具有的珍贵的文物、文献、文化和艺术价值不谈,仅就其作为历史的佐证,就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华夏文明之中,国家地图因为代表国家,具有作为国家土地乃至国家尊严的代表意义,“神圣不可侵犯”。 与被视为象征政权的立国重器鼎相类似,地图代表国家另成一流,同样传承下来。“据九鼎, 按图籍 , 挟天子以令天下。”其政治寓意不言而喻。鉴湖女侠秋瑾面对民族危亡慷慨悲歌:“忍看画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地图改变了颜色,大好河山就归他人所有了。

因为这个意义,历史上的地图为解决当今边疆纠纷和地域归属问题提供了最好最重要的凭证。以钓鱼岛为例,历史上至少从明朝1372年,明成祖派使册封琉球王开始,中国和琉球之间就建立了藩属关系,中国使节要经常前往琉球册封琉球王。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大陆和琉球之间,是册封使前往琉球的途经之地,当然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广舆图》为第三次刻本,较之前两次刻本,专门新增加了琉球图、日本图各1幅,就是对中国册封琉球王、琉球藩属的记录。琉球都为中国藩属之国,钓鱼岛又怎么会是日本的领土呢?因此,《广舆图》所绘地图给全世界一个最坚实的证据,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说法都是可笑的无稽之谈。

2007年11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等共同主办的《天子国度印象:纪念中意建交37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展示室举办。意方展品《加泰罗尼亚地图》, 最初绘于6张大羊皮纸上,被誉为“中世纪最好最丰富完备的一幅世界地图”,与中方展品《广舆图》一同在展览中大放异彩。

2010年6月11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河南省图书馆应邀展出所藏《广舆图》。盛世华章,秘籍重光,该书一与公众见面,就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发(2008)9号.

[2]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目[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09.

[3]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204-206.

[4]徐儒宗.罗洪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63-164.

(编校:严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籍
古籍修复师妙手补书
尽快制定《贵州省古籍保护条例》的几点建议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全国7.2万部古籍已上线,足不出户浏览高清古籍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古籍普查在古籍传承与保护中的推动作用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古籍收藏可先从藏经入手
我国将建统一的中华古籍目录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